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讲大脑的挡位情况。斯托罗尼从脑力劳动者日常工作用脑的角度,基于去甲肾上腺素的发射情况,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把大脑的状态分成了慢中快三个挡。一挡是无所事事的休息状态,二挡是高效工作状态,三挡是草木皆兵的紧张状态。具体来讲,一挡就相当于你慵懒地躺在一个长椅上,泛泛地看看周围的景色,有一搭无一搭,没有聚焦,没有注意任何细节,完全放松。你并不在意外界的事儿,任由自己内心的思绪游离,自在地做着白日梦。这是一种休息状态,似乎还能清除大脑中的垃圾。一挡为创造性思维做好了准备,但是因为它不调用注意力,所以不会真的创造什么。
二挡的最重要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最适合脑力劳动。比如读书、思考、想象、预测、分析,做什么都需要注意力。用拍照片打比方,就是你聚焦在一点,把背景模糊化。二挡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区域:
低能量二挡区,咱们称为2.1挡,靠近一挡,你会时不时失去注意力,但马上能收回来。这个状态最适合让眼前的工作和内心的想法发生连接,从而灵感迸发,产生创造力的想法。创意工作者应该尽量让自己处在这个位置。
二挡核心区,咱们称之为2.2挡,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不管是内心的想法,还是外界的刺激都不能打扰你。你一门心思解决眼前的任务,特别适合做纯输出的、复杂而又不需要什么创造性的工作。心流状态应该最接近这里。
还有就是高能量二挡区,咱们称之为2.3挡,这样一种状态里,你对注意力掌控自如,同时又对外界信息非常敏感,以至于你可以随时把注意力放在一个新的信息上。这是激情、好奇和探索的状态,表现出来就是精力旺盛而自主性强。你会主动扫描,看看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闪现。你能敏锐地抓住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高能量二挡区最适合进行复杂问题推理和学习新知识。
而至于说三挡,则是情况紧急,或者外界的刺激强烈,或者你感到压力巨大,整个思维被劫持,以至于不能自主地想事儿,所以无法保持注意力。比如医生正在紧急救治心脏骤停的患者,或者运动员正在比赛,什么都来不及细想,能把以前学的东西给自动发挥出来就好。
因为不能冷静思考,处于三挡的时候,我们面对不熟悉的局面就可能犯错误。你会容易产生误解、表现偏见,做草率的决定。而且三挡会磨损大脑,产生一些垃圾,需要回到一挡和在睡眠中清理。
我们总体上的目标是在工作中上二挡,在休息中上一挡,尽可能少上三挡。最佳工作状态是二挡,效率高而且不会受伤。其中创造性工作最好是低能量二挡,也就是2.1挡,会议、高难度学习和推理工作最好是高能量二挡,也就是2.3挡。总而言之,我们必须策略性地使用这三个挡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