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料理十分有特色,往往比较简单精致,如寿司、刺身,还有饭团、便当等。一顿正餐中,还会配上红姜、芝麻豆腐等小食。
但以上这些都有个共通点「不是热的!」。
甚至,我们也能从日本文化作品中看出端倪:主人公往往从包里拿出便当就直接吃,从不加热。
似乎日本人早就对此习以为常,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人坚持「冷食文化」呢?
要探究这种饮食习惯,就得回溯到奈良时代。
在奈良时代,人们出现了把煮好的白饭晒干备成「干粮」的习惯,方便在长途旅程时食用。
到了平安时代,外出就餐的意识开始强烈,于是就有人将白饭捏成蛋形,以便随身携带、方便食用,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饭团的雏形。
所以从那时起,日本人就自然而然认为:便当就应该是冷的。
冷便当能保持风味,还要归功于日本的大米。
日本米煮熟后,软硬适中又有独特的弹力和黏性是最大的特色。
即便是后来科技条件满足,日本人发现,大米冷着吃能充分感受到嚼劲与米香,口感依然比热着吃时的要好,这也让「冷食文化」传播推广更加顺畅。
另外,日本人的饮食偏向清淡,对比中式便当使用大量的油烹调,饭菜通常清淡,配菜也都以少油为主。
这样做出来的饭菜,即便不用加热,也非常容易入口。
另外,日本便当中的配菜,像是常见的腌梅干、沙拉和水果,也都是不宜加热又不易腐败的食物。
当然即便日本有着冷便当文化,人们还是会根据内容物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要不要加热。
因此大多数便利店、路边小店中都提供微波炉加热服务,想要去日本旅游又不习惯吃冷食的你,大可放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