「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同期出道,总容易被拿来比较。
个中道理不难明。
既然差不多同样起跑线,观众们总会关注一下,谁跑得更快、谁技术动作更规范,谁又高光时刻更多?
就如此前谈及的郭富城和郑伊健,又如本文要谈的刘德华与梁朝伟。
不见得就是绝对真相。
但可供参考。
刘、梁二人。
年龄相差一岁,前后脚进入香港无线电视艺员培训班,也很快就相继成为电视剧和电影的主角,封五虎、进电影圈、入乐坛,当真有步步相迫之势。
但若论及影坛咖位和片酬等表现,直至世纪之交的那部《花样年华》之前,刘德华一直都要远胜梁朝伟。
这其实与二人影路选择有关。
跳回过去。
经无线“雪藏”风波之后,刘德华就踏上了典型港式商业电影的路线,其后一路狂奔,以恐怖的拍片数量和高度雷同的类型片,在影坛攻城略地。
梁朝伟则一直都不但要“慢节奏”一些,更本就以剧情电影为主力根基。
比如回看早期作品。
刘德华或是《投奔怒海》、《最佳损友》、《旺角卡门》、《龙之家族》、《最佳男朋友》、《至尊无上》、《轰天龙虎会》、《至尊计状元才》、《天若有情》和《狱中龙》等等。
而梁朝伟则是,《地下情》、《人民英雄》、《杀手蝴蝶梦》、《悲情城市》和《喋血街头》。
其间分野,一望而知。
不如从1988年讲起。
如果以刘德华为参考线,有哪些演员片酬在其上,哪些演员片酬与之齐平,又有哪些演员,踽踽其下?
以早年香港报章的报道为线索。
先有千万片酬的成龙、五百万至七百万片酬的洪金宝和许冠文、一百五十万至三百万片酬的元彪,以及叫价两百万港币的许冠杰。
再有百万港币片酬的三员大将,吴耀汉、谭咏麟和林子祥。
接下来,才是凭《英雄本色》一片崛起,但直到加盟新艺城,签下两年“卖身契”,才跻身百万片酬明星之列的周润发。
其下是八十万至百万片酬区间的张国荣和狄龙。
这是巨头、一线和准一线。
然后就出现了刘德华的名字。
他与万梓良,同列五十万至八十万片酬序列。
但因周润发签给了新艺城,致使万梓良戏约猛增,又因其晋升影帝,故片酬节节上涨,直追周润发,超过刘德华。
二人之下,尚有一个六十万港币片酬区间,代表人物有钱小豪、阿B和泰迪罗宾。
最后才是五十万片酬层级的梁朝伟、午马、郑则仕、苗侨伟、曾志伟等人。
大致如此。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
两个人不约而同,都走上了歌影双栖的路线。
但在乐坛,刘德华贵为天王,在影坛,刘德华与双周一成和李连杰一起,被称作“五大巨星”,更自组公司,开始介入电影制作层面。
梁朝伟似乎“拍马难及”。
说回片酬。
此前谈及,有份香港媒体所列的1992年片酬榜,刘德华和张国荣皆高达八百万港币,甚至要强过周润发一线,梁朝伟则仅在五十万至一百五十万港币之间。
刘、张片酬情况,可能有点什么误会在里面。
当年的刘德华与张国荣,都非常红,这毋庸置疑,甚至携《情人》而来的梁家辉也很红,但不管怎样,他们都绝对没有与周润发一战的实力。
更大的可能,是媒体有意渲染。
如果单独比较刘德华和梁朝伟,前者片酬比后者高上一倍,可能性比较大,更高就不现实。
换句话来说,刘德华片酬均价大概在两百万上下,可以上探三百万,而梁朝伟则以百万级浮动片酬接片,但不太可能高过两百万。
此状大略会横亘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绝大多数时间。
这是逻辑推演。
再后来就到了《无间道》时期。
双周一成和功夫皇帝淡出香港影坛,郭富城和郑伊健两位新偶像同步陷落泥沼,刘德华与梁朝伟,则以《无间道》一役横空。
当年来讲,二人就是香港影坛最耀眼的存在。
片酬又几何?
有说二人,各自拿了大概五百万或者六百万港币的片酬。
但以编剧和导演访谈来看,《无间道》在当年被定义为投资两千万港币的“A级制作”,也连同主演在内,都表示,并没有拿很高的片酬。
而如果总投资两千万,刘、梁就拿走一半多,这电影恐怕拍不下去。
什么叫“救市”?
大家同心同德,不计片酬、不计番位,力促制作好这部电影。
所以这或可斟酌。
可以拿一件事来反推。
昔年嘉禾电影,联合内地的天山制片厂,一起投资了四千万,拍香港首部成龙作品之外的大制作电影《风云雄霸天下》。
郑伊健不提,郭富城则是逼近了五百万港币的片酬。
这已经是某种程度上的极限。
何意?
以当年绝大多数常态的港式商业片制作来说,根本承担不了这样级数的演员片酬,而《风云雄霸天下》,显然并非一般港片的模式。
所以高片酬,一定要与大投资匹配。
讲一个题外。
关于郭、郑二人的片酬,有人信口开河,说什么拍“古惑仔”电影的时候,郑伊健的片酬能有一千五百万港币。
这就相当离谱了。
王晶就说过,做“古惑仔”电影的初衷,就是用低成本来“以小博大”。
该系列电影的拍摄周期都极短,也很多时候连场景都不布置,直接上街就拍,甚至演员都不知道摄像机在哪里,藏着拍。
就如刘伟强说,当时郑伊健片酬不足百万,而有台湾市场的郭富城,虽然收两百万片酬,但并不算贵。
而香港影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是零零年代,能拿一千五百万片酬的演员,都绝对是巨星中的巨星、顶级演员中的顶级演员了。
所以,片酬这种事,一定不能粉丝视角。
再讲刘德华和梁朝伟。
笔者直觉,《无间道》一片,就如二人所说,都并没有拿什么很高的片酬,而是以实际行动,支持当时正在困境中的香港电影。
但随着该片空前大爆,又恰是二人声势向上的另一个起点。
此片之后,刘、梁片酬突破了五百万港币的桎梏,走向更高的层级,比如八百万、九百万乃及过千万港币片酬。
不过仍有不可忽视的一个条件,高片酬一定伴随大投资。
所以,片酬并不是绝对数,而是会浮动。
任何人都不例外。
比如以刘德华来讲。
诸如《无间道3:终极无间》、《十面埋伏》、《天下无贼》、《墨攻》、《投名状》、《三国志之见龙卸甲》、《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和《富春山居图》等等大片,必然片酬不菲。
而梁朝伟在《无间道3:终极无间》、《韩城攻略》、《伤城》、《色·戒》、《赤壁》、《大魔术师》和《听风者》等片中,都能拿到极高片酬。
当然,梁朝伟大概自《赤壁》之后,开始叫价“半亿”片酬,随后接片日少。
刘德华有过报道的片酬数字,大概在两千万港币左右,而也就在前几年,与郭富城一起出现在香港媒体上,二者皆被定义为两千五百万港币片酬。
更后来,一部《红毯先生》,将其片酬界定在了六千万人民币。
也可以讲回《金手指》。
这部电影,号称三亿五千万港币投资的超级制作,更以英皇电影老板之口,说出梁、刘二人片酬“高到离谱”。
真真假假,诸君可自行斟酌。
毫无疑问。
刘、梁二人皆是一代影坛巨星。
他们的片酬,也当然一定是在整个香港影坛的金字塔尖之上。
除了有数的几人。
罕有人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