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9月13号要去暨南大学报到了,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这事定得挺实在。学校早留了名额,不是临时凑数,连课程都要按她的训练节奏改——比如外出比赛时能延后或线上上课,不用纠结训练和上课撞时间。
有意思的是这学校的体育学院院长是苏炳添。就是那个100米能跑进9秒9的亚洲飞人,他自己既是运动员又是博士,太懂怎么平衡训练和学习了。之前他采访就说过,运动员不能光练体育,得有文化底子,不然退役后转型麻烦。全红婵去他手下念书,估计能拿到不少"实战经验",比如怎么边练边记笔记,怎么把上课学的运动理论用到跳水动作里,说不定苏院长还会私下提点两句,这层关系确实挺妙。
课程内容也没糊弄。除了分析动作、预防受伤这些运动训练的正经知识,还有心理课——她之前世锦赛前说过"晚上睡不着,总担心跳不好",这课刚好能帮她调状态。最贴心的是有应对媒体的课,之前她被问"有没有喜欢的明星",半天憋出"我不认识多少明星",场面有点僵,现在专门学怎么跟记者聊天,以后采访说不定能放得更开。
8月30号她还在微博发plog告别8月,视频里穿训练服在跳水馆比耶,说"9月要好好加油",还有谢思埸和陈艺文。谢思埸评论"大展宏图",陈艺文说"开学请你吃食堂",不少关注她的网友更激动,翻出她之前说"妈妈总担心我没文化,上了大学她就不担心了"的采访,满屏都是"恭喜全红婵愿望成真"。
不过也有人酸"运动员上大学就是走个过场",这话其实站不住脚。她这课程是量身定的,苏炳添盯着,想混也混不过去。而且她是通过"高水平运动员特招"进的,符合规定,又不是开后门——她拿奥运冠军为国争光,凭这本事上大学,有啥不行?
其实运动员上大学不算新鲜,马龙在上海交大,谷爱凌在斯坦福,但全红婵这事不一样。她才18岁,正是该上学的年纪,以前很多运动员退役了才念大学,她现在还在巅峰期就开始兼顾,说明现在的运动员越来越看重"全面发展"。之前总有人拿她采访紧张开玩笑,说她"没文化",现在她用行动堵上这些话,这股劲儿挺让人佩服。
9月13号报到,真想看看她背书包进校园的样子。她能不能学好?会不会因为训练太忙顾不上上课?其实不用太担心,有苏炳添这个"过来人"照着,课程又灵活,她自己也愿意学,大概率能两边都顾好。毕竟能在跳台上跳出那么漂亮的动作,课堂上也未必会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