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这把年纪了,兜里攒点养老钱算不算本事?我看呐,能让儿女下班回家能吃上口热饭,能让孩子写作业时不抓耳挠腮,能让小两口吵架时有个劝架的——这才是真本事!
第一桩要帮的忙:把厨房的热乎气儿、孙子的书包带,变成孩子的喘气间隙
有天我去送小孙子上学,路过早餐铺,看见儿媳在台阶上啃冷包子——她跟我说“赶时间,省得回家热”,可我瞅着那包子皮都蔫了,心里跟扎了根刺似的。
打那儿以后,我每天四点半就爬起来熬小米粥,锅沿儿飘着米香的时候,再给小孙子煎个鸡蛋。送完娃回来,顺道把儿媳的电动车充上电,车筐里塞俩热乎的糖油饼。有回儿媳红着眼圈跟我说:“妈,昨儿加班到十一点,推开门看见您在客厅打盹,茶几上还摆着我爱吃的腌萝卜……”您瞧,哪用多贵的东西?就这热乎气儿,能把人心里的冰碴子化喽。
小孙女刚上一年级那会儿,写作业总坐不住,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我搬个小马扎坐在她旁边,织着毛衣看她写,她写错了字,我也不骂,就轻轻敲敲本子:“妞妞,你看这个‘火’字,像不像你上次画的太阳?”慢慢的,小丫头写作业踏实多了,有回还跟我说:“奶奶,你比我老师还会讲题!”您说这是添乱?我看这是给俩大人松松绑——儿子儿媳不用一边盯娃一边改报表,能多歇半宿,第二天上班都有精神头。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看呐,这“宝”不是能扛多少活,是能在孩子手忙脚乱的时候,当块软和的抹布,把那些鸡零狗碎的累,慢慢擦干净。
第二桩要帮的忙:当孩子的“情绪垃圾桶”,比往银行卡打钱金贵
上个月儿子跟我念叨:“妈,我昨天跟车间主任吵了一架,差点撂挑子不干了。”我当时没急着劝他“忍忍”,而是把他拉到阳台,递了杯茉莉花茶:“你小时候跟小朋友抢糖吃,是不是躲在我怀里哭?那时候我就说,委屈了就说出来,憋着容易长疙瘩。现在你大了,可妈的耳朵还没聋,心里还没装满。”他抽抽搭搭说了半宿,说车间任务太急,自己连续加了半个月班,结果主任还说他效率低。我没替他骂主任,就跟他讲我年轻时候在纺织厂的事儿:“有回我织错了一匹布,被组长骂得抬不起头,回家跟你姥姥哭。你姥姥说,‘错了就改,改了还是好娃’——你看,现在我不也成了老师傅?”
后来儿子跟我说:“妈,那天要不是你听我唠叨,我差点写了辞职信。现在我想通了,先把这阵子扛过去,等发了工资,带你们去吃火锅。”您瞧,孩子要的哪是解决方案?是要个能听他倒苦水的人。
我家儿媳有回跟我叹气:“妈,我是不是特没用?辅导妞妞数学题,教了三遍还错;给婆婆做饭,盐又放多了。”我拉着她的手说:“傻闺女,我当年给你爸织毛衣,拆了七回才织对花样;给你熬中药,不是糊了就是苦得咽不下去。人哪有不犯错的?错了改,改了就行。”她听了直抹眼泪:“妈,就你能哄我。”
《颜氏家训》里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意思是长辈的言行,会影响晚辈的为人处世。我想啊,这“风化”不单是教规矩,更是把“别怕,有我呢”的底气,像传家宝似的传给孩子。
写在最后:咱老两口的“晚年KPI”,不是存多少钱,是看孩子们笑多少回
现在我和老伴身体还硬朗,能帮着接送孙子、给孙女讲讲老故事,能听儿子倒倒工作上的苦水,能陪儿媳唠唠家长里短。有时候我就跟老伴说:“咱们年轻那会儿,为了娃能吃饱穿暖,起早贪黑;现在娃大了,咱们能帮着搭把手,让他们少操点心,这不就是咱的福分?”
前几天小孙女画了幅画,上面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她自己,题了句“我们是一家人”。我把画贴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每次看都觉得心里暖烘烘的。
各位老伙计,咱们老了,钱够花就行,房子够住就行。能把厨房的热乎饭端上桌,能把孩子的委屈装进耳朵里,能让小两口吵架时有个劝架的——这就是给儿女最好的礼物。
您家有没有过“老人搭把手,小辈松口气”的事儿?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唠唠这人间烟火里的温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