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开国元帅,大家想到的应该都是威严的形象。谁能想到,在1963年,陈毅和贺龙元帅,竟然还会因为运动会的金牌吵架?
更有趣的是,争执不下的时候,他们居然又去找了周总理“评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儿还得从一场特殊的运动会说起。
那会儿国际上的体育赛事大多被西方国家把持,1962年印尼因为拒绝台湾地区以“中华民国”名义参加亚运会,跟国际奥委会闹掰了。印尼总统苏加诺也是个硬气人,干脆牵头搞了个“新兴力量运动会”,邀请亚非拉那些被西方冷落的发展中国家参赛。
这对刚成立没多少年的新中国来说,可是个在国际舞台露脸的好机会:既能展示体育实力,又能跟第三世界国家处好关系,所以国家上上下下都很重视。
贺龙贺老总当体委主任,那是真把体育当成自家事来办。他打小就爱运动,爷爷是武举,家传的武术底子让他一身力气,游泳、骑马、打枪样样在行,年轻时还拿过赛马冠军。
早年间在部队里,他就没少组织战士搞体育:红二军团时期办“随营体校”,教战士们军体拳、散打,连攀岩这种新鲜项目都有;抗战时组建“战斗篮球队”,打完篮球就上战场,战士们士气高得很;解放大西南后,又搞了全国第一支体工队,毛主席知道了都连声叫好。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总叫咱们“东亚病夫”,贺老总憋着一股劲要改变这局面。他四处找人才,把流落海外的体育好手请回来,又牵头组建了各个项目的国家队,从“三大球”到乒乓球、体操,一点点把中国体育的架子搭了起来。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健儿们拿了384块金牌,还破了四项世界纪录,贺老总看着成绩单,比自己打了胜仗还高兴。
这次新兴力量运动会,贺老总早就盼着了。在他眼里,这是运动员们给国家争光的好机会,所以动员会上一开口就带着股子冲劲:“同志们,到了雅加达,别含糊!能拿的金牌,咱都给拿回来!特别是羽毛球,这些年练得苦,一定要把冠军抱回来!”
这话一出口,运动员们都跟着热血沸腾,纷纷点头。
可旁边的陈毅陈老总却皱了皱眉,等贺老总话音刚落,他就笑着接过话茬:“贺老总这话我可不敢苟同啊。咱们要是真把金牌全包圆了,其他兄弟国家的运动员脸往哪儿搁?我这外交部长以后见了人家领导人,怕是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喽。”
陈毅老总主要负责外交,考虑的是另一层。那会儿新中国在国际上的朋友不多,第三世界国家都是咱们要团结的对象。运动会不光是赛场上的较量,更是外交场上的“软交流”。
要是中国队把所有金牌都拿走,人家心里难免不痛快,说不定还会觉得咱们“欺负人”,这可不利于后续的外交往来。
贺老总一听就不乐意了,嗓门也提了上来:“老陈,你这话说的不对!体育比赛讲的是实力,运动员们起早贪黑训练,不就是为了拿金牌、为国家争口气吗?凭啥要让?”“我不是说让,是不能全拿!”陈毅也不让步,“咱们是大国,得有大国的样子。赢了比赛,输了人心,这买卖不划算!”
两位老帅一个急脾气,一个心直口快,你一句我一句,谁也说服不了谁。底下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都不敢出声,只能悄悄看着。最后还是陈毅先摆了摆手:“得了,咱别在这儿争了,去找总理评评理,他说的肯定有道理。”贺老总也不含糊:“去就去,我还不信我说不过你!”
两人一前一后往中南海走,路上还在小声拌嘴。贺老总觉得陈毅太看重“面子”,委屈了运动员;陈毅则觉得贺老总光想着成绩,没考虑全局。等见到周恩来总理,两人还没等总理开口,就抢着把事儿说了一遍。
当时总理正在看文件,见两位老帅跟孩子似的争得脸红脖子粗,先是忍不住笑了,然后放下笔,示意两人坐下慢慢说。等听明白前因后果,总理才开口:“你们俩啊,都没说错,但也都不全对。”
这话让两人都愣了愣。总理接着说:“贺老总,你想让运动员拿金牌,为国家争光,这没错。但咱们得说实话,咱们的运动员虽然厉害,可真要把所有金牌都拿了,现实吗?就算真拿了,其他国家的朋友心里会舒服吗?咱们去参加运动会,不光是为了拿成绩,更是为了交朋友,让人家看到咱们的诚意。”
然后总理又看向陈毅:“老陈,你考虑外交没错,但也不能为了面子就让运动员故意放水。竞技体育讲究的是全力以赴,这才是对对手的尊重。要是咱们明明能赢却故意输,人家反而会觉得咱们看不起他们,那不是更糟?”
两位老帅听着,都默默点头。总理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我的意思是,让运动员们正常发挥,能拿多少拿多少。不用定‘包揽金牌’的目标,免得给他们压力;但也不能故意让,得拿出真本事。咱们既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体育实力,也要让兄弟国家感受到咱们的友好,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贺老总听完,当即拍了拍大腿:“总理说得对!是我太急了,光顾着争第一,没考虑这么多。” 陈毅也笑着说:“还是总理想得周全,我之前也有点钻牛角尖了。”一场争执就这么被总理几句话化解了,两人心里的“疙瘩”也没了。
没过多久,中国体育代表团就启程去了雅加达。
出发前,贺老总特意跟运动员们交代:“到了赛场,别想太多,好好比,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行。拿了金牌是本事,没拿金牌,尽力了也是好样的。”陈毅也跟代表团的工作人员说:“比赛之余多跟其他国家的运动员聊聊,交交朋友,咱们不光要赛出成绩,还要赛出友谊。”
首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赛场格外热闹,48个国家的2400多名运动员齐聚一堂,大家都是奔着“团结、进步”来的。
中国运动员没让国家失望,在田径、举重、射箭等项目上表现出色,羽毛球、乒乓球更是展现出了绝对实力。最后算下来,中国队一共拿了66枚金牌、56枚银牌、46枚铜牌,稳稳坐在金牌榜第一的位置,还打破了两项世界纪录。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东道主印尼擅长的项目上,比如羽毛球双打、排球,中国运动员虽然有实力争冠,但也没拼到“赶尽杀绝”,给印尼队留了余地。印尼运动员拿到奖牌时,现场观众欢呼雀跃,苏加诺总统更是在闭幕式上特意提到中国:
“中国代表团不仅展现了强大的体育实力,更展现了大国的友好与风度,感谢中国为运动会做出的贡献。”
运动会结束后,不少国家的代表团还主动来找中国代表团交流,有的请教训练方法,有的邀请中国运动员去他们国家比赛。原本只是一场体育赛事,最后却成了新中国外交的“加分项”,这正是总理当初“既争成绩,又交朋友”思路的最好体现。
后来贺老总跟陈毅再聊起这事,都忍不住笑。贺老总说:“还是总理看得远,当初我要是真逼着运动员拿全金牌,说不定还真就把好事办砸了。”陈毅也说:“咱们俩啊,一个管体育,一个管外交,都得往一块想,才能把国家的事办好。”
现在再回头看这段往事,会发现老一辈革命家的厉害之处:他们从不固执己见,而是能从国家大局出发,互相理解、互相妥协。
贺老总敢争,是因为他在乎国家荣誉;陈毅敢劝,是因为他在乎国家未来;总理能定调,是因为他能看到更远的路。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心怀家国、懂得包容的人,新中国才能在风雨中一步步站稳脚跟,慢慢走向强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