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证明,无人机蜂群战术将会是各国军队的心头大患。它成本低、灵活性高、攻击还极具突然性,让传统防空系统头疼不已。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的FK-3000近程防空系统,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解法,也因此吸引了众多目光,尤其是美国媒体的高度关注。
近日,美国《战区》网站特意用大篇幅文章来分析FK-3000,夸赞FK-3000的设计理念精准地切中了反蜂群无人机的核心需求,是未来近程防空系统的标杆之作。
FK-3000最早是在2022年第十四届珠海航展上露面,一开始它主要是面向外贸,以满足中东、非洲等地区客户对低空防御的急切需求。今年有消息称它已经实现外贸转内销,成了中国军队的自有装备。这说明它的性能经住了考验,而且正好填补了中国军队在反无人机领域的一块短板。
用昂贵的防空导弹打击低成本无人机,成本效益极低,可若使用普通的防空火力,又很难应对无人机蜂群的饱和攻击,效率很低。而FK-3000从设计理念到硬件配置、火力布局,都是围绕着反无人机蜂群作战而展开。
FK-3000的核心作战单元,采用了一种很有创意的有人主战车和无人僚车的组合模式,主战车集成了火控雷达、相控阵搜索雷达与光电传感器这三大核心设备,搭建起了一套强大的探测与火控体系。
相控阵雷达是主战车的千里眼,具备360度无死角扫描能力,能够快速捕捉到无人机群的踪迹。即使面对无人机群不规则的机动方式,相控阵雷达也能凭借其快速的扫描和跟踪能力,迅速锁定目标,为后续的拦截作战提供准确的目标信息。
光电传感器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亦或是在雾霾、沙尘等恶劣天气条件下,都能确保主战车的系统保持稳定的作战能力,不被外界环境因素所干扰,持续为作战提供目标探测和跟踪支持 。
它的相控阵雷达和火控系统在面对无人机蜂群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多个无人机目标进行识别、跟踪和分类,然后根据威胁程度自动分配火力,把无人机蜂群的群攻变成逐个击破,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和拦截成功率。
同时,FK-3000的旋转炮塔两侧各有6具发射箱,标准配置下可搭载48枚微型导弹。要是根据作战需求,把6具发射箱内的中程导弹换成四联装发射管,那单车携带的小型拦截弹数量就能达到96枚。这些导弹的射程在5至10公里,专门对付低空、慢速的无人机目标。凭借着大载弹量,FK-3000能持续地进行拦截作战,对多波次的无人机蜂群饱和攻击有很强的应对能力。
与此同时,它还集成了一门30毫米速射炮,速射炮的射速很快,能在近距离对突破导弹防御网的无人机进行补射,让低空目标很难有突防的机会。
当无人机蜂群来袭时,FK-3000先发射中程导弹,把距离远、威胁大的无人机打掉,削弱蜂群的攻击力量。然后用小型拦截弹对距离近的无人机进行密集射击,进一步打散蜂群。若还有无人机突破了导弹防御,那速射炮就会出马,用密集的弹幕将无人机拦截。这种远中近三层拦截架构,完美地解决了传统防空系统面对无人机蜂群时的难题。
此外,FK-3000采用低成本拦截弹应对低成本无人机的策略,整体设计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采用成熟技术和部件,模块化设计也便于维护和升级,性价比超高。
FK-3000的有人和无人协同作战模式,也是一大创新。每套系统能带着两辆小型无人防空车,每辆无人车携带24枚小尺寸拦截弹。
作战的时候,无人车能在主车的指挥下,主动去危险区域拦截来袭的无人机蜂群,这样既增加了拦截纵深,又减少了主车暴露在敌方火力下的风险。无人车和主车相互配合,火力互补,能更好地拦截无人机蜂群。
以前,解放军近程防空主要靠红旗-17、道尔-M1等系统,这些装备打固定翼飞机、巡航导弹等高速目标还行,可对付无人机群就力不从心。FK-3000的出现,就把经济型反无人机蜂群这块空白给填补上了,成了解放军低空防御体系的重要部分。
FK-3000能很好地保护指挥中心、机场、港口等重要区域,抵挡大规模无人机的饱和攻击。它还能和红旗系列中远程防空系统形成高低搭配,让敌方无人机无处可逃。
FK-3000近程防空系统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先进的硬件配置和显著的作战优势,在美国媒体那里得到高度评价,也说明它在国际军事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
随着FK-3000列装中国解放军,未来会在保卫中国领空安全、应对无人机威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会为全球反无人机装备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