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
曾有一批苏联飞行员秘密援华
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
200多人献出宝贵生命
长期以来
他们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
摄制三集精品纪录片
《鹰击长空》
全景式展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首次、独家揭秘
苏联援华航空队来华作战史
摄制组全面探访苏联援华航空队
在中国的旧址遗迹
独家拍摄俄罗斯国立军事档案馆等
馆藏的苏联时期绝密档案
深入采访苏联飞行员后人
俄罗斯外交官、中俄有关专家学者
还原出这段绝密的历史
在俄罗斯国立军事档案馆里
摄制组拍到了
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
中苏双方关于军事援助的谈判文件
以及苏联内部决策的有关档案
档案显示,苏联特别制定了
代号为“Z”的援助中国计划
依照计划
苏联不仅提供了
大量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
还直接派出飞行员支援中国作战
他们就是“苏联援华航空队”
这些飞行员经由阿拉木图飞往兰州
该航线途经连绵的雪山、广袤的沙漠
气候变化莫测
被飞行员们称为“死亡航线”
1937年10月
31岁的库尔丘莫夫
被任命为援华航空队
首批伊-16战斗机大队大队长
他奉命带队
沿着新开辟的航线飞往兰州
但却出师未捷身先死
牺牲在这条航线上
档案馆里的诸多资料显示
苏联援华航空队来华途中
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生动讲述苏联援华航空队
惊心动魄的空战故事
1938年5月31日清晨
18架日军轰炸机空袭武汉
苏联飞行员古边科
在机枪子弹用尽后
毫不犹豫驾驶着战机
撞向一架九六式日机
日机坠毁
古边科却凭借高超技艺
驾驶战机平稳着陆
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1938年2月23日
40架苏联斯勃轰炸机千里奔袭
轰炸日军在海外最大的空军基地
台北松山机场
近1000公里的单向航程
几乎接近苏联轰炸机的航程上限
飞行员们还要挑战
5500米高空缺氧的生理极限
最终,轰炸取得了巨大胜利
摧毁了数十架日本飞机
以及该基地3年的燃油储备
从1937年到1941年
苏联援华航空队
在南京、南昌、武汉、重庆、兰州等地上空
与日军展开激烈搏杀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多名苏联飞行员壮烈牺牲
跨国拍摄
铭记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摄制组足迹遍及中俄两国多个城市
深入采访有关亲历者及后人
共同追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以及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的深厚情谊
重庆市万州区
谭忠慧、魏映祥母子
自1958年开始
自发为牺牲在这里的
苏联援华航空队大队长库里申科守墓
一守就是67年
贵州省沿河县
“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庄严肃穆
在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
这位长眠深山86年的年轻英雄
终于确认了他的真名
金琴柯·费道尔·菲利波维奇
湖北省武汉市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武汉市民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百废待兴之时
举全市之力建造了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
江苏省南京市
中国首座国际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
2024年首次对外完整公布了
200多名苏联籍英烈名录
并通过“飞鹰·航线”史料寻访行动
找到了一个个
苏联援华航空队队员的后人
如今,新一代接续传承友谊薪火
让英雄的事迹发扬光大
两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
成为中俄世代友好的不竭源泉
本文转载自公众微信号:央视军事
订购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