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没听过宁津,但你一定用过从这里走出去的产品。
在全国每卖出10件商用健身器材,就有7件是宁津制造的。
在全球范围内,每10件这样的设备里,也有3件出自这里,而一年收入更是高达139亿。
谁能想到,一个山东德州下辖的小县城,竟能把健身器材做到全国第一、世界前三?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并不是一开始就干健身生意的。
宁津人最早靠的,是打铁补锅的小手艺,也就是小炉匠,他们肩挑扁担走村串户,靠修铁锅、补水壶养家糊口。
到了近代,这些手艺演化成五金机械作坊,支撑了纺织配件、电梯整机等产业。
最后,随着市场风口转移,宁津五金制造的底子被移植到一个全新的场景:健身器材。
从补锅子到造跑步机,这条路跨度惊人,但细细一看,又好像水到渠成。
宁津的秘密,不在于一件产品,而在于它那股子把任何金属零件玩明白的能力。
01
宁津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可惜土壤盐碱严重,庄稼收成一直不好。
老百姓光靠种田难以养家,就逼出来一门生意,走村串巷的小炉匠。
他们的行头很有特点,师傅挑着一对扁担,一头是小炉子和风箱,另一头是工具箱;徒弟挑着煤炭、铁锤和小火炉。
走街串巷,见哪家锅漏了、壶裂了,就蹲在门口支起炉火修补。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这句俗语,就是从他们的活计里传出来的。铁锅补洞,铜壶换底,甚至铝锅卷边,都要靠手艺和力气。
小炉匠挣的钱不多,走路比干活还累,但凭着这门手艺,宁津人硬是在穷日子里熬出了口饭吃。
这就是宁津制造的原点,它不是富庶带来的产业升级,而是贫穷倒逼出来的生存智慧。
02
要说宁津工业的成型,还得靠纺织业的繁荣。
清末民初,柴胡店镇的纺织工坊多达七十余家,产品远销全国,以至于“只知柴胡店,不知宁津县”。
纺织业的繁荣留下了两样宝贵的东西,其一是大量懂机械的工匠,其二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组织雏形。
这些,都为后来的五金机械打下了基础。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家庭作坊升级,宁津五金机械逐渐冒头。
阀门、农机零件、衡器、配件等等,这一件件小零件拼出了产业的雏形。
到了2010年,中国机械工业协会正式授予宁津“中国五金机械产业城”的称号。
如果说小炉匠是点状生存,那么纺织和五金就是线状扩张,宁津制造第一次完成了“从土手艺到工业链条”的进化。
03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本世纪初。
2000年前后,中国健身行业刚刚起步,商用器械多依赖进口,价格高得吓人。
一台跑步机、卧推架,动辄几千美元,宁津的几个年轻人看准了这个空白,这些设备无非是钢材、焊接、传动,都是五金机械的老本行。
于是,他们开始了第一波“抄作业”。
有人拿着健身展会的图册照葫芦画瓢,有人直接把现成器材拆开量尺寸,画图纸再组装。
仿制起步,但胜在价格便宜,交货快,还能随客户需求改,第一批订单来了,宁津健身器材的种子也就埋下了。
赵世龙兄弟搞出了久龙,后来分家做了迈宝赫,周月明把“大胡子”做成了全国知名的商用健身品牌。
更关键的是,宁津已经有了扎实的五金基础,能把产业链快速拉齐。
钢材、焊接、喷涂、电镀,全县配套率95%以上。
原材料半小时内送到车间,研发周期比别人短40%,生产成本低30%。
电梯、纺机的积累,就这样迁徙到了健身器材,宁津第二次进化成功。
04
20年过去,宁津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数据显示,如今全县有近3000家健身器材相关企业,产品涵盖40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
从有氧跑步机到力量训练器械,再到康养器材,应有尽有。
2024年产业年产值突破139亿元,出口额接近百亿,产品销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数量上看,全国每10件商用健身器材,就有7件产自宁津,全球每10件,就有3件来自这里。
更难得的是,这里已经不只是代工,部分企业打造自有品牌,在国际市场打响知名度。
同时,宁津企业也开始研发冰雪装备、康养设备,试图开辟新的赛道。
这一切,背后支撑的仍然是那套被验证过无数次的能力,五金机械制造。
宁津制造的竞争力,不是单一产品,而是随时把能力迁徙到新赛道的灵活性。
05
宁津的故事,本质上不是补锅子到跑步机的跨度,而是制造能力的场景迁徙。
刘润曾讲过京都纹付的故事,一家百年老店,原本只会给和服染极致的黑色。
和服市场衰落后,他们把这门技艺迁徙到旧衣再染,重新焕发生机。
真正的护城河,不是你造出来的产品,而是你创造产品的能力。
宁津正是如此。
从小炉匠补锅,到纺织配件,再到电梯机械,最后落点健身器材,每一次看似转行,其实都是同一能力的转场。
正是因为这套能力足够扎实,他们才能一次次踩准风口。
对其他城市而言,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启发,不要死守某个产品,而要培养一套“可迁徙”的能力。
能力在,场景可以变,一旦新风口出现,就能迅速起跑。
宁津的“大迁徙”,是一次县域制造业的范本,它告诉我们,中国制造真正的底气,不是某个工厂,而是无数小城积累起来的灵活与韧性。
未来,宁津或许还会迎来第四次、第五次迁徙。也许是康养设备,也许是智能家居,也许是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风口。
但无论怎样,他们已经证明:这片土地,有能力把下一个风口,变成下一个奇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