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很多大而无当的话,只是骗一骗人还可以,倘若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几乎就没人相信了。但只要迷信的思想存在,就有人相信。
古代儒生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概括起来就是修齐治平。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并不一定能让书生们实现这样伟大的理想。书生可以修身、齐家,但并不一定能治国、平天下,因为他们做不了很大的官,根本就够不上治国、平天下的资格。正心可以修身,修身可以明志,名志可以齐家。隋唐以前没有科举考试制度,书生们会依附权贵,到权贵家里做门客,为权贵与出谋划策,立功之后才可以接受封赏,跻身到权贵阶层。但真正能够立功接受封赏的书生少之又少,大多数书生都是吃闲饭的。但书生们总是相信修齐治平的理念,认为读圣贤书就要治国、平天下。尤其到了隋唐以后,有了科举考试制度,书生们就要拼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哪怕考一辈子也要考下去。因为当时农民人数最多,不读书,不识字,长期忍受压榨和剥削,只有做官才是最好的出路,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花费三代以上农民的努力才能供养一个书生,这期间不能有任何天灾人祸,不然就会功亏一篑。而书生要背负家族的希望,考中了当然可以光宗耀祖,改换门庭,考不中就是“百无一用”,甚至不敢回家,在外漂泊,还有的竟然寻了短见。书生总是自视身高,认为自己可以治国、平天下,就像李白那样,总是想获得推荐,真的被推荐做官以后,却不适应官场的规则,不到两年就被排挤出长安。
书生们比较幼稚,喜欢读书,即便不喜欢,也要强迫自己读书,要通过读书获取功名。绝大多数的书生都不能治国、平天下,却做了圣贤书的俘虏。他们要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等级观念,不敢有什么变化。他们普遍迷信,不但迷信命运,而且熟读“四书五经”,其中就有《论语》和《易经》,除了盲目崇拜圣人,就是盲目崇拜所谓的天道。他们相信因果循环的理论,相信阴阳和合的理论,却往往没有任何的科技发明思想,总是读死书、死读书,也不一定能获得功名。而那些获得功名的书生立刻就会变为官场的禄蠹,要遵守官场的规则,拼命搜刮财富,行贿受贿,卖官鬻爵,哪里还有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呢?书生和皇帝都普遍迷信,用神权统治人们的头脑,却不会讲究科学,说来说去,连他们自己都相信了。鲁迅在《十四年的读经》中说:“可曾用《论语》、《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直接说:“《易经》妨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古代的知识分子会按照孔子设计的道路走下去,要读书做官。做了官就算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却没有多少创建,也没有为老百姓做多少实事,只是拼命搜刮民间财富,也就违背了读书时的初衷。考不中的就会变成落魄的孔乙己,可以给阔人家的孩子教书,给百姓写信,赚点糊口钱。
不管考中的书生,还是没考中的书生,都相信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境界很阔大,迷惑了很多读书人,但天地之心和人民之命到底在哪里,如何立,怎么立,有没有立的标准?什么都没说,只是说出大而无当的话,用来唬人,还真能唬住很多书生。于是很多书生都竞相写文章,竞相吹牛,写出大而无当的话,能骗多少人就骗多少人,甚至连他们自己都骗了。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难道心胸坦荡的就都是君子吗?当然不是,孔子生活的年代,有君子,有小人,君子一般指读书人,指权贵,而小人是指干活的农民或奴仆、下人。倘若小人也心胸坦荡,是不是君子呢?当然不是,君子和小人有严格的等级区别,并不可以完全跨越等级。即便君子做了下作的事,表面上也仍然是君子,于是就有了很多伪君子出现。即便小人做了伟大的事,也仍然是小人,甚至自称小人,而不会自称君子,别人也不承认。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古代缺少数目字管理。就是中国古代缺少科学精神,很多著名的话都是大而无当的,根本没有数据化,甚至没有量化。为什么古代读书人喜欢说大而无当的话呢?
因为他们往往自视甚高,还没有做官,就已经把自己等同于官员。知识和文化已经成了官员和老百姓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书生介乎其中,既不是官员,也不是普通老百姓。他们考中了,就有可能成为官员,考不中,甚至连农民都不如,因为他们不事农桑,不参加田间劳动,很容易被人瞧不起。他们要想人格独立,要想被人尊敬,就要说一些大而无当的话。从孔子开始,一直到现在,很多书生都在说大话,也都在拿这些话唬人,能唬住谁就算谁。孔子说大而无道的话是为了唬住诸侯,让诸侯听他的话,同时借助权力来推行仁的思想,而仁的思想本身就是大而无当的,没有具体实施的措施,也没有严格的惩罚规定,当然只能算一种儒家美好的理想,经过后代统治阶级的改编,才演变出来等级观念,演变出了礼教传统,不仅禁锢人的思想,而且禁锢人的言行,以至于人们失去了很多创造力。古代以德治天下,往往忽略法律的作用。大而无当的话正好可以唬住很多老百姓,让他们乖乖就范。倘若书生或统治阶级的官员实话实说,就很容易被老百姓瞧不起,也很容易没面子,没有尊严。当他们用大而无当的话激励自己或老百姓的时候,似乎变成了道德宣讲者,也真的变成了老百姓的代表,要为老百姓办实事了。而事实上他们却是两面派。书生追求考取功名利禄,甚至还要和主考官拉关系,有权贵的孩子考试的时候行贿受贿,却不一定被查出来。考中的书生会层层加税,卖官鬻爵,想尽各种办法搞权力寻租,搜刮钱财,再也不相信那些大而无当的话,但他们要说出来蒙人,不然就不能糊弄老百姓。
中国古代大而无当的话害人太深,一害就是上千年,以至于中国人很多都是迷信的,或许是受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受了《易经》的影响,却往往不重视科技。而到了现在,很多人借助科技来骗钱,有传销组织骗老年人钱,有金融机构骗理财的人钱,有网络诈骗组织骗普通人的钱,大多都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或者利用所谓的科技产品骗钱。他们说的也是大而无当的话,就是用高额利润或者健康来做幌子,骗人们的钱。但愿每个人都不迷信,都讲究科学,都实事求是,也就不会被骗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