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货币想要国际化,有四个必要的条件,第一是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经济规模,第二是自由发达的金融市场,第三是有对外贸易结算的需求,第四本身要有稳定的货币政策。
因为货币就是一张纸,造假币需要的技术含量不是特别的高,虽然老百姓造不出来,但是各国彼此都可以随便印刷别的国家的货币。
一张纸能被国际社会认可,靠的是背后政府的背书,该国综合国力一般,经济规模不大,比如许多非洲国家的货币,就不可能得到全球的认可,因为背书的能力极为有限。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国内生产总值起码要到全球前十。
但是光有第一个条件,不可能实现货币的国际化,因为还需要一个自由开放深度发达的金融市场,总不能外国人一拿到货币,发现不能自由进出,无法自由兑换自己国家的货币,也没有地方去投资。
赚了钱的可能想去国债,股票,活着债券市场,赔钱了的可能想炒比特币,甚至想去炒大宗,没有高效自由的结算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国际化。
第三就是要有广泛的贸易,如果没有贸易,只有背书和自由,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货币只能当中转货币,而不能当国际化货币,类似于英镑,伦敦有自由的结算,还有国家的背书,但是英镑只能当主要币种之间的中间货币,不能当国际货币。
因为英国本土缺乏大宗贸易,没有跨境贸易,只有跨境资金,本土的用量太少,不足以支撑其他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主动使用自己的货币报价和支付。
但是美元和日元涉及到的进口出口数量巨大,支持自己货币的本币结算市场存在,所以可以作为国际储备。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币值必须稳定,全球必须对该国政策连续性有信心。
不管是稳定低价值,还是稳定高价值,都必须稳定,日元和美元长期来看,具有极强的政策连续性,美联储高度独立,而日本的货币政策高度保守,不会突然大幅度升值或者贬值,持有者对于这两个国家的货币基本有很大的信心。
最后一条归根到底,建立在该国政权和政策的可预测性上,一旦政策的稳定性消失,该国的货币就必然会面临大量持有者失去信心的抛售。
现在不光是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美元国际化也面临着本来没有的问题,但是美元家大业大,还是耐得住造的,虽然来了一个特朗普,给美国的政策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要给美元带来一波大贬值,但是美元仍然是目前主流的结算货币。
而人民币想要国际化,其实只差最后一步了,我们对外贸易在逐步扩展人民币的圈子,本土也有大量贸易,政策也具有稳定性,最后的问题,就是自由的流动。
所以,跨境支付的政策就这么来了,无非是香港还是海南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