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掏耳朵、戴耳机后耳朵疼?小心是外耳道炎!越抠越严重

0
分享至

“掏完耳朵第二天就开始疼,碰一下都像针扎,还总觉得耳道里痒得难受,这是咋了?”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类似留言,很多人把耳朵疼、痒当成 “耳屎堵了” 或 “上火”,忍不住用棉签、挖耳勺反复掏,结果越掏越疼,甚至流脓 —— 其实这很可能是外耳道炎在 “搞事”。

外耳道炎是耳鼻喉科的 “常客”,尤其偏爱爱掏耳朵、常戴耳机、爱游泳的人。它看似是 “小炎症”,但处理不当会反复发作,甚至变成 “慢性折磨”。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外耳道炎的那些事,教你避开 “越抠越坏” 的坑!



一、外耳道炎的两种类型

外耳道就是我们平时能摸到的 “耳朵眼”,从外耳道口一直延伸到鼓膜,这里的皮肤又薄又敏感,一旦受到刺激或感染,就容易引发炎症,也就是外耳道炎。根据发病急缓,主要分两种:

1. 急性外耳道炎:来得猛,疼得凶

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比如掏耳朵时刮伤皮肤、耳朵进水后细菌滋生,短短 1-2 天就会发作。

典型症状:

-耳朵剧烈疼痛,像 “针扎” 或 “胀痛”,咀嚼、说话、碰到耳朵时更疼,严重时会放射到太阳穴、脖子;

-耳道皮肤发红、肿胀,甚至会有少量黄色分泌物(不是流脓,是炎症渗出液);

-偶尔伴耳闷、听力轻微下降(肿胀堵塞耳道导致),但不会出现耳鸣、头晕。

2. 慢性外耳道炎:拖出来的 “磨人精”

如果急性外耳道炎没治好、反复发作,或者长期受刺激(比如频繁掏耳朵、戴耳机),就会变成慢性。

典型症状:

-耳朵长期发痒,忍不住想抠,越抠越痒,形成 “抠 - 痒 - 再抠” 的恶性循环;

-耳道里有少量白色或黄色脱屑(像头皮屑一样),偶尔有稀薄分泌物,干燥后会结成痂皮;

-耳道皮肤增厚、变窄,长期下来可能影响听力,还容易反复引发急性炎症。

二、这些习惯更容易得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不是凭空出现的,大多是 “自己折腾” 出来的,看看你有没有中这些常见的坑:

1. 频繁用棉签、挖耳勺 “深度掏耳”

这是最主要的诱因!棉签头会把耳屎往耳道深处推,还会摩擦耳道皮肤,导致微小伤口;金属挖耳勺更危险,容易刮伤皮肤,细菌趁机入侵就会引发感染。其实耳屎会自然排出,根本不用频繁掏。

2. 耳朵进水后不及时处理

游泳、洗澡、洗头时,水很容易流进耳道。如果不擦干,耳道潮湿的环境会让细菌疯狂繁殖,尤其夏天,急性外耳道炎发病率会翻倍。很多人进水后还会用棉签 “擦深处”,反而加重刺激。

3. 长期戴入耳式耳机、耳塞

入耳式耳机紧紧堵住耳道,会让耳道内温度升高、湿度变大,变成 “细菌培养皿”;耳机表面的细菌也会随着佩戴蹭到耳道皮肤,长期下来很容易引发炎症。尤其是每天戴耳机超过 4 小时的人,风险更高。

4. 用不干净的东西 “掏耳朵”

比如用手指、发卡、牙签等随手掏耳,这些物品上的细菌、污垢会直接带入耳道,引发感染;还有人会去外面 “采耳”,工具消毒不彻底,很容易交叉感染。

三、出现这些信号,可能是耳朵在 “报警”

不用等 “疼到受不了” 才重视,出现这些早期信号,就要及时停手(别再掏),必要时就医:

-耳道轻微发痒,越抠越痒,甚至抠出少量皮屑;

-耳朵隐隐作痛,咀嚼、说话时疼痛加重;

-耳道口发红、轻微肿胀,触摸时疼;

-耳道里有少量分泌物或痂皮,清理后很快又出现。

如果出现 “耳朵剧烈疼痛 + 流脓 + 听力明显下降”,说明炎症已经加重,别硬扛,赶紧去医院!

四、外耳道炎怎么治?别瞎用药!

很多人一耳朵疼就滴 “消炎药水”,结果越治越糟 —— 外耳道炎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不一样,必须遵医嘱:

1. 急性外耳道炎:先消炎止痛,再防扩散

-局部用药是核心:医生会开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药前要先清洁耳道(用生理盐水冲洗掉分泌物),滴药后侧卧 10 分钟,让药水充分接触炎症部位;如果疼痛严重,会加用含有激素的滴耳液(如地塞米松滴耳液),快速减轻肿胀和疼痛。

-口服药辅助:如果炎症严重(比如发烧、耳道肿胀明显),会口服抗生素(如头孢、阿莫西林),按疗程吃够 5-7 天,别见好就停。

-避免刺激:治疗期间别掏耳朵、别戴耳机、别让耳朵进水,洗澡时可以用耳塞或棉球堵住耳道口(记得用防水胶布固定)。

2. 慢性外耳道炎:先止痒去屑,再修复皮肤

-清洁耳道:医生会用专业工具清理耳道内的痂皮和分泌物,避免刺激皮肤;

-局部用药:用温和的滴耳液(如硼酸滴耳液)或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缓解瘙痒、减少脱屑,帮助皮肤修复;如果合并真菌感染(比如耳道里有白色霉斑),会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滴耳液)。

-长期护理:改掉掏耳朵的习惯,耳朵痒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口,别伸进去;戴耳机时定期清洁耳机,每天佩戴时间不超过 2 小时。

五、这些误区,别再踩!会让炎症反复

-“耳朵痒就抠,抠干净就好了”:越抠越容易损伤皮肤,加重炎症,还会让皮肤变得更敏感,陷入 “痒 - 抠 - 更痒” 的循环;

-“用酒精、双氧水擦耳道消炎”:酒精、双氧水刺激性强,会破坏耳道皮肤的保护层,让皮肤更干燥、脆弱,反而加重炎症;

-“症状缓解就停药”:急性外耳道炎要等疼痛、肿胀完全消失后再停药,慢性的需要坚持用药 2-4 周,否则容易复发;

-“采耳能预防外耳道炎”:专业采耳也有风险,工具消毒不彻底会交叉感染,还可能损伤耳道皮肤,日常根本不需要特意采耳。

济南耳鼻喉医院提醒:外耳道炎虽然常见,但只要避开 “掏耳朵、耳朵进水” 这些坑,及时规范治疗,大多能很快痊愈。记住:耳朵不是 “越干净越好”,少折腾、多保护,才能远离炎症困扰!

转发给总爱掏耳朵、常戴耳机的朋友,让他们别再 “虐待” 耳朵啦~

声明:内容由AI生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繁华过后,欧洲迎来列强的瓜分!

繁华过后,欧洲迎来列强的瓜分!

娱乐喵喵说
2025-09-14 18:14:04
突发!网曝程青松极光光高泰宇被娱乐公司彻底封杀,评论一片哗然

突发!网曝程青松极光光高泰宇被娱乐公司彻底封杀,评论一片哗然

小徐讲八卦
2025-09-14 10:12:47
车臣将军曝俄军惨状!50公里内难存活

车臣将军曝俄军惨状!50公里内难存活

知兵
2025-09-12 21:25:20
温州皮鞋厂倒闭8年,儿子从意大利回国:爸,米兰的工厂还在吗

温州皮鞋厂倒闭8年,儿子从意大利回国:爸,米兰的工厂还在吗

故事那点事
2025-09-13 21:20:07
39岁江疏影巴塞罗那街头被偶遇 没有化妆 素颜状态超绝 本人很松弛

39岁江疏影巴塞罗那街头被偶遇 没有化妆 素颜状态超绝 本人很松弛

TVB的四小花
2025-09-12 13:21:37
孙菲菲不再隐瞒,官宣离婚,吐槽老公吃软饭,怀疑孩子不是亲生的

孙菲菲不再隐瞒,官宣离婚,吐槽老公吃软饭,怀疑孩子不是亲生的

叨唠
2025-09-13 21:54:17
世锦赛女子100米:杰斐逊-伍登10秒61打破赛会纪录,夺得金牌

世锦赛女子100米:杰斐逊-伍登10秒61打破赛会纪录,夺得金牌

懂球帝
2025-09-14 21:46:08
蹒跚老人拎东西横穿马路,红衣女子好心搀扶被打飞眼镜;兰州警方:打人者已找到,需道歉

蹒跚老人拎东西横穿马路,红衣女子好心搀扶被打飞眼镜;兰州警方:打人者已找到,需道歉

极目新闻
2025-09-14 11:55:41
山东不敌青岛!谢智杰成大腿,没陈林坚真不行,王奕博再暴走!

山东不敌青岛!谢智杰成大腿,没陈林坚真不行,王奕博再暴走!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9-14 21:31:18
于朦胧坠楼继续发酵:名册曝出,导演自证,导演失声,网友炸锅

于朦胧坠楼继续发酵:名册曝出,导演自证,导演失声,网友炸锅

翰林涛涛
2025-09-14 20:14:37
大争议!余嘉豪10分压哨绝杀却被明显误判无效 留洋3战全败

大争议!余嘉豪10分压哨绝杀却被明显误判无效 留洋3战全败

醉卧浮生
2025-09-14 08:59:00
女童被蜜蜂蜇伤,其母亲驾车30分钟前往路程较远的大医院,最终女童不幸身亡,医生提醒

女童被蜜蜂蜇伤,其母亲驾车30分钟前往路程较远的大医院,最终女童不幸身亡,医生提醒

扬子晚报
2025-09-13 21:49:16
卡塔尔查到真相:以色列如入无人之境,“内鬼”竟然是阵风

卡塔尔查到真相:以色列如入无人之境,“内鬼”竟然是阵风

博览历史
2025-09-12 10:46:26
正式退出,崔永熙发声,原因找到,官宣决定,杜锋祝福

正式退出,崔永熙发声,原因找到,官宣决定,杜锋祝福

东球弟
2025-09-14 09:20:46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1:48:56
追梦:乐福被针对了一辈子 却在总决赛G7最后30秒突然决定防一次

追梦:乐福被针对了一辈子 却在总决赛G7最后30秒突然决定防一次

直播吧
2025-09-14 10:30:08
未来3~5年,无论您买或者不买房子,地产股都会回暖!

未来3~5年,无论您买或者不买房子,地产股都会回暖!

郭小凡财经
2025-09-14 21:05:08
为什么孩子永远不会内耗?网友分享小孩治内耗的招,成年人看呆了

为什么孩子永远不会内耗?网友分享小孩治内耗的招,成年人看呆了

墙头草
2025-09-14 08:04:25
没人料到中国反制这么疼,打不赢关税战的美国人,开始悔不当初了

没人料到中国反制这么疼,打不赢关税战的美国人,开始悔不当初了

生活新鲜市
2025-09-14 07:16:10
死刑执行及停止

死刑执行及停止

北京刑事律师赖建平
2025-09-14 05:00:05
2025-09-14 22:23:00
知识无界限
知识无界限
分享知识
95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美政府突袭抓人后 韩企表示将延迟投产:缺人缺设备

头条要闻

美政府突袭抓人后 韩企表示将延迟投产:缺人缺设备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手机
旅游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手机要闻

小米澎湃 OS Beta 版本部分场景原神闪退问题优化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军事要闻

俄无人机飞入波兰 美国务卿:不可接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