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宗馥莉要“抛弃”父亲宗庆后的“家文化”,两代人对企业未来的战略判断和管理哲学出现根本分歧,“家文化”逐渐从娃哈哈的“增长引擎”变成了“发展瓶颈”。宗馥莉的“去宗庆后化”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从情感纽带走向制度效率。宗庆后的“家文化”强调“员工是家人、经销商是兄弟”,依赖人情、忠诚与长期关系维系公司稳定。宗馥莉认为“家文化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竞争,得推崇制度至上,强调数据、绩效与能上能下机制,企业不能因人情而牺牲效率,宗小姐曾直言:“公司不是养老院,不能因为人情就放任低效。
二是 从个人光环走向品牌独立。宗庆后将个人形象与企业品牌深度绑定,将娃哈哈打造成“国民情怀”的象征。随着其个人形象因遗产纠纷、非婚生子女等问题受损,品牌被连带拉下水。宗馥莉切断品牌与创始人个人之间的绑定,打造现代化、职业化的企业形象。
三是从经验治理走向系统管理。宗庆后是典型的经验型企业家,决策依赖直觉、人脉和威望。宗馥莉试图建立不依赖个人的治理系统,采取撤换元老主导的部门、优化经销体系、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等举措,直接冲击“家文化”中忠诚优先的用人逻辑。
四是从家族控制走向资本合规。“家文化”背后隐含的是家族对企业的绝对控制,随着娃哈哈国资股东、外部投资者、非婚生子女等多重利益方介入,宗馥莉意识到不清算“家文化”,就无法推进股权清晰、治理透明的现代化转型,这是她不惜与家族成员、老臣“撕破脸”的主要动机。
![]()
宗馥莉对“家文化”的抛弃不是背叛,而是为娃哈哈摆脱“宗庆后依赖症”,从家族企业走向现代公司。自 2024 年 5 月执掌大权后,宗馥莉在娃哈哈内部推行一整套现代企业制度方案,核心是把一家以人情和强人决策著称的家族企业改造成流程化、数字化、职业化的现代公司。
具体举措包括合并或裁撤 13 个冗余部门,成立计划中心,统筹产供销,全国 160 万终端网的数据实时回传。宏胜高管空降,元老转岗或清退,大规模轮岗,打破部门壁垒。总部办公“无纸化”,所有报表、审批在线完成,决策周期由周缩短至日。
全员劳动合同由娃哈哈集团转签至宏胜饮料,取消老员工的“干股分红”,改为“年薪+绩效”,收入差距最高拉开 5 倍。未达成 50% 增量目标,中高层即下课,提拔 90 后、95 后区域经理。构建“预算墙”,先报预算、后花钱,产供销一盘棋,库存周转下降 10%。
从“联销体”到“竞标制”,重建 1.2 万人自营终端铁军,掌控冰柜投放,砍掉 30% 低效中小经销商,电商和便利店同品同价。 将娃哈哈商标所有权转至宗馥莉控股的宏胜,计划 3 年内把国资降到 20% 以下,为 IPO 扫清股权障碍。
引入两家国际咨询公司,设计董事会规则,设立独立董事与薪酬、审计、战略三大专委会,对管理层制衡。改制带来效益,娃哈哈 2024 年营收达到700 亿元,净利率提高 3.2 个百分点,包装水市占率从 9.4% 提升到 17%。改革伴随阵痛,上千名老员工维权、部分经销商出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