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杜聿明在陈官庄战场被华东野战军俘虏。被俘初期他情绪不稳定,曾试图自杀但没成功。为了稳住杜聿明,以便将来接受改造,华野派出4纵参谋苏荣,去跟杜聿明谈心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工作,杜聿明基本不再有轻生的想法,虽然情绪很低落,却也谈了一些事情。
苏荣回忆道,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跟我军名将陈赓是同学。聊天逐渐熟络后,杜聿明讲了些黄埔旧事,忽然问苏荣:我的同学陈赓现在怎么样了?在哪里呢?
陈赓当时在中原野战军担任纵队司令,并非华野系统的将领,但因为将军名气太大,苏荣自然也是知道的。他颇有深意地告诉杜聿明:你们主力离开徐州后,要去双堆集救黄维兵团吧?就是陈赓司令员,率部把黄维堵在那里的。
杜聿明听罢愣了一下,原来自己沦为俘虏,里面有陈赓的一份“功劳”。确如苏荣所言,陈赓此前经略豫西,48年带着第4、第9两个纵队归入中野,淮海战役期间这两个纵队都是主力,黄维兵团生生被中野围在了双堆集。加上华东野战军的支援,该兵团危在旦夕,老蒋命令杜聿明集团转道救援黄维,杜聿明也照办了,结果自己也被华野围住。
陈赓虽然厉害,但杜聿明吃败仗、当俘虏,其实是直接栽在了另一位名将手里,就是华野的代司令员粟裕。整个淮海战役,最早的规划和提议者就是粟裕,后来规模越打越大,华野和中野联手合作,吃掉了整个国民党徐州集团。
杜聿明感叹道:粟裕用兵打仗,总是能快人一步,想到我的前面。这次从徐州撤退,其实不止一条路,料想萧县和永城方向会有些把握,结果粟裕早就已经准备好,等着我们上套了!
这其实不是杜聿明一个人的感受,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的布局和战术设计,他的对手几乎没有猜中的时候。建国后,粟裕大将倒是也谈起过几位交手过的国民党名将,其中大部分都被他送进了功德林。说到杜聿明时,粟裕认为他有水平、能打仗,但不会打“逆风仗”。
粟裕对于杜聿明的点评,可以说非常精准。杜聿明在国军阵营久负盛名,可他成不了那个力挽狂澜的人,虽被老蒋当救火队员一样调遣,却既救不了东北战局、也救不了华东战局。究其原因,还是太听上级的话,盲目遵从命令,失去了前线将领基本的军事判断。
苏荣讲起一个细节,很能体现杜聿明的这个弱点:得知陈赓在解放战争中打了那么多好仗,杜聿明感叹“他要是一直跟着校长就好了”。这句话令苏荣哭笑不得,顺口回了一句:若跟着“校长”,让他和你、和黄维一样的结果么?杜聿明无言以对。
杜聿明获得特赦后,写过一些回忆文章,称自己被包围在陈官庄时,不是没想过弃暗投明。一是下属邱清泉坚持不肯,二是担心老上司何应钦难办。所以犹犹豫豫的杜聿明,最终错过机会,如果他当时选择起义投诚,后半生或许将大不一样,看看傅作义、陈明仁等将军就知道了。
杜聿明1981年在北京病故,享年77岁。值得一提的是,苏荣同志在新中国建立后,担任过东海舰队上海基地副司令员等要职,为海军建设做出贡献。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