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真正有效打击俄罗斯战争机器,破坏经济与军事燃料供应,自2024年以来,乌克兰对俄能源基础设施的攻击日益频繁,今年8月密集的无人机、导弹轰炸成效斐然,更让外界关注俄罗斯能否持续维持经济稳定,不过国际权威大宗物资价格评估机构阿格斯(Argus Media)等产业及财经媒体反应依然平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美国石化产业情报网《碳氢化合物加工》(Hydrocarbon Processing)28日汇整,俄罗斯8月份的炼油厂停摆产能已达640万吨,占全国炼油能力17%,创下单月新高,相当于每日120万桶产能无法运作,超过2020年5月因新冠疫情以及开战以来的中断高峰,其中光是无人机攻击造成的影响就达310万吨。 乌克兰俄占区、俄国南方地区以及远东地区的加油站也开始出现95无铅汽油供应不足的问题,西方媒体纷纷报道崩溃在即。
不过,综合俄国媒体后续追踪、美国石化产业情报以及价格评估机构阿格斯分析,乌克兰攻击虽然造成短暂中断,但多数设施往往能在数小时内灭火,数天内恢复运作,这种快速修复的能力,反映出产业结构的强韧。
连日空袭和国际影响
2025年8月,乌克兰针对德鲁兹巴输油管道(Druzhba Pipeline)展开一连串攻击行动,这条管道是俄罗斯向中欧输油的主要动脉。 8月21日,布良斯克地区的乌涅恰(Unecha)遭乌克兰导弹击中,导致俄国对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供应中断,这也是近期内的对于这条管道第3次攻击,13日的无人机攻击引发火灾,但没有影响供应流。
炼油厂同样成为攻击目标。 南部伏尔加格勒州(Volgograd)炼油厂14日遭袭后陷入大火并短暂停产,希西兹兰(Syzran)与利珊州(Ryazan)则在月初受创,导致产能一度减半,26日凌晨,俄军在全国15个地区击落43架乌克兰无人机,路透社称,这些攻击已多次造成炼油停工,进而影响柴油出口与全球市场。
这些攻击不只冲击了俄罗斯,也波及到欧洲,德鲁兹巴输油管道供应暂停,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陷入压力,斯洛伐克总理费佐(Robert Fico)批评此举「不可理解」,强调该管道供应的柴油有10%出口到乌克兰,匈牙利甚至威胁要切断对乌克兰的电力供应,并要求欧盟出面。
俄罗斯透过储备与替代路线,已将中断影响压缩在4%至17%之间。 匈牙利也强调,其储备足以支撑三个月,德国的施韦特炼油厂因依赖哈萨克斯坦石油而影响有限
后续追踪与复原概况
虽然频繁收到攻击,但设施恢复速度依然迅捷。 以德鲁兹巴输油管道为例,匈牙利外长西亚尔托(Peter Szijjarto)证实,修复仅需5天,过往中断通常只持续两天,便能部分恢复运作。
炼油厂的修复效率同样显著,伏尔加格勒、希西兹兰、利珊州的设施火势多在数小时内控制,核心设施损害不严重,部分可望在1周至3周内恢复产能。 若再参考今年2月的乌军大规模空袭案例,伏尔加格勒设施遭攻击后用一周多就重启,利珊州设施仅花18天就恢复半数产能。
能够快速复原并非偶然,而是来自几项关键因素,首先俄罗斯本身就是石化设备制造国,能够迅速修复设施。 其次,能源部门具备高度训练的应变机制,使得火灾多能在短时间内控制,避免损失扩大,而乌克兰持续的攻击,反而推动了系统升级,包括加强防空网络,提升无人机的拦截率。
俄国有本钱能靠本土工业、备品生产与完整的应急体系,让能源设施迅速修复并保持输出,反观台湾仅十天的天然气存量与有限的石油、煤炭储备,一旦遭遇封锁或突发危机,可能立即陷入瘫痪。 而且我们是海岛,如果液化天然气、煤炭和石油卸载专用的港埠设施失能之后该怎么办,有没有料件维修、修好了会不会再次被攻击? 这些都是未解的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