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星二代,不少人脑子里先冒出来的画面,多半是聚光灯下的精致打扮,或是社交媒体上的奢华日常。可最近有个消息,却让这刻板印象碎了一地——谢霆锋和张柏芝的大儿子谢振轩,拿到了剑桥大学物理系的录取通知。
这可不是什么靠名气就能敲开的门。剑桥物理系的门槛,是全球理科生都清楚的陡峭,成绩单上的A得像排队似的整齐,对宇宙的好奇得比同龄人对游戏的执念还深才行。而谢振轩15岁就啃完了五年制课程,在新加坡读书时几何组竞赛拿过满分,连他的物理老师都忍不住说,这孩子盯着原子模型发呆的样子,比谁都专注。
四月份张柏芝在社交平台晒出录取通知时,没配什么华丽辞藻,就一张书桌角落的照片:通知书旁边压着半本摊开的《时间简史》,配文是“你的宇宙,比我想象的更辽阔”。那股藏不住的骄傲,像春日里悄悄冒头的新绿,不用声张也看得真切。
熟悉张柏芝的人都知道,她带娃的日子里藏着太多细碎的用心。拍电影收工再晚,只要能赶上孩子睡前的一小时,她总会订最早的航班飞回去。孩子上网课那阵子,她推掉三个综艺,就守在书房外当静音保镖——不进去打扰,却会在孩子出来喝水时,递上切好的芒果块,轻声问句今天的难题攻克了没。
有次采访被问怎么教孩子学物理,她笑说自己连几何公式都记不全,但知道孩子总盯着星空看,就托人从国外买回天文望远镜;听见孩子嘀咕原子怎么运动,又找朋友弄来实验套装。“孩子的兴趣哪是教出来的,是护出来的。”这话听着简单,做起来却藏着大学问。
谢振轩小时候拆坏第一个天文望远镜时,张柏芝没急着批评,反倒蹲下来跟他一起琢磨零件怎么装回去。最后两人对着一堆碎片笑了半天,后来这孩子自己查资料,居然真把望远镜修好了。这种不打断、不指责的耐心,比任何说教都有力量。
谢霆锋这阵子的状态也透着藏不住的欢喜。有人拍到他陪谢振轩去书店,在物理专柜前站了快一个小时,手里拿着本《量子力学入门》,听得比孩子还认真。餐厅里,谢振轩拿笔在餐巾纸上画公式,他就托着下巴看,眼里的笑意像盛着星光。
总有人说现在才来陪,早干嘛去了。可父母的爱从来没有标准格式。张柏芝的陪伴是深夜书桌旁的热牛奶,是暴雨天校门口撑着的伞;谢霆锋的支持是孩子说想考剑桥时,认真说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是收到通知书那天,订最早的机票飞过去就为击个掌。
他们没像普通夫妻那样一起参加家长会,却在让孩子成为自己这件事上格外默契。张柏芝从不说你要像爸爸一样会唱歌,谢霆锋也从不说你要像妈妈一样会演戏,两人说得最多的,都是你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
这让我想起小区里那对离婚后为孩子较劲的父母,今天你报奥数班,明天我报钢琴课,把孩子当成较劲的工具,最后好好的苗子变得厌学叛逆。再看谢振轩,父母分开多年,他从没陷入选边站的困境,反倒明白爱不是占有,是无论在哪都有人托着你往前飞。
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像棵树苗。有的父母总想着把树枝往自己要的方向掰,结果不是折断就是长歪;有的父母只负责浇水施肥,让它顺着阳光自由生长。谢振轩显然是后者,没被谢霆锋儿子张柏芝儿子的标签困住,反倒在物理世界里长出了自己的枝繁叶茂。
如今再听人说星二代只会靠父母,倒觉得有些片面了。谢振轩用一张剑桥通知书证明,真正的光环从来不是父母给的,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我们普通人或许给不了孩子剑桥的入场券,但他的故事里藏着个朴素的道理:孩子从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也不是攀比的工具。你给他信任,他会还你惊喜;你给他空间,他能长出翅膀。就像张柏芝说的那句护好他的兴趣,像谢霆锋说的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少点控制,多点托举,每个孩子的宇宙,都比我们想象的更辽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