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研究发现,目前关于生命起源的认知受到数学模型的严峻挑战——生命的出现仅靠机会是远远不够的
一项最新研究探讨了科学中最持久的问题之一:生命是如何在早期地球上从无机物质中首次诞生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资深科学家罗伯特.恩德雷斯( Robert G. Endres) 采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建立了一个框架,表明生命的自发出现可能比我们之前认为的要困难得多。
研究凸显了在现实的前生化条件下产生有序生物信息的巨大挑战,并强调了第一批活细胞自然出现的可能性极其渺茫。可以这样理解:这就好比想要通过随机把字母抛到纸上来写出一篇关于生命起源的科普文章。随着所需复杂性的增加,成功的概率会以天文数字般的速度趋近于零。
在热液喷口沉积物中可以找到地球上一些最古老生命形式的证据
通过应用信息论和算法复杂性,恩德雷斯分析了最早的活细胞——原始细胞(protocell)——要如何从简单的化学成分中自我组装而成。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如果仅依靠自然条件下的偶然性,其发生的可能性极其渺小——几乎是零。
生命起源的障碍
研究结果表明,仅靠偶然与自然化学反应,可能不足以在早期地球有限的时间框架内解释生命的起源,也无法充分解释早期地球有限时间范围内生命的起源。由于系统通常趋向无序而非有序,仅靠自然的机会,要形成生命所需的高度结构化排列,是极其不可能。
胚种论(Panspermia)提出,像细菌这样的生物体,连同它们的 DNA,可能通过彗星等方式在宇宙间传播,并抵达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定向胚种论(Directed Panspermia)甚至认为,这一过程可能出自外星智慧生物(超级宇宙智慧)之手!
然而,虽然这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出现是绝对不可能,而是暗示我们当前的知识仍存在不足。研究强调,揭示生命如何从无生命物质中诞生背后的物理原理,仍然是生物物理学最伟大的挑战之一。
考虑其他设想
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恩德雷斯也承认,最早由 Francis Crick 与 Leslie Orgel 提出的“定向胚种论”虽属推测,但在逻辑上依然是开放的可能性。该假说认为,生命或许是由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有意播撒到地球上的。不过恩特勒思也指出,这种想法挑战了“奥卡姆剃刀”原则——即科学上更倾向于简单的解释。
然而,这项研究并未完全否定生命自然起源于地球的可能性。相反,它量化了其中的数学挑战,并提出我们可能需要发现新的物理原理或机制,才能克服这些信息学障碍。该成果代表了让生命起源研究更加数学化、更加严谨的重要一步。
研究同时提醒我们,宇宙中仍有一些最伟大的谜团等待解决,而将数学的精确性与生物学问题结合,能够为有关人类存在的古老谜题揭示新的深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