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马拉松搅热一座城。
8月31日,随着一声发令枪鸣,2025哈尔滨马拉松再次点燃一座城市的激情与梦想。
创办于2016年的哈尔滨马拉松已成功举办6届。今年,首次晋级为中国田协A1类认证赛事和世界田联金标赛事的哈马,以“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打造一场兼具竞技性、群众性与综合性的城市体育盛会,让世界看见一个热情友善、充满活力的哈尔滨。
哈马正青春,奔跑向未来。本届哈马全景展现“奥运冠军之城”的荣耀底蕴与“双亚冬之城”的时代风采,释放体育产业的乘数效应,以赛事流量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升温,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激发经济活力的新引擎、增进国际交流的新纽带、推动“体育+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范本。
“五好”哈马
擦亮后亚冬时代新名片
参加一场赛,发现一座城。
“哈尔滨是我跑得最爽的城市。”8月31日,2025哈尔滨马拉松女子国内第一名张水华赛后开心地说,“哈尔滨真的是我的福地,让我跑出了很好的成绩,希望所有的跑友都来这里感受一下。”
张水华的兴奋代表了参赛选手的心声。夏秋之交,与刚刚晋级为”金标赛事”的哈马在25℃的“尔滨”相遇,无疑是每一位跑马爱好者的幸福。
从本届起,哈马正式从世界田联的精英标赛事升级成为金标赛事。世界田联标牌路跑赛事从高到低共分白金标、金标、精英标和标牌赛事4个等级。世界田联的金标认证代表着赛事在组织管理、参赛体验、安全保障、赛道设计等方面的卓越表现,这也意味着历史不算悠久的哈马在国内马拉松赛道上的异军突起。
哈尔滨乃至整个黑龙江,是中国夏季最凉爽的地区,平均气温在20℃左右。8月末,国内多数城市仍在持续“火炉”状态,而此时举办的哈马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马拉松“暑季第一跑”。吸引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35000人进行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两个项目的比拼,赛事规模创历史之最。
好看、好听、好吃、好玩、好赞!本届哈马不仅晋级“金标”,更集齐“五好”,向全球跑友发出无法拒绝的邀约。
↘这是一场“好看”的哈马。起点为群力音乐公园,终点设在太阳岛,沿途的一江两岸旖旎风光让哈马“景中有赛,赛中有景”。
↘这是一场“好听”的哈马。音乐大篷车助兴,“文艺啦啦队”加油,老会堂音乐厅举办“马拉松之夜”专场。脚步不停、音乐相随,让跑友在亚洲唯一音乐赛道上感受“音乐之城”的魅力。
↘这是一场“好吃”的哈马。锅包肉、格瓦斯、现煮的饺子、热气腾腾的杀猪菜……本届哈马延续美食属性、打造味觉盛宴,让跑友“每逢哈马胖三斤”。
↘这是一场“好玩”的哈马。举办首届哈尔滨市文体旅产业博览会,“以赛带展”推介特色文旅体产品,让来自外地的跑友“跑哈马,识尔滨”。
↘这是一场“好赞”的哈马。全方位实力宠客,参赛包、完赛包、医疗救助、交通出行、赛道补给、志愿服务、选手服务等保障全面提升,为参赛选手提供完美的参赛体验。
“五好”加持,体验升级。2025年哈尔滨马拉松将“奥运冠军之城”“双亚冬之城”的体育基因与“音乐之城”的文化底蕴熔铸成一条别具风情的魅力赛道,为全球跑者呈现了一场充盈着快乐的运动盛宴。
哈尔滨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柏志国说,今年的哈马作为第九届亚冬会闭幕后哈尔滨举办的又一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充分利用哈尔滨作为‘双亚冬之城’的国际IP,与“冰雪基因”深度融合,串联起哈尔滨的文化、旅游、音乐、美食等一系列城市标签,形成“冬有冰雪、夏有哈马”的文旅发展双引擎,打造哈尔滨后亚冬时代的国际新名片。
“双重金标”
彰显哈尔滨文明新风采
透过一场赛,看见一座城。
这是令全球跑友无比震撼的一幕:哈马比赛结束仅20分钟不到,在冰城环卫工人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赛道上的垃圾被迅速清扫一空,环境整洁如初。
当马拉松的脚步在哈尔滨响起,哈马不再仅仅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一场文明的互动。刚刚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的哈尔滨倾城而动,为“金标哈马”再添一道文明”金标”,让一场圆满、精彩、“出圈”的体育赛事闪耀冰城。
作为本届比赛承办单位之一的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专门成立赛事筹备工作小组,为赛事全程提供全方位筹划和服务。
赛前,为参赛跑者提供个性化的赛前训练指导,制定专属训练计划,通过线上课程、线下讲座等形式为选手提供科学训练建议。
赛中,在赛道沿途增加降温海绵、冰块及喷淋设施。设置综合医疗救助中心,增加医疗瞭望塔,确保快速反应、快速救治。840名警务人员组成“警察赛中赛”方阵,成为赛道上的“平安风景线”。
赛后,设立专门的恢复服务区,配备专业康复师,为选手提供免费的拉伸、按摩等恢复服务,确保选手们以健康的状态完成比赛。
“哈尔滨,加油!中国,加油!”当哈马参赛选手们奔跑至阳明滩大桥时,大学生志愿者们一阵阵响亮的呐喊声点燃了现场氛围,成为本届赛事中一道温暖而亮丽的人文风景。
本届马拉松赛事还特别邀请了哈尔滨市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洪润浩、苏玉双现场观赛。他们在赛道旁为选手们加油助威,以榜样的力量传递拼搏精神,生动展现了哈尔滨文明友善、崇尚楷模的文明风尚。
“我们以热情为参赛者加油,彰显城市温度;以文明为城市添彩,共筑美好风景。”道外区青春爱心志愿者服务协会会长洪润浩说,“作为东道主,我们为来自各地的跑友提供暖心帮助,努力让‘滨’至如归成为赛事最动人的底色。”
别具风情的赛道、细致周到的服务、热情好客的市民,让哈马成为来自全球的35000名跑友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爱哈尔滨!”来自昆明的78岁马拉松选手梁小哥4小时20跑完全马,他对哈马的服务保障工作赞不绝口,“哈尔滨人很热情,服务很细致、周道,下次有机会还要来跑。”
马拉松赛事运营是一项综合工程,其复杂程度要求主办城市有极强的统筹协调能力和执行力。从医疗到安保、交通、补给、志愿服务等种种细节考验的是一个城市全方位的运转能力。事实证明,哈尔滨完美通过了这次城市组织管理能力的“大考”。
金标哈马与文明冰城同体,体育精神与城市风尚共振。
“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与“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和谐奋进”的哈尔滨精神相互砥砺、相互融合。哈马不仅勾画出“奔跑冰城”的矫健身影,更树立起一座城市积极向上精神追求。
“四马齐驱”
打造文体旅融合新范本
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
本届哈马延续“后亚冬效应”,以“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体育为引擎,以赛事为媒介,带动“文体旅商展”融合发展,全面构建“马拉松赛事+马拉松博览会+马拉松之夜+马拉松招商”的“四马齐驱”办赛新格局。
8月28日至30日,首届哈尔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博览会暨哈尔滨银行2025哈尔滨马拉松博览会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成功举办。为期三天的展会不仅为哈尔滨的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提供了集中展示与资源对接的重要平台,更成为推动产业融合与创新实践的重要窗口。
“此次博览会我们设置了试吃品鉴展位,没想到很多观众直接将展品买走了。”张亮集团公关中心负责人说,“我们首次参与哈马赛事,就吃到了知名度提升的红利。展会现场的互动体验不仅拉动了麻辣烫相关产品的销售,还为抖音增粉1200余人,带来长尾效应。”
从本届起,原哈尔滨马拉松博览会升级为“首届哈尔滨市文体旅产业博览会”,与赛前领物环节进行整合,“以赛带展”开展互动交流,并增设公益展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让来自外地的跑者逛一次博览会,就能感受到哈尔滨独特的地域文化,爱上哈尔滨这座城。
跑友间交流参赛心得、分享游玩攻略,市民近距离体验各类运动的乐趣、感受专业健康服务,参展企业展示前沿产品与融合创新成果……哈马搭台,经济唱戏。一场马拉松成为全民共享的“文体旅商盛宴”。
“截至8月28日,赛事相关房源基本售罄。”本届赛事指定酒店服务商哈尔滨JW万豪酒店市场销售总监朱桐表示,“近期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哈马的举办进一步推高了住房需求,近几天入住率高达99%。”
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作为哈马的热身活动,2025快乐哈尔滨太阳岛荧光夜跑、“赛道·商道——哈马参赛企业家对接交流会”等活动也在哈马比赛前相继举行。“四马齐驱”新格局的确立展现了哈尔滨以哈马为媒介,全面推进“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努力与决心。
“本届哈马的成功举办既是文体旅深度融合重构的新范本,也是后亚冬时代践行‘两山理念’的新实践。“哈尔滨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明涛说,本次赛事不仅展示哈尔滨作为运动之城、时尚之城、风情之城的独特魅力,更实现“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经济”“体育+消费”“体育+会展”协同发展,成为撬动文体旅产业加速融合发展的杠杆,为进一步提高哈尔滨国际知名度、推动文旅事业从“一季火”到“四季红”提供发展新动能。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孙一弘 记者:姜雪松 张堃雷
“哈报手机记者”:张林平 张丽华 曹凤艳 刘俊华
司帅 高凤丽 杜玉杰 宋蕊 光影追随 刘克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姜学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