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秋,中国战场上的空战形势严峻。10月27日,中美混合联队第五大队接到作战指令,要求立即摧毁京汉铁路信阳段上行驶的日军军列。下午14时30分,飞行员王光复驾驶编号27的P-40战机从汉中机场升空。这架战机机头绘有鲨鱼嘴图案,机腹悬挂着两枚500磅航空炸弹。这架战机当天上午刚完成发动机检修,武器系统状态良好。
王光复随后操纵战机攀升到三千米的巡航高度,沿预定航线向豫南方向飞行。当时天气条件良好,能见度约10公里。飞行35分钟后,信阳段的铁路线进入他的视野。通过望远镜观察,他发现一列长约400米的军列正在行驶,车头拖着二十余节车厢,其中五节覆盖着伪装网。
王光复推动操纵杆开始俯冲,在距地面800米高度投下第一枚炸弹。炸弹命中火车头前方50米处,迫使列车紧急制动。第二枚炸弹在列车中部爆炸,引爆了运载弹药的车厢。浓烟升至500米高空,铁轨被炸出直径6米的弹坑。完成攻击后,他拉升战机至1500米高度观察战果,确认军列已被完全瘫痪。
返航途中,王光复在信阳西北方向约8公里处发现异常情况。那里是日军改建的一个应急机场,跑道长约1200米。有三架零式战机正在航线排队等待降落,高度约300米。此时王光复的战机剩余燃油还可续航40分钟,六挺机枪各剩子弹800发左右。航空地图标注该区域有日军的高射炮阵地,但当时地面还没有发现王光复。
P-40战机装备六挺12.7毫米机枪,装甲防护较好,俯冲速度较快。零式战机机动灵活但防护薄弱。中美混合联队的战术条例要求飞行员避免与零式战机进行水平盘旋格斗,主张采用俯冲攻击战术。
王光复随后操作战机向右转向,开始接近机场空域。这个转向动作能够使得战机获得更好的攻击角度。此时第一架零式战机起落架已放下,飞行速度降至220公里每小时左右。王光复立即俯冲,他的手指在操纵杆上移动,把射击瞄准具调整到200米距离标尺。
在第一架零式战机轮子刚接触跑道时,王光复从后方30度角进入攻击。射击时间持续3秒,12.7毫米子弹命中零式战机机身中段。这架编号为3021的日机,当场爆炸解体。第二架敌机随后立即拉起机头准备逃离,但高度仅150米。王光复侧飞绕到其左后方,第二次射击命中油箱部位。
着火的零式战机坠毁在跑道东侧,燃油泄漏引发大火。此时第三架敌机正在爬升,高度约600米。王光复推动油门加速追击,在距敌机400米处开火。子弹打断右翼,敌机螺旋下坠。这次攻击历时11秒,发射子弹300余发。
完成三次攻击后,王光复发现机库附近有地勤人员正在推动一架战机。他下降高度进行扫射,子弹击中座舱和发动机部位。战后确认,这架编号为4105的零式战机严重受损,无法修复。此时机场防空炮开始射击,他立即爬升至云层脱离。
王光复完成攻击后立即将战机拉升到二千米高度。机场防空炮火开始密集射击,炮弹在战机周围形成黑色烟团。他采取不规则飞行路线规避炮火,先向西北方向飞行,随后转向西南。在脱离高射炮射程后,他保持巡航速度返回基地。
王光复在着陆前按规定进行通场飞行。地勤人员注意到机身上有多个弹孔,但主要结构完好。战机平稳降落在主跑道,关车后,机械师登机检查,发现机翼部位有三处高射炮弹片损伤,发动机运行正常。
在作战简报室,王光复向情报官提交战斗报告。他详细描述了击落三架零式战机的过程,并特别说明对第四架战机的损伤情况。情报官根据照相枪记录和他的描述,把战果初步确定为3.5架。次日,侦察机拍摄的信阳机场照片显示,跑道上有三架飞机残骸,机库旁有一架严重损毁的飞机。
中美联合航空委员会于11月2日确认此次战果。王光复在执行铁路轰炸任务途中,在信阳机场上空击落三架零式战机,另击伤一架。
王光复1921年生于天津,1938年考入空军军官学校。1941年,他与其他49名学员被选派赴美受训。在亚利桑那州雷鸟机场完成飞行训练,他的总飞行时数为328小时,其中P-40机型训练时数达120小时。1943年回国后,被分配至中美混合联队第五大队。
王光复的兄长王光汉于1938年武汉空战中牺牲。有位妹妹叫王光美。王光复在抗战期间共参加空战27次,个人战绩记录为击落敌机8.5架。
此次空战发生在日军战机降落阶段,零式战机起落架已放下,飞行速度较慢,难以进行有效机动。王光复利用高度优势进行攻击,符合训练手册要求的战术原则。
战报分析指出,这次战斗的成功得益于突然性。日军机场警戒松懈,没有及时发现来袭敌机。王光复在完成任务后仍保持警惕,及时发现额外战机。他的攻击顺序合理,首先打击正在降落的敌机,最后攻击还没有起飞的敌机。
空军战术研究所后来把此战例编入教材,强调战场态势感知的重要性。
1944年是中国空军装备更新换代的时期,美制战机逐步取代苏制战机。王光复的战绩显示出新装备和新战术的效果。这次战斗后,中美混合联队加强了游猎战术的运用,多次袭击日军机场。
第五大队在1944年10月共击毁日军飞机37架,其中机场袭击战果占六成。王光复的“3.5架”战果是该月单次战斗最佳纪录。空军司令部为此颁发嘉奖令,表彰其作战英勇。
资料来源:
1. 《中国空军抗战史》
2. 中美联合航空委员会1944年作战报告
3. 空军档案馆藏王光复个人档案
4. 第五大队1944年10月作战日志
5. 《抗战空中力量》军事科学出版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