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豪原名张子强,一九五五年四月出生于广西玉林,早年家庭贫困,一九五九年随父母偷渡至香港定居。父母在油麻地开设凉茶铺维生,那里环境复杂,充斥各种社会底层人物。
张世豪从小接触不良群体,一九六七年十二岁时因偷窃首次进入警局,一九七一年十六岁卷入抢劫案而入狱。
此后他逐步深陷犯罪道路,成年后组建团伙,专注于抢劫珠宝店和货车,多次被捕却因香港司法宽松而屡屡脱身。到一九八零年代末,他已控制一个跨区域犯罪网络,成员数十人,积累非法财富却仍不满足。
一九九零年代初,张世豪的犯罪规模扩大。一九九一年二月,他团伙抢劫香港机场附近劳力士手表代理商货物,价值两千五百万元港币。同年七月十二日,他们拦截启德机场装甲运钞车,劫得一亿七千万元港币现钞。
张世豪被捕后上诉成功,一九九五年六月获释,此案中他妻子罗艳芳提供协助,港英当局甚至赔偿他部分损失。这次经历让他更加嚣张,转向绑架富豪作为主要手段。
一九九五年底,张世豪结识叶继欢,两人合作增强实力。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三日,他们绑架香港首富李嘉诚长子李泽钜,索要赎金二十亿元港币,最终获得十亿三千八百万元港币,张世豪分得四亿三千八百万元。
这起案件震动了香港社会,李嘉诚虽支付赎金但未公开报警,却在事后加强家族安保。张世豪以此案成名,自称“大富豪”,其犯罪所得一度录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尝到巨额利益后,张世豪继续行动。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团伙绑架香港第二富豪郭炳湘,勒索六亿元港币,张世豪独得三亿元。郭炳湘获释后身心受损,需长时间治疗。
同年十月,张世豪策划绑架澳门富豪何鸿燊,但计划暴露未能实施。这些案件让香港富豪圈陷入恐慌,警方加大通缉力度,张世豪成为首要目标。
香港回归后,中国内地加强与香港合作打击跨境犯罪。李嘉诚作为知名企业家,一九九七年起加大内地投资力度,尤其在广州投放巨额资金,涉及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总规模达数十亿元港币。
这些投资促进经济交流,也吸引不少香港人士前往内地,包括潜逃的张世豪。他视内地为避难地,一九九七年底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八百公斤烈性炸药和两千枚雷管,意图在香港制造更大事件,如轰炸赤柱监狱营救叶继欢。
一九九八年一月十五日,张世豪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接应从泰国返回的同伙胡济舒,两人计划运输炸药回港。但警方已掌握情报,一月二十五日在江门外海大桥检查站设卡拦截,发现车内炸药包裹。
张世豪和胡济舒当场被捕,随后警方追捕其团伙,逮捕三十二名成员。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迅速介入,七月二十二日批准逮捕张世豪等四十三人。
审判过程体现内地司法高效严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二日,一审宣判张世豪非法买卖爆炸物罪判死刑,绑架罪和走私武器罪判无期徒刑,没收财产六亿六千二百一十万元人民币。
张世豪不服上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十二月五日维持原判,当日执行枪决,张世豪与其他四名主犯一同伏法,终年四十三岁。
张世豪落网与李嘉诚的广州投资间接相关。李嘉诚在绑架案后,向有关方面反映了张世豪的威胁,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利用卧底接近其团伙,诱导购买炸药并监控运输。
这笔投资虽以经济合作为主,却在客观上推动情报共享,促使张世豪入内地落网。香港无死刑制度,让张世豪长期逍遥法外,但内地法律严惩重罪,彻底终结其犯罪生涯。
张世豪死后,其妻罗艳芳变卖香港房产,携带约二十亿元赃款带两子移居泰国,后转往美国低调生活。大儿子如今在餐厅担任厨师,小儿子在加拿大求学。家族虽避开风头,但赃款来源始终备受关注。
此案震慑跨境犯罪势力,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日益紧密。一九九八年案发后,类似绑架事件锐减,富豪安全感提升。张世豪的故事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如二零零二年电视剧《插翅难逃》、二零一六年电影《树大招风》、二零一九年《追龙2》,这些作品强调犯罪必惩,警示社会。
贫困的环境和香港司法宽松助长了张世豪的恶行。他从街头小偷演变为“世纪贼王”,累积赃款数十亿元,却最终在内地伏法。这体现了中国法律的公正与威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李嘉诚投资广州,不仅带动发展,还在无意中贡献于打击犯罪,彰显企业家责任。
张世豪案揭示犯罪无处遁形,中国司法体系在回归后发挥关键作用。香港无死刑让罪犯钻空子,但内地严法弥补空白。李嘉诚巨额投资广州,规模超数十亿元,推动城市建设,同时诱使张世豪现身落网。这起事件成为中港合作典范,至今影响深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