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武器装备是不是已经进入瓶颈期?
目前的武器装备发展并非进入瓶颈期,而是开始向更“聪明”的方向发展。
武器装备传统上注重“硬指标”,如轰炸机的载弹量、火炮的射程、驱逐舰的导弹发射单元数量等等,这些指标在新时代的武器设计中同样重要,但其决定性的地位正在削弱。
对于武器装备而言,火力投射效率是最关键的要务。
而如果想让武器的攻击效率尽量提高,除了火力强度要高以外,能否准确、理想地被投射到敌方目标上同样重要。
由于半导体、微电子和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当代武器装备的精确化、智能化水平突飞猛进,也就是说相比于“打得猛”更加注重“打得好”,这让武器装备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对于未来战争的形式也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至于武器装备是否会太空化,应该说长期来看这一趋势不可避免,但短期内指望不大。
除去当前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仍然是国际社会共识这一基本前提,当前的技术水平也难以达到武器用途的要求——如果希望在外层空间部署武器攻击地面目标,那么就会陷入“需要先将武器送上太空再把它打下来”的陷阱,很明显这还不如直接发射弹道导弹更加节约成本。
而如果要部署“太空无人机”来执行摧毁别国航天器的任务,就要面对太空环境下特殊的工况,特别是武器要如何储能和补给能量是个大问题,另外还必须考虑比起大气层内麻烦得多的散热问题,这些问题都让目前设计专门用于摧毁别国航天器的空间武器十分困难。
为什么要进行太空武器化?无非有三个原因。
渴望在所有战争战线上建立军事优势;对现有导弹防御系统能否阻止洲际弹道导弹缺乏信心;保护太空资产免受反卫星武器的攻击。
那么,太空武器化的影响有哪些?
会引发朱国之间的相互猜疑,对战争的恐惧导致国家间竞争和军事部署;有限数量的轨道位置被垄断,小国根本没有太空生存能力。
其次目前,太空武器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快,除非遭遇到地球外力量的威胁,否则就地球本身而言,去外太空部署武器纯属多余,因为核武器是无差别的打击,你在太空也消灭不了核武器,核武器也没必要部署太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