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差点就信了。
最近⽹上到处都在吹⼀个叫“氛围编程”(VibeCoding)的词,听起来简直不要太爽。
⼤概意思就是,以后写代码就跟点歌差不多,你只要哼个调调,给个“氛围”,AI就能唰唰唰地把代码全给你写好。
程序员从此躺平,喝着咖啡就把活⼲了。
我当时⼼想,这时代也太好了吧!
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作状态吗?
直到我看到了AI⼤神吴恩达的最新访谈。
那⼀瞬间,他的⼀句话,直接把我从幻想⾥拽了出来,让我看到了⼀个完全不同的、甚⾄有点残酷的真相。
01|万万没想到,AI写码的真相是“累到虚脱”
吴恩达在访谈⾥,直截了当地说,他很不喜欢“氛围编程”这个词。
为啥?因为它给所有⼈画了⼀个⼤饼,让⼈误以为编程这事⼉,已经变得轻松随意、不费脑⼦了。
然⽽,现实呢?“当我⽤AI辅助编程⼀整天后,往往累得精疲⼒竭。”。
什么情况?AI⼤神⽤AI写代码,结果不是效率翻倍、提前下班,反⽽是“精疲⼒竭”?
这跟说好的完全不⼀样啊!
AI编程助⼿,根本不是让你躺平的⼯具,⽽是把你从“体⼒活”推向了“脑⼒活”的极限。
02|为什么会这么累?新玩法你根本想象不到
⼀开始我也不理解,有AI帮忙还累?
后来我仔细琢磨了⼀下,才发现这玩法完全变了。
以前我们是“码农”,现在我们是“AI指挥官”,这活⼉可⼀点不轻松。
你的⼯作不再是吭哧吭哧地敲每⼀⾏代码,⽽是:
当⼀个“导演”:你得把⼀个模糊的想法,拆解成清晰、具体的指令,告诉AI你要什么。这需要极强的系统设计能⼒。
当⼀个“质检员”:AI⽣成的代码可能看着很美,但⾥⾯全是坑。你得⽕眼⾦睛,⼀⾏⾏地审查、测试、debug,确保它能跑,⽽且跑得对。
当⼀个“谈判专家”:AI有时候很“固执”,给不出你想要的结果。你得换着法⼦跟它沟通,调整你的Prompt,引导它⾛向正确的⽅向。这简直是智⼒和耐⼼的双重考验。
简单来说,你的⼯作从执⾏者,变成了思考者和管理者。脑⼒消耗直接拉满!
这是要求你从⼀个士兵,变成成⼀个将军啊!
03|历史的“神预⾔:越简单,⼈越多!
最让我觉得震惊的,是吴恩达提到了⼀个历史规律。
他说,每次编程变得更简单,程序员的需求不但没减少,反⽽暴增了!
这真的太反直觉了!
他举例说,上世纪60年代,编程要⽤打孔卡⽚,那⻔槛⾼得吓⼈,全世界也没⼏个程序员。
后来有了键盘和终端,编程变简单了,结果呢?
学编程的⼈越来越多,软件⾏业直接起飞,程序员成了热⻔职业。
现在,AI就是那个新的“键盘和终端”。
它让编程的⻔槛再次降低,但结果可能不是程序员失业,⽽是会有更多的⼈涌进来,创造出我们现在根本想象不到的应⽤和需求。
所以,当有⼈说“AI会取代程序员,别学编程了”的时候,吴恩达直接表⽰:
“我不同意。”
他说,这种建议“将来会被视为史上最糟糕的职业建议之⼀”。
因为在AI时代,编程不再仅仅是⼀⻔技术,它更是你和这个世界上最强⼤的⽣产⼒(AI)沟通的语⾔。
你不懂这⻔语⾔,怎么指挥AI去帮你做事?
04|游戏规则变了:从“怎么做”到“做什么”
聊到这,最核⼼的问题来了。
当AI把“怎么做”(Howtobuild)这件事变得超级简单之后,新的瓶颈出现了,“做什么”(Whattobuild)。
这⼀下就把问题的维度给拉⾼了。
以前,你的价值体现在你能实现⼀个复杂的功能。
现在,AI也能实现,甚⾄⽐你更快。
那么你的新价值在哪⾥?
吴恩达给出的答案是:产品判断⼒和对客户的共情能⼒。
你能否找到⼀个真正的痛点?
你能否设计出⼀个⽤户愿意⽤的产品?
你对AI的能⼒边界清不清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做出最⽜逼的设计?
这才是AI时代最稀缺的能⼒!
技术不再是唯⼀的壁垒,创意和洞察⼒才是。
所以,别再被“氛围编程”这种听起来很酷的词骗了。
未来不属于那些等着AI喂饭的⼈,⽽属于那些能拿起AI这把“神兵利器”,去开疆拓⼟的“指挥官”。
说实话,虽然知道真相是“累成狗”,但我反⽽更兴奋了。
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每个⼈的创造⼒,都可能被AI放⼤⼀千倍、⼀万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