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民大学教授:百姓资产70%在房子上是伪概念,房价下来就能消费

0
分享至

老百姓喜欢房子,一是传统观念,房子在大家心中意义非凡,只有房子才能让家里人安定的想法根深蒂固,二是过去买房太重要了,大家都形成一种房价只涨不跌的认知,买房就能赚钱,这种习惯一直影响着我们,因为房子就意味着资产。



但是房子作为资产真正让哪些人得到了实惠?普通老百姓吗?并没有,当然你别抬杠,肯定是有的,比如房地产红利下经济社会发展都会影响到你。我想说的是,很多老百姓即使买了房,虽然那会房价低,但也并没有转化成现金流。你还是住在那个房子里,或许有人觉得房子就是资产,抵押也有用,可是普通老百姓,你给他贷款他也没法用,大都过着普通日子。

而只有那些买了房子又频繁卖房子的才真正直接赚钱了。

8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原校长吴晓求在凤凰《封面》栏目的视频节目中称,房地产虽有资产和投资品功能,但更多是消费品,不可能把首套房子卖掉,去做投资,首套多少钱也不会卖。首套住房及中产以上人群的两套住房均应归为消费范畴,扣除这类住房后,居民资产中房产的实际占比会显著下降,并非此前所说的近70%。

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官方曾表示居民财富60%在住房上,可以说房地产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60%还是70%,都足以说明我们的资产配置很高,可能很多老百姓觉得70%都不止,有的甚至认为超过100%或更多。试问下,有多少人倾尽家庭几代人心血才买一套房,所以很多家庭资产不止70%在房子上。



因为过去房子就像赚钱的工具,成了很多人发家致富的捷径。虽然普通刚需买房并非为了炒,但也有炒的心态,谁不希望自己的房子多涨点?

可这就是问题。当老百姓资产都绑在了房子上时,你说房价还能降吗?敢降吗?事实也证明,这么多年,哪有敢明着降价的啊!想想也可笑,房子是消费品,自然也是商品,可住也可以投资,为什么就只能涨不能降呢?

直到今天的现实才清醒,让我们不再轻信过去那一套所谓房价只能涨不能跌的流言,说什么不用怕因为不让房价降,可房价是遵循自然规律,是人为能控制得了的吗?

那会大家都被绑在了一起,媒介就是房子,大家在一条船上,明知未来可能会有困境,但驶出的船就没有回头路,就只能顾眼下了,这就导致如今的房地产陷入了尴尬境地,也在为过去的行为买单。

吴晓求认为,房子作为资产,它的流动性应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收益,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变成“坏资产”的概率就变大了。房产虽收益很好,但流动性差,很难变成现金流。



其实,吴晓求想表达的是什么呢?就是房子听起来是重要资产,但并没有真正惠及到很多老百姓,买房子带来巨大的问题,不要以为房价上涨后,一计算房地产市值有多少,其实那是虚假的财富。即所谓的纸面财富。

我从来不否认房地产在产业链上的重要作用,毕竟它影响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行业的发展,而且关乎众多人的就业,正因为它重要,我们才更应该不纵容。老百姓不是不想买房,而是真的买不起,买了房也就意味着不能干别的了,我们更应该把精力放在他们为什么不买房上。

吴晓求此前就曾表示,有钱才能投资,基本生活无法保障时是不会有投资欲望的,要把房价降下来,关键是要让老百姓有别处花钱的机会,如果不是60%-70%地财富都被捆在了房子上,不用你劝,老百姓也会主动消费的。

说到这里,虽然再强调降房价有点不合时宜,但我想说,过去欠下的终究要还的,现在正是房地产调整的关键期,也是止跌回稳的窗口期,房地产很重要大家都明白,所以也不可能再重走房地产老路。



现在楼市回暖也很重要,这牵扯到大家的信心修复问题,但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房地产的恢复缓慢,反而在楼市冷静期,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反思,反思走过的路,反思犯过的错,这是为了走好今后的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房地产必须在调整与百姓收入预期找到平衡时,老百姓的信心才能真正修复。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汪小菲回应小S复工,坦白玥儿姐弟不回北京原因,马筱梅实在高明

汪小菲回应小S复工,坦白玥儿姐弟不回北京原因,马筱梅实在高明

乡野小珥
2025-09-17 14:02:38
罗永浩发文章报平安,此前IP地址显示为香港,本人:真的是出差

罗永浩发文章报平安,此前IP地址显示为香港,本人:真的是出差

蜜桔娱乐
2025-09-16 21:59:56
澳门媒体:诋毁朱雨玲嫌疑人已被警方截获,称收取他人2500元人民币

澳门媒体:诋毁朱雨玲嫌疑人已被警方截获,称收取他人2500元人民币

懂球帝
2025-09-17 11:40:15
被河南夫妇收养的“小黑妮”结婚现场直播带货,直播间被封,本人更新视频:结婚啦,以后就是大人了

被河南夫妇收养的“小黑妮”结婚现场直播带货,直播间被封,本人更新视频:结婚啦,以后就是大人了

鲁中晨报
2025-09-17 10:59:04
记者:橡树资本准备考虑出售国米,目前对俱乐部估价15亿欧元

记者:橡树资本准备考虑出售国米,目前对俱乐部估价15亿欧元

懂球帝
2025-09-17 02:18:16
商务部等9部门: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商务部等9部门: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9:38:23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安徽一镇党委书记任上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安徽一镇党委书记任上被查!

潇湘晨报
2025-09-17 10:19:06
湖北一县委书记已任市政府党组成员!你认识吗

湖北一县委书记已任市政府党组成员!你认识吗

硒都身边事儿
2025-09-17 12:31:36
小米17 Pro革命性设计曝光,太太太炸裂了!

小米17 Pro革命性设计曝光,太太太炸裂了!

雷科技
2025-09-16 21:04:46
马斯切拉诺:我们还有争冠希望,把赢下剩余7场决赛当目标

马斯切拉诺:我们还有争冠希望,把赢下剩余7场决赛当目标

雷速体育
2025-09-17 13:10:10
西贝餐厅内,有人用公筷喂狗……“这是亲子主题餐厅,当时店里还有不少带孩子的家庭”

西贝餐厅内,有人用公筷喂狗……“这是亲子主题餐厅,当时店里还有不少带孩子的家庭”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9-17 11:14:05
小米突然改名!雷军“捅了”自己一刀

小米突然改名!雷军“捅了”自己一刀

李东阳朋友圈
2025-09-16 14:05:40
77岁何庆魁自爆已再婚:去年领证妻子比他年轻,直言需要被照顾

77岁何庆魁自爆已再婚:去年领证妻子比他年轻,直言需要被照顾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6 12:06:18
笑死!威廉不想理他爹,查尔斯找儿媳救场,凯特:这家没我铁定散

笑死!威廉不想理他爹,查尔斯找儿媳救场,凯特:这家没我铁定散

DailyFlora
2025-09-17 12:36:25
有情况?关晓彤生日引评论区炸锅,鹿晗发文:开心!

有情况?关晓彤生日引评论区炸锅,鹿晗发文:开心!

默默有话说
2025-09-17 10:05:12
李国庆恐再被诓!蜜月里谈当年司机直言他被骗了 张丹红满脸尴尬

李国庆恐再被诓!蜜月里谈当年司机直言他被骗了 张丹红满脸尴尬

花心电影
2025-09-16 11:44:39
卡塔尔不知悔改要世界各国对以色列强硬,将步叙利亚和哈马斯后尘

卡塔尔不知悔改要世界各国对以色列强硬,将步叙利亚和哈马斯后尘

一种观点
2025-09-15 08:28:19
欧冠主场被阿塞拜疆球队让二追三!本菲卡官方:主帅拉格下课!

欧冠主场被阿塞拜疆球队让二追三!本菲卡官方:主帅拉格下课!

直播吧
2025-09-17 08:48:02
虽远必诛,乌情报部门再次袭击距乌边境7000公里的俄军

虽远必诛,乌情报部门再次袭击距乌边境7000公里的俄军

山河路口
2025-09-16 19:32:47
反转!张水华:流泪不是要让领导给我调休,参赛前刚替同事上夜班

反转!张水华:流泪不是要让领导给我调休,参赛前刚替同事上夜班

念洲
2025-09-17 06:56:02
2025-09-17 14:52:49
光宇吐楼市 incentive-icons
光宇吐楼市
资深房地产评论人
2699文章数 889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头条要闻

浙江女子开水果店亏钱"像在守活寡" 网友吵翻了

头条要闻

浙江女子开水果店亏钱"像在守活寡" 网友吵翻了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旅游
健康
艺术

数码要闻

Apple Watch会在watchOS 26中提供低速充电状态的警告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