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每日幸运签#
1977 年 8 月 15 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那台被称为 “大耳朵” 的射电望远镜,像往常一样默默扫描着浩瀚星空,收集来自宇宙深处的微弱信号。几天之后,天文学家杰里・埃曼在审阅记录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极为异常的情况。有一股强大的无线电波突然爆发,与平常接收到的微弱背景噪声相比,它强得离谱,最强时比背景噪声高出 30 倍。更让人惊讶的是,这股电波持续了整整 72 秒,在瞬息万变的宇宙信号中,这样长时间稳定的信号十分罕见。
埃曼抑制不住内心的震惊,在数据输出结果旁,激动地写下了 “哇哦” 两个字。从此,这个信号就被人们称作 “哇哦” 信号。这个信号特殊之处还不止于此,它处在 1420MHz 氢线附近的窄带射频,这一频段理论上禁止所有地面发射,是专门为中性氢这类天文观测保留的。而且信号源以恒星速度自东向西移动,据此基本排除了来自人造卫星的可能性。
当时,不少科学家认为,任何拥有无线电通信能力的地外文明,若想与其他文明通讯,这个频段很可能是首选。因为它是物理学中常见的 “21 厘米氢线” 所在频段,氢又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元素,所以这个频段相对容易被智慧文明掌握。
再加上 “大耳朵” 射电望远镜依靠地球自转扫描天空,每次观测窗口为 72 秒,这个信号的强度变化也符合观测窗口的特征,在前 36 秒逐渐增强,到达窗口中心时达到峰值,后 36 秒又逐渐减弱。
此外,信号来源方向指向人马座南部的球状星团 M55,球状星团形成于宇宙早期,有很多古老恒星,若存在文明,极有可能已进化成高等文明。种种迹象,让许多人坚信这就是来自地外文明的信号。
可在那之后,不管科学家们如何努力,用了多少先进射电望远镜,尝试了多少次,都再也没收到类似信号。这也让 “哇哦” 信号变得更加神秘莫测,真相扑朔迷离。
时间来到现在,波多黎各大学阿雷西博行星宜居性实验室 “哇哦” 项目的科学团队,对这一信号展开重新分析。他们发现,“哇哦” 信号可能是由自然天体自行产生的。研究人员推测,这 72 秒的无线电信号或许是星际云中氢线的突然增亮导致的,而引发增亮的原因,可能是强瞬变辐射源,像磁星耀斑或软伽马射线重复器的触发。
项目领导者门德斯表示,虽然研究还没得出最终定论,但对这一事件有了更深入了解,这对未来观测意义重大。“哇哦” 信号研究者赫克托・索卡斯・纳瓦罗形象地说,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旧档案,就像太空考古学。
消息传出后,有网友感到十分失落,原本满心期待这是地外文明与人类的一次 “对话”,现在幻想破灭了。还有网友觉得,虽然不是外星文明信号,但能搞清楚这个困扰大家多年的神秘信号来源,也是科学的一大进步。也有网友质疑,现在的研究结论是否真的可靠,毕竟之前对这个信号的猜测太多了。
这次研究为 “哇哦” 信号提供了一个全新解释方向。过去,人们总是倾向于从地外文明角度去解读,而现在发现自然天体也能产生类似信号,拓宽了研究宇宙信号的思路。
有天文学专家指出,宇宙中存在许多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自然现象,星际云、磁星耀斑等天体活动复杂多样,之前被认为是外星文明证据的信号,很可能是这些自然现象导致的。这次对 “哇哦” 信号的重新研究,提醒着科学家们,在探索宇宙、寻找地外文明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不能轻易下结论。
这也让人们看到,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还十分有限,每一次新发现,都可能颠覆以往认知,推动着我们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