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乘机从纽约来到北京,看着眼前华灯璀璨的城市,潸然泪下。
前言
1945年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第一颗原子弹产生的核爆炸不仅震动了日本,也震惊了世界,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颗原子弹的设计者,竟然是来自中国的一位女性。
她被誉为“核弹女王”,又有“东方居里夫人”的美誉,她叫吴健雄。
吴健雄一生都是美国国籍,美国原子弹的制作成功她居功至伟,但她本可以在美国享尽荣华富贵,却选择晚年回归祖国,度过了并不悠闲的晚年时光。
墓碑上没有署名,只有八个大字:“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人们对于她的评价争论不一,如果不是她美国的原子弹技术至少停滞五年,但如果没有他,我国的核武器技术也将停滞五年。
一、巾帼不让须眉
1912年,吴健雄出生于江南苏州的吴家,在清朝末年,这是少有的几个书香门第之一了,他的父亲吴仲裔还是当朝的武将。
吴仲裔极力拥护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技术,也正因受西方思想的熏陶,他一直倡导男女平等,这在清朝是很新奇的思想。
为了践行“男女平等”,改变腐朽陈旧的封建思想,吴仲裔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女子学院,专门为当代女性学生灌输先进的教育,在女性教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妻子还在怀孕的时候,吴仲裔就已经为未来的孩子起了“吴健雄”的名字,尽管生下来的是个女孩,他依然力排众议,让孩子沿用男性化的名字。
“叫建雄也很好,女孩子就不能起这种名字了?我女儿未来定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豪杰!”别人的父亲都是想着让女儿如何成为大家闺秀,如何相夫教子,他却一心希望女儿能出人头地。
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吴健雄从小就像个男孩子一样,满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既有江南女子的温婉,又有不输男儿的英气,开朗大方。
在学习上,吴健雄无论是文学还是理科都很精通,早年在家里人的安排下,她曾以旁听生的身份在上海公学读过一年书,亲自感受过胡适先生的授课。
自那以后,她就立志要拜入胡适门下,最终也不出意外的成为了对方的学生,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中国未来要出一名“女文豪”的时候,她却在一年后改换了物理系的学科。
那时候中国很少有女学生攻读物理系,所有的老师包括胡适都在感慨吴健雄失去了大好前程,没有人知道,未来的她将会在物理学领域,爆发出多么耀眼的光辉。
二、挥别亲友,远赴异国他乡求学
“我不觉得遗憾,如果老师您看到日本在中国所做的行径之后,就会知道,提笔只能谴责他们,想要赶走侵略者,需要的是更强大的武器。”面对胡适的询问,吴健雄毅然决然地进入中央大学的物理系。
入学后,吴健雄也逐渐展露出了她在物理系方面的天赋,1934年,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并代表全体学生在荣誉奖台上发言:
“我们如今正在面临着来自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也想要将他们赶走,为此,我们想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在国家危亡之际,不分性别,不分大小,我们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
22岁的吴健雄并没能实现理想和抱负,因为当时的中国实在太落后了,即使她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也不过是那些国外科学家眼里的“学徒”而已。
闭门造车不如提升自己,她秉承着“师夷长技”的思想,踏上了前往大洋彼岸的客船,面对父母担忧的眼神,她强忍着泪水,哽咽道:“我走了,等我回来之后,您女儿一定会成为国内最好的科学家。”
她做好了不学到真正的知识不回家的决心,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分离,竟成了永别。
在美国求学的时候很苦,但吴健雄确实坚持了下来,为了成为美国最好的物理学教授劳伦斯的学生,她每天都会在对方的实验室门口等待机会。
一个月后,她终于见到了这位名誉美国的学术教授,可面对吴健雄的请教,对方却以实验很忙的理由打发了。
但她也早就想过了这种可能,不如说以华人的身份求学,这种待遇才是正常,一次拒绝并没有让她放弃,只要一下了课,就拿着书等在劳伦斯的门前。
时间一长,劳伦斯终于对这个小女孩起了兴趣,主动上前搭话,而吴健雄也没想过对方会主动发问,一时间竟然有些结巴,不过还是完整表达了自己想要报效国家的心。
当知道对方竟然在这里等了四个月,劳伦斯也有些不好意思,出于愧疚便跟她就学术方面进行了讨论,却没想到吴健雄一个学生见解却非常独到,此后,劳伦斯有了第一个外国学生。
三、时光变迁,学成归来
1944年,美国“曼哈顿计划”提出,它的另一个名称为“原子弹研发计划”,而吴健雄的老师自然也加入了计划之中,但其中的试验频频出错,以至于计划曾一度被搁置。
吴健雄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接触最高物理学研究的机会,请求参与其中,这件事自然被否决,谁会让外人参与自己的核心计划?
她自然也不会天真的以为只要提出想法就能参与,所以自然有所依仗,她拿出了一份数据,那是劳伦斯苦思冥想都无法破解的一个难题,这是敲门砖。
最终,在众多科学家的赞成下,美国当局一咬牙,宣告只要加入美国国籍,就可以让吴健雄也参与到原子弹研究的计划中。
为了不错过这个机会,吴健雄只好同意,就这样,她成为了“曼哈顿计划”中唯一的中国人。
在项目进程中,她成功接触到所有的数据,美国原本推算需要还需五年才能研发成功的原子弹,竟然被她提前了足足四年。
虽然自此以后,她成了美国的国籍,但对外她一直宣称自己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总是一身旗袍,即使是美国的领奖台上,数万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也是一身旗袍,走出中国自信之美。
那么,既然她从未忘记自己的国家,为什么一直不回来呢?
美国一直企图操纵蒋介石来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但结果却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最后的赢家,至此美国与中国就有了一道裂痕,抗美援朝战争的打响,更使这道裂痕更加扩大。
而以吴健雄在美国的地位,美方自然不可能轻易放人,更何况她还是核武器的主要负责人,归心似箭的吴健雄就这样被美国以保护的名义软禁在科研局。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重新建交,吴健雄才得以重新回国,此时她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结语
回国后的吴健雄在我国物理学领域里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就是她的学生。
1992年,吴健雄女士逝世,享年85岁,她的丈夫将她的骨灰葬在家乡,并依照她的遗愿,留下“一个永远的中国人”几个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