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夫里,尾椎有定海针的雅称。
在丹道中,尾闾有登仙道的美誉。
身中无尾,心中有尾,无尾如何胜有尾?咱们来看,古法八段锦锻炼尾闾的关窍。
一、尾闾尾椎
尾闾,对医家来说是穴位,对养生家而言是关窍。
围绕脊椎末端,骶骨尾椎的一块区域,在医武佛道各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河前面写过,尾闾对养生修道的重要性,相当于人体的核动力源。
武术家多以尾椎为重,练到尾椎弹抖,就像动物受到惊吓,身体的潜能就会爆发出来。
二、古法8段锦
尾闾的松垂扣转,光靠意念锻炼,是远远不够的。
怎么个练法?咱们看古法八段锦的精华。
双手托天理三焦,尾闾就要有翻动的感觉,这就是武术中的翻尾闾。
通过翻动,尾椎会由紧转松,松中带劲,产生脊柱的涌动,劲力像波浪一样,从下肢传到上肢,通过双手发出,就形成虎扑,通过双手收回,就调理三焦。
三、定海神针
尾闾位于人体正中的垂点,承接骨盆与脊柱,从垂定,到翻动,实现了尾闾的松活弹抖。
此时,双手的力量,不是简单的上肢肌肉,而是双足给大地,大地反弹双足的力量,形成翻浪劲,成倍放大了虎扑的效果,形成排山倒海的澎湃力量。
大河在线下,让大家找棵树对练,待功夫上身,一招定乾坤。
四、虎尾8字
尾闾的锻炼,贯穿古法八段锦动作的全部。
篇幅所限,咱们就最挑有特色的“摇头摆尾去心火”。
许多人只练了摇头,没有练到摆尾,何况有些人摇头都是错的。
古法八段锦中,摆尾是通过双腿的蹬踏,带动尾椎的八字运动,形成虎尾的甩动。
虎尾8字的微动,协同了上身的双翅,和下身的蹬踏,遥相呼应,周身的气血就发动了。
五、活的尾椎
骶骨和尾骨,布满神经丛,内藏髓液,直通脑部。
大河以前写过龟与鹤,皆是尾部具有灵性的动物,尊为仙界的神兽。
龟鹤都是仙界的神兽,在自然界里,最接地气的,当属蛤蚧。
蛤蚧是大壁虎,能自动断尾重生,故尾部药性最足,入药心肺肾方面,都有奇效。
古法八段锦,练就活的尾椎,解决心肺肾的问题,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六、提肛扣闾
你以为完了?还早来!
这才说了引体令柔,还没说导气令和呢。
大河在前文讲过,在古法八段锦中,通过嘶字诀封闭鬼门关,同时进行引体令柔的导引。
提肛扣闾,内气从海底引导至尾闾,再沿督脉上升,直通三关。
此时,你再品“尾闾中正神灌顶,满身清利顶头悬”,是不是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七、铁粉专享
养生家讲:“无尾胜有尾”,道德经说:“无为胜有为”。
以前老师傅教拳,文化不高,却能切中肯綮,靠的是炉火纯青的经验。
大河是过来人,知道初学者的难处,理论说得再多,不如真传一句话。
文末,再将老师傅当年的点拨,送给常活跃常沟通的粉丝。还是老地方,发送“尾闾”两个字,系统自动推送。只赠铁粉,非诚勿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