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凌晨,两艘菲律宾海警大型巡逻舰带着一串小船,从巴拉望岛码头一路向西北压过去,目标很清楚——仁爱礁。菲媒自己都承认,是去给那艘“马德雷山”号破船补给、顺便换人。
这艘船的来历不必多说,1999年故意坐滩,靠着一身铁锈在那儿赖了二十多年,成了菲国内政客嘴里的“前哨”。
同一时间,中国方面的海上力量已经在位,南拖185号拖轮抵近海域,周边还有多艘执法与警戒力量布位。风浪不大,海面很平,但这一夜的空气是紧的,像拉满的弓弦。
菲律宾的舆论圈先乱起来,电视台、网媒齐刷刷问一句:中方是不是要把“马德雷山号”拖走?紧接着小马科斯政府“破防”,海军发言人站出来抛了两条所谓“红线”:
第一,不许中国拆、拖、毁这艘船;
第二,一旦有菲律宾军警人员在现场出现伤亡,就要触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这话摆上台,威胁味十足,可问题也一目了然——没有实力的红线,说穿了就是喊话自我壮胆。连美国自己都不敢在南海给中国画线,菲律宾拿什么当底气?
为什么说这两条话经不起推敲?先看那条破船。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的一部分,这点历史地理摆在那里。菲律宾当年玩“坐滩”,就是想化非法为既成事实。可既成事实从来不是合法性,反而是靠违章搭建硬赖出来的尴尬。
过去几年里,菲方多次借补给之名,往船上倒钢材、水泥,想把破船“修修补补又三年”,把一艘报废军舰硬生生往“固定哨所”上靠。
中方的态度其实一直很克制——人道补给不拦,升级加固不行。你要是端着工具、抱着材料往船里塞,抱歉,不让过;你要是带点水和面包救急,不至于连口气都不让喘。
菲方偏偏不肯守规矩,补给船频率越跑越勤,动作越搞越大,外加几次故意碰撞、上演对峙,指望拍几段视频回去当“受害者证据”,国内政治加分,国际舆论加戏。
再说中方这次把拖轮开到现场,信号已经很明白——我们有能力,也有权利,把这个非法障碍清理掉。拖不拖,不在菲律宾的嗓门,而在事态是否被你持续挑衅逼到那一步。靠几条海警船就想阻挡拖走?这不是海上大片,是现实世界。
菲方知道硬碰硬没胜算,所以赶紧把第二条红线拉出来,把美国拖下水,念叨“人员死亡就触发条约”。
听起来吓人,但细看条约文本,关键在“武装攻击”四个字。执法阻拦、排除障碍,不等于发动战争;有人蓄意冲线、暴力对抗,出了意外伤情,也不自动变成“武装攻击”。
不然全世界再也没有海上执法可言,谁先往胸口一拍喊“我受伤了”,谁就获得军事援助,那国际法就别过了。
美国人不糊涂。印太战略的算盘很清楚:存在、牵制、维持话语权,但避免与解放军正面硬杠。
2016年那场所谓“仲裁案”闹得最凶时,美军都没动手,如今解放军海空力量的体量和反介入能力又上了两个台阶,华盛顿更不会把南海赌桌掀翻。
菲律宾当然明白这点,所以才更需要“演”给美国看——一边加戏,一边喊口号,哪怕拉不来出手,也得拉来几句声援。然而,一纸声明撑不起海上的现实。
过去这两年,美舰在周边兜圈子,看得很勤,动得很少。你让它给菲律宾前压,堵住中国执法船?代价怎么算?风险谁扛?政治账能不能过?答卷早就写好了。
回到现场。8月26日这一拨强闯,节奏很急,菲方是真的焦虑。因为补给线被卡得越来越细,船上耗材濒临极限,再拖下去,驻守人员自己也知道撑不住。
于是必须在短期内多跑几趟,把水、电、油、钢材都往里塞,最好再把船体加固成个半永久结构。
问题来了,你想把非法占据变成“事实控制”,中国不可能睁眼闭眼。
拖轮到位,就是告诉你:别再试底线。
真要一条道走到黑,拖出去也不是不可能。你说“不许拖”?那不是你说了算。你说“有人伤亡就触发条约”?先问问美国愿不愿意把“执法过程中的意外”定义成“武装攻击”。
法律上扯不过去,政治上也划不着。
也许有人要问:那菲律宾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往前冲?
因为这背后不只是海上的一条礁,更是马尼拉政坛的那点“立场资本”。
每逢国内压力上来,最容易拿出来的,是“强硬对华”的标签;
每当需要换取更多援助、更高门槛的安全承诺,最有效的筹码,是制造“紧急局势”。
于是你能看到同样的戏码不断重演:宣布航行、发通稿、拍视频、冲镜头,嘴里离不开“国际法”“航行自由”,手里拿着钢板、焊枪往破船里塞。
把受害者和挑衅者的角色来回切换,指望外界替自己买单。
中国这一边,打法其实干净利落:首先明确主权,再靠程序和事实去“消耗”对方的非法企图——你要补人道物资,给你过;你要建、要固、要强占,挡你;你要冲线、要碰瓷,拍给世界看你在干嘛。
一来二去,时间并不站在菲律宾那边。
海上的铁定律就是补给与维护成本,谁在非法状态下维持,谁就越拖越吃力。
等到真撑不住,撤人还是撤船,总得选一个。到那一天,吼出来的“红线”,也许连回音都听不见。
很多年后回看这两天的海上拉扯,最有意思的可能不是谁的声量大,而是谁在用行动改变局面。菲律宾把自己当成棋手,可一张口就暴露了棋子的焦虑:既要冒险,又要别人替你冒险;既要制造风险,又要别人替你兜底。
问题是,大国不会被你牵着鼻子走。美国要算全球账,中国要算主权账,只有马尼拉在算政坛的小账。小账算得再花哨,海图不会随你改,礁石也不会挪地方。
说到底,仁爱礁不会因为几个喊话就换主人,破船也不会因为几次补给就洗白身份。想在南海长久立住脚,靠的不是碰瓷式的“存在感”,而是尊重现实、回到谈判桌。
海上的风今天很平,可情势不平。
把闹剧演给谁看都行,别把它当成剧本。海水涨落,潮线在那里,来得再勤的补给船,也只能在潮线之外打转。
红线不在话里,红线在事实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