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小龙虾上市季节,许多小龙虾店食客爆满。近期,江苏省南京市一家“网红”小龙虾店因违规添加草酸作为清洗剂被曝光,引发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现象并非个案。违规添加草酸清洗小龙虾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然而商家此类行为为何屡禁难止?
草酸清洗剂用在工业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用于清洗小龙虾则有危害。据悉,用草酸清洗过的小龙虾,食用后草酸会与人体内的钙元素结合形成沉淀,无法被吸收只能排出体外。若草酸使用量过大,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容易导致肾结石,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所以,我国严禁用草酸清洗食品。
然而,违规使用草酸清洗小龙虾屡禁不止。此前,广州、西安等地都曾曝出一些不法商贩使用草酸清洗小龙虾。如今在南京部分小龙虾店存在类似问题。据上述店主介绍,“使用草酸清洗剂属于行业潜规则”,业内人士透露,“小龙虾店用草酸洗虾已有几十年历史,是餐饮行业公开的秘密。”
用草酸清洗小龙虾,之所以成为存在了几十年的行业潜规则,主要原因是,生长在淤泥中的小龙虾比较脏,人工清洗成本高且效率低,而草酸的价格低廉且去污效果较好。这与食品行业某些违规问题有相似之处,即商家为节省成本、利益最大化,无视相关规定违规操作,损害消费者健康权益。
显而易见,这种“潜规则”必须破除。该怎么破?南京做法可以借鉴:一方面,有关部门接到关于该商户使用草酸清洗小龙虾的举报。另一方面,部署专项排查,重点检查小龙虾集中交易场所和网红餐饮店是否存在购买、销售、赠送、使用“洗虾粉”等违法违规行为,指导规范使用食品洗涤剂。
也就是说,鼓励“吹哨人”举报是发现问题线索的重要手段,专项排查是守护小龙虾安全的必要行动。除此之外,还应该从网络销售草酸清洗剂和小龙虾店清洗小龙虾两个环节入手,换言之,要想方设法避免网售草酸清洗剂流入小龙虾店,或者说,要多措并举严防小龙虾店使用草酸清洗小龙虾。
在草酸清洗剂销售环节,由于草酸作为工业用途的清洗剂和添加剂,并非禁售商品,所以无权禁止其销售。但可以对销售对象进行限制,要明确不得销售给餐饮行业企业。这需要让网店对购买对象进行登记,对产品出售对象进行抽查、甄别,若出售对象是小龙虾店,可移交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草酸清洗剂流向进行监测。当监测发现草酸清洗剂流向餐饮企业,一经查实,要对销售者和购买者双双开出罚单。同时,对餐饮行业小龙虾店进行重点监管,既可以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督小龙虾的清洗环节,也可对小龙虾店使用清洗剂进行特殊监督。
比如说,小龙虾店使用何种清洗剂清洗小龙虾,一定周期内具体用量多少,做到登记、拍照、摄像以备检查。同时,对小龙虾店出售的小龙虾加大抽检力度,通过这些措施倒逼小龙虾店不敢不能不想违规使用草酸清洗小龙虾。这需要强化基层监管力量,在资金、人力等给足支持,紧盯关键季节。
简而言之,餐饮业几十年的行业潜规则能否破除,完全取决于监管环节如何出招和发力。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