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进入9月份了,新的日子新的法规也来了,上海电动车新规——非机动车道限速15公里每小时。
这规定一出,可想而知,说炸了也不为过。要知道,这么庞大的用户群,这影响可就大了,大得不是一点点。支持的、骂街的,全出来了。
先说说那些支持的人吧。我身边不少宝妈、老人家,还有天天走路上班的,几乎清一色叫好。为啥?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走在非机动车道上,是真怕了!有些电动车从身边“嗖”一下过去,魂都能吓飞一半。对他们来说,电动车越来越快,越来越像“无声杀手”,现在限速等于给安全加了一道锁。他们求的不是快,是平安到家。
再说反对的。骂得最凶的,大概是靠电动车讨生活的人,比如外卖、快递小哥。时间就是金钱,对他们来说,每单抢的就是那几分钟。速度一刀切降到15公里,直接关系到收入。还有每天靠电动车通勤几十里的上班族,速度一慢,路上耗时更长,早晚高峰更难了。他们抱怨的是:政策一拍脑袋,却让我们买单?换作是谁,都高兴不起来的。
你说谁有道理?其实都有。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自己的立场。
但我的观点可能有点直接:电动车,名字里带个“车”,但骨子里还是“自行车”。它本来就不是为了追求速度而生的。你想快,为啥不去考个摩托车驾照?开个摩托车,戴上头盔、上好牌照、走机动车道,那样既合法又安全。电动车之所以要限速,就是因为太多人把它当成低成本超速工具,结果事故频发,害人害己。
所以我支持限速,并不是因为我不使用电动车的原因,但关键是——政策不能光写在纸上。
过去很多规定最后都不了了之,为什么?因为没人执行、没技术监管、处罚不痛不痒。如果这回也只是贴个标语、喊两句口号,那我敢说,不超过三个月,一切照旧。看看禁止飞线充电、入室充电的规定,啥样的执行力度?这些违规现象绝迹了么?
必须要配套摄像头、测速仪、现场执法,甚至引入举报机制。要让超速的人真正付出代价,才能让人心里有根弦。按电视新闻里说的,这次是很认真的,运用了很多新技术高科技,比如电子抓拍、人脸识别,谁也别想蒙混过关,铁面无私,六亲不认。
说到底,这不是快与慢的选择,而是对秩序和生命的尊重。一座城市的交通文明,不是靠谁跑得快,而是靠每个人都能安全到达。
你有你的急事,别人也有别人的平安。速度慢一点,但只要路权清晰、管理到位,反而可能通行得更顺畅。
我自己是不开电动车的,所以我也不是说风凉话说空话,规则的制定,本质不是为了限制,而是为了守护。希望这一次,管理能跟上节奏,不要让安全成了一句空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