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26、823“二罢”连续失利后,民进党内矛盾全面浮上台面。党团总召柯建铭被部分同志指控“假传圣旨”,一夕之间从要角沦为众矢之的,甚至传出党内发起连署,要求他为罢免失败负责下台。赖清德也喊话,党团改选应符合“社会期待”,似乎未替老战友护航,让外界解读为“逼宫”之势。
不过,财经专家黄世聪在政论节目《关键时刻》中分析,柯建铭之所以底气十足、不愿轻易让位,原因不仅在于责任归属问题,更牵涉到赖清德本身的支持度与领导权威。黄世聪指出,罢免行动失利后,党内对柯建铭的去留意见分歧,有人甚至发动“逼退连署”。但柯建铭反击,强调罢免是“穷尽一切可能,只为确保议会过半”,质疑外界将失败全盘算在自己身上。他更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回应,并提醒社会应将焦点放在风灾处理与关税冲击这些更严峻的问题。
黄世聪分析,从柯建铭的角度看,南部风灾的应对应由“行政院长”卓荣泰负责,而关税问题则与副院长郑丽君有关。如今两人都未被究责,却要他一人扛下罢免失败,换作谁也难以心服。更关键的是赖清德的支持度问题。黄世聪指出,若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超过五成,党内同志自然会“乖乖签字”,甚至主动要求柯建铭下台。但事实正好相反。根据《美丽岛电子报》8月最新民调,赖清德的施政满意度仅31%,不满意度高达60.5%;相较之下,民进党整体好感度仍有33.1%,显示党的支持度比赖清德本人更高。
黄世聪强调,当赖清德民调落后政党,领导“权威”自然受质疑,党内不但难以团结,甚至有人认为“靠近赖清德会拖累自己”,这已成为执政团队最大的压力来源。也因此,柯建铭才会认为自己没有理由先行退场。专家认为,民进党内部目前最大的挑战,不仅是如何处理柯建铭的去留,更在于赖清德能否重建权威、修补支持度。否则,党内“逼宫声”恐将持续,甚至演变为更大的内部风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