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通州区的写字楼与社区之间,一家牛约堡门店的玻璃窗上"汉堡1+1+1"的套餐海报总是格外醒目。每天中午12点,京东总部、小米工厂的职员们排起的队伍,成了这片商圈格外热闹的风景。而这家店的掌舵人,是位出生于1995年的河南小伙——赵老板,从对餐饮一窍不通的销售,到如今日销八九千的牛约堡门店店长,他用三年时间,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路,还盘算着把这份事业拓向更广阔的天地。
![]()
偶然入行:销售基因里的餐饮直觉
"以前跑销售时,从没想过自己会守着一家汉堡店过安稳日子。"赵老板与牛约堡的缘分,始于家人的牵线。2020年,他的弟弟在牛约堡一家加盟店做店员,恰逢店主因家事转让店铺。弟弟觉得品牌的产品和运营都靠谱,便拉着对餐饮“零经验”的哥哥一起接手。
![]()
让赵老板敢迈出这一步的,是牛约堡的“全托管”加盟扶持模式。“这也成为了他最大的底气:从门店选址的商圈分析,到装修的标准化设计,再到线上外卖的托管运营,甚至连出餐流程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现成的模板可遵循。
2022年,他正式接下了那家位于通州次渠的档口店,彼时的门店还是纯外卖模式,日均营收四五千,利润微薄。但他骨子里的销售敏感让他嗅到了机会:"附近全是写字楼和工厂,年轻人多,为什么不做堂食?"在总部支持下,他仅用40天便完成了从档口店到社区堂食店的转型,新门店就开在两个小区门口,既贴近居民,又辐射周边京东、小米等企业。
经营密码:把销售思维搬进汉堡店
转型后的门店,很快被赵老板注入了"销售基因"。他最擅长的,是把对客户的洞察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意:
![]()
抓准人群做产品——"职员中午午休时间一般只有1小时,他们要的是快、饱、性价比。"基于这个判断,他力推"汉堡+小食+饮品"的1+1+1单人套餐,定价亲民又管饱,成了门店名副其实的爆单王,单日营收稳定在8000-9000元左右。
用"社区感"锁客——作为社区店,赵老板的秘诀是"把客人处成邻居"。新员工入职,他必定手把手带教三天,从日常问候、出餐标准到客诉处理,力求面面周到,在顾客心中留下亲切又靠谱的印象。有位大爷连续十多天来买奥尔良鸡腿堡,他主动搭话才知道是给孙子带的,后来每次大爷来,他都陪着大爷唠嗑,这透着烟火气的熟络维系了门店不少老客。
借团餐拓渠道——瞅准周边京东总部、小米工厂扎堆的特点,赵老板的门店成了不少企业20-50人小型团餐的“固定供应点”,团餐单量虽不算大,却做得用心,这份实在慢慢攒出口碑让回头客渐多,牛约堡的名字也在周边企业圈里悄悄传开。
![]()
靠着这一套组合拳,赵老板接手门店后仅用一年就收回了包括转让费在内的全部成本。如今,他的爱人负责日常管理,他则腾出精力琢磨扩张,"北京市场卷,我就把这套模式复制到三四线城市去。"
未来规划:从单店到三四线区域拓展
"今年的目标是多开几家分店。"赵老板的扩张计划很清晰:先在北京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布局,避开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对于那些想加盟牛约堡的年轻人,赵老板表示:"别担心没经验,我一个销售能做成,你们也能。关键是选对品牌——成本低、开店快、回本稳,还有人一路扶着你,这就够了。"
随着计划中的分店落地,这份与牛约堡同行的创业路还在继续向前延伸,而这位95后老板的创业版图,显然才刚刚开始铺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