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网友到底开了什么玩笑?能让一个铁杆汉奸破那么大防?
谴责中国网民玩网梗、发表情包“侮辱”日本天皇,日本政府都没吱声,润日汉奸却气坏了,居然有脸要求中方“严肃处理”,真是给我都看乐了。
为什么偏偏是裕仁?
要知道他就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坐在权力顶端的国家元首。
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他的名字和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是分不开的。许多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认为裕仁就是一个逃脱了历史惩罚的甲级战犯,他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却最终得以善终。
所以,当他的形象被做成表情包时,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民间自发的情绪宣泄,这是一种用当代网络语言进行的、一场迟到了近八十年的“民间审判”。官方的外交辞令或许需要克制和谨慎,但民间的记忆却鲜活而滚烫。
这些表情包的流行,还与中国网络上一种独特的“抽象文化”紧密相连,这种文化的核心就是解构权威、消解严肃。当裕仁的形象与网络名人孙笑川的梗结合在一起,历史的沉重就被转化为一种带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流行符号。
![]()
这种方式,比任何官方的严正声明都更具传播力,也更能穿透人心。它用一种戏谑的方式,不断提醒人们那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以及那个从未被追责的人。
有人打了个非常精妙的比方:日本政府因为裕仁表情包而抗议,就好比德国政府突然跳出来,抗议别国人民“侮辱”了希特勒。这听起来是不是荒谬绝伦?
![]()
这种荒谬感的根源,恰恰在于两国对战争历史截然不同的态度。德国对纳粹历史进行了彻底而深刻的清算,将其视为整个民族的耻辱。而日本,却始终在历史问题上含糊其辞,甚至试图美化那段侵略历史。
正是这种战后反思的严重缺位,才让中国民众自发的纪念和“审判”显得如此必要和正当。当官方渠道无法完全承载民众对历史正义的诉求时,互联网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开辟的另一个战场。
![]()
这些表情包,就是他们投向那段被刻意模糊的历史的“数字石子”,虽然微小,却能激起层层涟漪。它代表了一种声音:历史的账,总要有人来算,即便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
![]()
在这场风波中,有一个人的反应尤其激烈,甚至比许多日本人还要激动。
更是要求中国严惩制作“调侃裕仁天皇”视频的网民,称其“大逆不道”。讽刺的是,这位原名石平的政客曾是中国人,他1962年生于四川成都,1980年以省前20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靠村民资助完成学业。
![]()
1988年,他凭借“报效祖国”的承诺获得公派留学资格,赴日本神户大学深造,却因迷恋日本繁华和一名日本女性,拒绝回国并闭门不见劝返的导师与父亲,彻底背弃诺言。
如今的石平,已经是日本参议院的一员,与日本的右翼势力走得非常近。在这次的表情包事件中,他自然是冲在了最前面,在右翼喉舌媒体《产经新闻》上大书特书,用最激烈的言辞谴责中国网民。
![]()
他抛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论点,声称这种网络趋势极其危险,可能会让中国人对日本的情绪,从单纯的追究战争责任,直接升级为对日本“国本”的彻底否定。这个“国本”,指的自然就是以天皇为核心的日本国家体制。
为此,他声嘶力竭地呼吁日本政府,必须立刻向中国提出严正交涉,要求中方“严厉处理”这些在他看来大逆不道的网络言论。他表现出的那种急切和愤怒,仿佛被侮辱的是他自家的祖宗。
![]()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或许可以被称为“皈依者狂热”。为了证明自己对新身份的绝对忠诚,他必须表现得比原生群体更加极端和激进。
他的过往言行,也完美印证了这一点,他曾公开站出来,言之凿凿地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完全无视那些铁一般的历史证据。他还旗帜鲜明地支持日本政要去参拜那个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
更令人齿冷的是,2008年,当他的故乡四川遭遇汶川大地震的重创时,这位“前四川人”竟然公开主张,日本完全没有必要向中国提供任何援助。
多年来,他常年活跃在日本媒体上,贩卖各种版本的“中国崩溃论”。他最擅长的伎带,就是利用自己曾经是中国人的背景,摆出一副“我比你们更了解中国”的姿态,来包装他那些充满偏见和恶意的反华观点。
![]()
讽刺的是,即便他如此卖力地表演,用近乎自残的方式来切割自己的过去,他在日本社会得到的回报也并非是完全的接纳和信任。
在一些日本人眼中,他那张黄皮肤黑眼睛的面孔,永远都是一个无法抹去的标签。甚至有人私下里怀疑,他如此极端地反华,是不是一种伪装,其真实身份其实是潜伏的“中国间谍”。
![]()
裕仁表情包事件一经发酵,就迅速超越了文化冲突的范畴,被熟练地整合进了中日之间早已存在的地缘政治博弈框架之中。
日本官方要求中方“采取措施”处理网络言论,这番话的潜台词其实非常丰富。这不仅仅是对表情包本身的不满,更深层的目的,是想借此机会向中国施压,测试一下中方对于网络舆论的管控能力和处理意愿。
![]()
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中国为了“中日友好大局”而出面压制本国民众的声音。这是一种典型的外交伎俩,试图将一个民间自发的文化现象,强行提升到政府间需要交涉的政治层面。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此事的报道,特意点出了一个未来的时间点:今年的8月27日。并且,整个讨论的背景,都与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紧密相关。
裕仁表情包事件既是历史遗留问题在当代社会发出的沉重回响,也是两国国民心态与身份认同的一次现实投射,更是数字时代下一种新型政治冲突的生动缩影。
这场风波,撕开了一道看似已经愈合,实则从未真正结痂的历史伤口。它揭示了一个根本性的难题:当历史的创伤没有被正视和疗愈,当一方还在试图否认和遗忘时,任何一个文化符号,哪怕是一张小小的表情包,都有可能成为再次撕裂这道伤口的利刃。
![]()
在官方的外交辞令和政治博弈之外,那股汹涌澎湃的民间记忆与情感能量,该如何被妥善处理?这恐怕是中日两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必须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
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答,那么类似的“表情包战争”,只不过是换个形式,在未来的某一天,再度上演罢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