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底以来,中东局势持续紧张,各国智库与安全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过去一年中东地区的武装冲突事件同比增长超40%。在以色列和胡塞武装的多轮交锋中,也门局势再度成为全球聚焦点。
8月下旬,以色列对萨那的密集空袭与胡塞武装的导弹新动作,正引发新一轮地区安全博弈。短短24小时内,胡塞武装高调宣布已启动多弹头导弹的制造计划,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多家主流媒体连夜追踪报道。
空袭骤至,萨那陷入动荡
8月24日,凌晨时分,萨那上空传来剧烈爆炸声。据联合国驻也门观察团发布的最新简报,至少有三枚以色列空军导弹精准击中城市核心区域,包括一处胡塞武装高级官员住所、两座发电厂和一处燃料储存区。国际红十字会驻地的医疗队统计,初步伤亡人数达6人死亡、86人受伤,部分伤者伤势严重。
当地时间8月28日,萨那再次遭遇新一轮空袭。短短一周内,萨那就连续两次成为以色列空袭目标。来自路透社、央视新闻以及半岛电视台的多方报道均证实,此次空袭目标依然指向胡塞核心指挥部和关键基础设施。多地爆炸导致城市部分区域电力、供水系统一度瘫痪,数千名市民被迫疏散。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此轮空袭旨在打击胡塞武装用以策划和实施对以色列导弹袭击的设施。以色列官方通报中提及,胡塞武装自今年7月起,已多次利用萨那及红海沿岸基地,对以色列南部及主要城市实施弹道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胡塞“多弹头导弹”计划浮出水面
以色列空袭刚过24小时,胡塞武装随即发布重磅声明。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里阿在马西拉电视台公开表示,胡塞已正式启动多弹头弹道导弹的批量制造。该声明随后被新华社、《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多家权威媒体转发。
这一决定并非空穴来风。过去一年,胡塞武装对导弹技术的升级早有预兆。8月22日,胡塞武装从也门向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发射了一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以色列防空系统虽及时拦截,但导弹携带的多弹头特性还是令以军防空部门高度紧张。以色列军方公开承认,这是胡塞首次从也门发射具有多弹头能力的高超音速导弹。
从国际防务分析来看,多弹头导弹不仅能在空中分散突防,大幅提升拦截难度,还能对目标区形成更广泛的杀伤效果。美联社军事评论员指出,胡塞武装此次高调宣布制造多弹头导弹,意味着中东武装力量的技术门槛正在被大幅抬高。未来以色列“铁穹”系统的拦截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双方博弈升级,战略态势剧变
近三个月,以色列与胡塞武装的对抗逐步从红海海域蔓延至也门和以色列本土腹地。以色列方面不断加大空袭密度,试图彻底摧毁胡塞武装的导弹发射能力。但实际效果并未全面达成。根据半岛电视台公开的战损数据,胡塞防空部队在多次空袭中成功拦截、驱离大部分以色列战机。
胡塞武装则不断对外释放“对等打击”信号。环球时报援引胡塞军事委员会成员胡扎姆·阿萨德的说法,胡塞将以多弹头高超音速导弹作为对以色列空袭的直接回应,打击目标锁定以色列机场、军事要地及能源供应枢纽。联合国安理会最新简报中提到,本轮冲突是加沙战争外溢效应的直接体现,胡塞与以色列的“针锋相对”已进入实战化新阶段。
胡塞武装高调宣称:只要以色列军队不撤出加沙地带,胡塞对以色列本土的空袭将不会停止。以色列内部智库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六成以色列民众对南部边境安全形势表示担忧。而中东安全研究中心的报告同样指出,胡塞武装的远程打击能力已成为以色列本土防空体系的巨大挑战。
区域格局再度洗牌,伊朗与哈马斯角色微妙
值得注意的是,胡塞武装的策略调整并非孤立事件。8月,伊朗与西方国家的多轮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伊朗方面全力谋求解除经济制裁,暂时收敛了对地区冲突的直接介入。哈马斯武装则在加沙战事中陷入被动,防御压力巨大,主动进攻能力显著下降。
在此背景下,胡塞武装成为当前唯一仍在对以色列保持高强度军事行动的地区力量。美国《防务新闻》分析,胡塞的导弹库存和技术升级,极大改变了也门、以色列乃至红海沿岸的地区安全格局。以色列近年对萨那、荷台达等胡塞控制区实施的空袭,更多是对其远程打击能力的防御性反制。
国际危机组织指出,胡塞武装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晰——以“空袭换空袭”,通过高强度反击迫使以色列分散防御重心,降低对加沙的持续压力。以色列军方则不断调整打击策略,尝试通过情报打击和空中封锁,限制胡塞武装武器研发和外部技术援助渠道。
多弹头导弹技术
胡塞武装多弹头导弹的技术突破,被西方防务界视为中东军力竞赛的关键节点。多弹头导弹最早由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研发,具备在弹道末端分裂成多个子弹头的能力,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或在同一区域产生更广泛的毁伤。该技术一度被认为是大国专利,胡塞武装的“突围”无疑加剧了地区军备竞赛的复杂性。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8月最新报道,以色列“铁穹”系统在多弹头导弹面前,拦截率已出现下降趋势。以色列防务专家警告,胡塞武装如能实现多弹头高超音速导弹的批量部署,将为以色列本土防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国防部最新报告也披露,近两年胡塞武装在伊朗军事技术援助下,导弹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提升迅猛。尽管伊朗官方近期多次表态“希望和平”,但其对胡塞在导弹领域的支持并未完全中断。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则强调,胡塞的导弹项目部分借鉴伊朗“法塔赫”系列弹道导弹技术。
萨那危机后的多米诺效应
萨那接连两次遭遇空袭,胡塞武装不到24小时做出“多弹头导弹”宣示,对中东安全格局造成了连锁反应。当前,红海、亚丁湾等周边海域的油轮运输路线已多次中断,国际油价盘中波动剧烈,全球能源供应链受到现实威胁。
未来几周,胡塞武装的导弹制造进度及以色列的反制手段,将决定局势是否会进一步恶化。联合国安理会已呼吁双方克制,避免地区冲突全面升级。但以当前的安全博弈态势,任何一步战略误判,都可能引发新一轮地区安全动荡。
多家国际安全智库警告,胡塞武装多弹头导弹的大规模实战部署,将令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等国全面检视本国防空体系。中东局势短期内难有实质性缓和,红海沿岸的“灰色地带战争”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
参考资料:胡塞武装:将用多弹头导弹打击以色列,以回应萨那遭到轰炸
2025-08-26 06:37·环球网
胡塞宣布:已开始制造多弹头导弹
2025-08-29 16:40·参考消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