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漪是个80后四川成都的姑娘,本来是个画家,专画野生动物。2010年春天,她跑到阿坝州的若尔盖草原去写生,找灵感。结果在那儿听到当地藏族牧民说,有盗猎者投放毒饵,把一头狼王和母狼给害死了,留下了一窝小狼崽。
![]()
那些崽子没妈没爸的,基本活不下来。她一听就上心了,跑去牧民家看,果然只剩一只奄奄一息的,出生才几天,眼睛都没睁开。她没忍住,就把这小家伙抱起来,用奶粉喂,还学狼叫逗它。没想到小狼崽还真睁眼了,哼哼唧唧地回应。她觉得这是缘分,就决定救它活下来。
她先带小狼去县城找兽医治,慢慢养好了点,然后开车几百公里带回成都。给它取了个名字叫格林,意思是草原的绿,也像童话一样。她家里人起初不知道,她偷偷养在阁楼上,每天爬上去喂肉、喂奶。格林长得快,几个月就壮实了,她买各种肉类试着喂,学着当妈似的照顾。
![]()
养了两年,格林开始换牙,咬沙发咬柜子,家里到处是洞。她没经验,就上网查书看怎么养狼。
渐渐地,她发现格林的野性出来了,比如闻到血味眼神就变,围着她转圈,还低吼。她切菜切到手,血滴地上,格林先舔舔安慰,但突然就警惕起来。她观察多了,明白狼天生爱自由,竞争性强在城市关着不行,得放回去。
她没急着扔出去,而是计划野化。2011年春天,她开车带格林回若尔盖,先在朋友的獒场安顿,教它捕猎技能。扔兔子尸体让它撕咬,模拟野外生存。她和男友亦风一起,花几个月时间陪着,逐步让格林适应草原。
![]()
2011年3月,终于放它回归狼群。她看着它走远,心里空落落的,但知道这是对的。放生后,她没就这么算了,担心格林过不好,就留在草原拍照片,记录狼群生活。草原的盗猎问题严重,她看到狼皮袍子卖,气得不行,就想用镜头曝光这些事儿,唤醒大家注意生态。
她和亦风卖了房卖工作室,凑钱拍纪录片。花几年时间整理素材,2017年6月,《重返狼群》上映了。这片子讲的就是她和格林的事,从救狼到放归,全是真实镜头。片子一出,网上火了,好多人看完后开始关心狼的生存。狼在人们眼里不是坏家伙了,而是生态链一部分。
![]()
她通过这片子,推动了保护工作,当地政府2020年建了若尔盖狼生态保护监测站。她作为志愿者,参与监测狼群动态。那年夏天,她去站里参观,顺便巡视草原,呼唤格林的名字。
没想到真遇上了,那头狼毛发斑白了,步子慢,但认出她,走近闻闻,还舔手,像小时候一样。十年过去,从2010救它到2020重逢,正好十年。她说那感觉像见老朋友,证明放归对了。
![]()
李微漪本来是画家,现在转行做野生动物保护。她出书《重返狼群》,分两部,讲细节和背后的事。书里提了盗猎怎么破坏草原,狼群为了活下去靠近人类地盘,偷鸡鸭,结果被打。她没夸大,就实打实写经历。片子和书影响大,好多环保组织找她合作。
她上央视节目,地方台也请她讲专题。2021年,她还去国际会议分享经验,推动狼保护。盗猎者那些人,她没美化,该说恶劣就说,他们投放毒饵害死狼父母,破坏平衡,导致草原生态乱套。
![]()
到现在2025年,她还在干这行。社交平台上发,秀手工绣的狼图案,挂卧室墙上,当纪念。格林估计老了,但狼群有监测站看着,情况好转。盗猎少了,但没绝迹,她继续巡查,记录数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