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8月29日-31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复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赛道、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赛道)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复赛采用现场路演方式,各赛道根据复赛项目得分情况,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每个赛道遴选30个项目晋级全国总决赛。
为了帮助参赛项目链接资金、场地、政策、产业等各类创业资源,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资源对接活动同步举行。在复赛的3天时间里,集中展示创业政策和资源、优秀参赛项目及产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资源对接会、深圳天使母基金种子基金“直通车”、广州海珠创业资源汇、广州天河•广州金控创业资源汇、广州南沙创业资源汇、广州黄埔创业资源汇等6场资源对接活动,搭建创业者和资源对接单位的沟通桥梁。
大赛专属金融产品亮相 加速优秀参赛项目在广东落地发展
湾创未来,粤聚英才。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自今年5月启航以来,全国7000多个创业项目踊跃报名。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专属金融产品正式发布。
创新创业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金融资金的精准滴灌。在资源对接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专属金融产品正式发布。据了解,本次大赛有关银行业推出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为参赛项目量身打造覆盖不同行业领域、不同成长阶段的金融产品。
随后,深圳天使母基金种子基金“直通车”走进华南理工大学,12家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优质科技项目,以及包括丹麓资本、梅花创投、启迪之星、力合创投、达泰创投、初心资本在内的投资机构代表到场。
“创业项目就像一棵小苗,我们既给它土壤也就是启动资金,但同时也给予阳光雨露等科技创新生态的闭环体系。”深圳天使母基金管理公司协同发展部总经理江智锋表示,大湾区具有非常多的发展优势,欢迎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项目到大湾区集聚。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胡超杰表示,通过创业大赛这样的平台,投资机构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创业项目,也投资了一些很前沿的项目,整体发展都很好。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资源对接会。
活动现场特设洽谈区。
南都N视频记者看到,资源对接活动不仅集中展示创业政策和资源、优秀参赛项目及产品,还整合政府、银行、创投机构、行业协会、创业孵化载体等各方资源,精准服务项目在政策、资金、场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需求,组织开展对接洽谈,帮助创业者获得创业资源,加速优秀参赛项目在广东落地发展。
“让机器人在人进不去的地方闪闪发光。”29日下午,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资源对接会(广州)项目路演现场,香港参赛项目“PolyPi:基于边缘AI的管道自主作业机器人”负责人梁志煊表示,该项目聚焦于智能基础设施维护,致力于为城市管道检测提供高效、智能、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他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自主机器人已成为执行管道检查劳动任务的高效解决方案,在市场上有很多落地场景,团队也正在寻求在广深落地的机会;通过本次大赛,项目团队如今正在与相关资源方在对接,计划在内地开设子公司承接相关业务。
参赛项目充分展现大湾区的创新活力与技术前瞻性
大批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正汇聚大湾区,共同角逐赛场荣光。
据了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赛道共有90个项目进入本次复赛,包括AI算法与技术、AI算力硬件等相关领域。这些参赛项目充分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活力与技术前瞻性。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复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赛道、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赛道)现场。
南都N视频记者观察发现,复赛项目的场景落地性强,覆盖工业、医疗、交通、能源等实体经济需求。比如,在医疗领域,“深度感知药物研发平台——以计算策略驱动的药物研发方案”“AI多模态经皮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医疗健康大数据+AI应用服务商”“华工智愈:抑郁症多模态AI动态管理大模型”等多个项目都进入复赛,开展激烈的角逐。
其中,针对抑郁症诊疗行业存在的主观量表依赖、动态监测缺失、临床支撑不足三大痛点,“华工智愈:抑郁症多模态AI动态管理大模型”项目团队研发首个覆盖筛查-诊断-干预-预后全周期的抑郁症AI动态管理大模型。项目已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微信小程序等平台开展试点应用,有效缓解我国2.9万精神科医生缺口问题,市场前景广阔,商业潜力超亿元。
参赛项目普遍技术含量高、商业潜力大,许多团队已注册企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员中不乏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呈现高学历、高技术、高成长的鲜明特征。比如,“Hopcopter跳跃机”项目团队由国际顶尖学者与跨领域人才组成,包括哈佛博士、现任多伦多大学副教授的首席科学家,团队全员毕业于QS百强或985高校。
多个项目聚焦精深加工与品牌化 注重区域特色与助农实践
“好种子、好技术不等于好销路”“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在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赛道复赛现场,参赛项目团队纷纷展示创新融合与产业升级的项目亮点。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复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赛道、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赛道)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你这个产品是面向客户,还是科研领域?”“AI制药本身是一个比较庞大的领域,你们团队最擅长的是什么?”“你们项目的优势在哪里?”……在复赛现场,评委非常关心技术或产品的原创性、创新性、引领性、先进性,管理、经营和服务模式的独特性、运营可持续性和竞争优势,以及项目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入围复赛的项目,展现出乡村振兴与社会效益凸显的鲜明特点。多个项目聚焦精深加工与品牌化,如梅州盐焗食品非遗创新、沙棘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灯芯草精深加工等。同时,许多参赛项目注重区域特色与助农实践,如清远鸡全链振兴、火姜产业的粤桂协作、湛江东风螺养殖等,通过电商、文旅融合带动农户增收。
整体来看,食品科技与现代农业赛道项目以“科技赋能+模式创新”为核心,既推动农业现代化与食品安全升级,又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反映了大湾区在食品与农业领域的多元化探索和务实落地能力。
据主办方介绍,180个项目在进行为期三天的比拼后,两大赛道将分别决出30个决赛名额。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孙小鹏 程安
视频:南都N视频记者 蔡文茵 罗雪纯
图片:主办方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