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顶端新闻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草原的秋,来得极是突兀。前日还是青葱一片,今晨推帐而出,竟已满目金黄了。这变化来得如此之快,倒像是谁在夜间偷偷更换了天地间的调色盘。
草色变得极快,仿佛一夜之间,有谁执了巨笔,蘸了金漆,将这一片绿海统统涂过。草尖上还凝着露,日光一照,便显出千万点细碎的金光来,闪烁不定,使人目眩。我每每疑心,这草原上的秋,不是渐渐来的,而是突然从天上倾倒下来的。这金色的洪流漫过草原,将夏日的记忆冲刷得干干净净。
牧人们却显得从容。他们驱着牛羊,缓缓地移动,像一条黑色的溪流,在金黄的底色上蜿蜒。牛羊的蹄子踏在枯草上,发出沙沙的响声,竟与风声混在一处,分不清了。牧人的歌声时而飘来,高亢而苍凉,却又戛然而止,仿佛被秋风突然截断了似的。这歌声里藏着世代相传的故事,也藏着对即将到来的寒冬的隐忧。
天是极高的,蓝得几乎发黑。云很少,即便有,也是极薄的一抹,像是被谁随手甩上去的颜料,边缘已经晕开了。日光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照得人皮肤发烫,然而风却是凉的。这一热一凉,便在人的肌肤上打起架来,使人不知是该加衣还是减衣。这矛盾的天气,恰如草原人矛盾的心绪——既欢喜丰收的喜悦,又忧虑寒冬的漫长。
远处的山峦,此刻也变了颜色。夏日里青黑的山体,如今竟显出些紫红来,像是陈年的淤血。山顶上偶有积雪,白得刺目,与山体的颜色相对,分外鲜明。山脚下散落着几顶帐篷,灰白的帐布被风吹得鼓胀起来,又瘪下去,活像在呼吸。这些帐篷像是大地的脉搏,随着季节的更替而跳动。
草原本是极平坦的,此刻却因草的枯黄而显出些起伏来。风过处,草浪翻滚,宛如金色的波涛。有时风大了,便卷起枯草,在空中打着旋儿,忽高忽低,忽远忽近,最终不知飘向何处去了。我看着这些被风挟持的草叶,忽而想起那些逐水草而居的牧人,二者竟有几分相似,都是不由自主的。这草原上的生命,看似自由,实则都被更大的力量所左右。
日头西斜时,草原上的颜色愈发浓烈了。金黄变成了橙红,继而转为深紫,最后沉入黑暗。帐篷里亮起了灯,远远望去,如豆的灯火在无边的黑暗中显得格外孤独。牧人们围坐帐中,饮酒谈笑,声音却被厚重的帐布阻隔,传不出多远。这灯火与笑声,是他们对漫长黑夜最温柔的抵抗。
我曾见过许多地方的秋,却从未见过如草原秋色这般决绝的。它来得迅猛,去得也快,仿佛只是一场金色的梦。待得冬雪覆盖,这梦便了无痕迹了。来年春天,当新绿重新覆盖草原时,谁还记得去岁那场灿烂的金色盛宴?
草原的秋,美则美矣,却总带着几分凄凉。这凄凉不在景色,而在人心——明知这绚烂终将逝去,却还要尽情欣赏;明知寒冬将至,却还要为眼前的丰收歌唱。或许,这正是草原人最深刻的生存智慧。
作者简介
寒风(原名刘安),现居住郑州,政工师,爱好写作摄影,分别在人民日报社大型期刊《时代潮》《家园》《做人与处事》《文明》《行走》《诗刊》《党史博览》《中华民居》《读者》《演讲与口才》,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演员报、海峡都市报、内蒙古晚报、中国交通报、辽沈晚报、山西交通报、浙江青年报、重庆青年报等发表50万字纪实文学、散文、诗歌,其中发表诗歌500多首,撰写诗歌专辑《木棉花开》即将出版。2024年散文《母亲河》获第六届当代文学杯全国文学创作一等奖,2025年被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聘为特约作家,并被诗词学会授予“年度最佳诗人(作家)”荣誉,2025年诗歌《黄河怒涛》获中国诗人作家网“中华传承杯杰出文学奖”并被中国诗人作家网编委会认证为金v会员和终身会员,诗歌《乡愁》获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重庆分会“青未了”诗歌赛一等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