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英国的80后小哥凯7年前初到香港,就被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放弃了原先的职业,转而投身于自己热爱的摄影事业,成为一名专职摄影师,他现在居住的这个小家,也是他打拼多年才买到了。
独自在外打拼的滋味,冷暖自知,但值得庆幸的他目前的生活状态相当不错。
现在凯安居的这套纳米楼,实用面积大约400平方英尺,大概有37㎡。
如此紧凑的公寓,每月的租金却高达16000港币,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1.3万元,虽然是贵了一些,但是好歹也算是一个小家。
为了住得更舒服一些,凯专门找来设计师对空间重新规划,结果也是让他相当满意。
这间精心规划的纳米楼空间被巧妙划分为一室一厅。
入户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放式厨房区域,中央设有功能性岛台。
这部分随机无缝衔接到主要的客厅空间,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一个迷你工作区。
在房间的尽头,一个紧凑的小阳台提供了极佳的自然光线和通风。
而客厅的一侧,两扇独立的门分别通向私密的卫浴空间和宁静的卧室,整个公寓的布局清晰,功能分区明确。
这间纳米楼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那面朝户外的小阳台。
这处虽然只有约1平方米的空间,却是室内光线的重要来源。
让整个家充满自然光。
它也兼具了良好的通风功能,能让空气流通,为业主提供一个舒缓心情的透气角。
和阳台紧密相连的是客厅区域,得益于充足的采光,这里显得明亮而通透。
客厅家具选择精简,一张单人沙发配贵妃榻。
电视柜尺寸也根据空间做了优化,正好满足日常需求。
在客厅旁,一张可折叠的小桌巧妙地开辟出了一个工作区。
相比其他一些小户型,这样的设计已经提供了相对宽敞的工作环境。
厨房和用餐区采用了开放式设计,这不仅让视觉效果更加开阔,也高效地利用了每一寸空间。
厨房虽小,但功能完备,下方嵌入了烤箱和洗衣机,多种电器整合在一起。
台面上和吊柜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小厨电和厨具,墙壁上还设有挂钩,进一步增加了垂直收纳能力。
厨房的岛台设计巧妙,冰箱被嵌入下方,既节约了空间,又拓展了台面的备餐和操作面积。
用餐桌岛台直接相连,最多可供四人同时用餐,方便招待亲友。
这种餐厨一体的布局,借鉴了日式风格的实用性,空间利用灵活高效。
餐桌后方的开放式置物架,不仅承担了收纳功能,也是一个展现业主生活品位的区域。
卧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
推门进入后,一张双人床占据了大部分面积,营造出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
为了衣物收纳,床尾设置了开放式简易衣帽架。
镜头和摄影器材都妥善地收纳在卧室的置物架上。
这间公寓的卫生间巧妙地使用了玻璃隔断,实现了干湿分离,保持了空间的整洁实用性。
选择这间纳米楼,屋顶的公共天台也是一个加分项。
这里为住户提供了一片独特的户外空间,非常适合休息散步。
房屋虽小,却功能完备,充满了让人感到幸福和温暖的生活瞬间,通过自己的奋斗,在这座高压力的城市扎下了根,已经足够让人羡慕了。
未来的生活可能还会变化,或许会继续在香港深耕或许回回去,但无论如何,这段在香港纳米楼中的生活经历,都是他宝贵的回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