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对话吴声:时代汹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态位

0
分享至


©商业与生活 文|朱晓培

校对|大道格

吴声2025年度演讲已经过去20多天了,如何写这篇稿子,我也想了20多天。

如果单纯写吴声演讲的内容,他9年来的变化,都有可说可点之处。但是,当行业媒体从各个角度都解读过后,再写,就有些难了。

用吴声的逻辑,就是,叙事要有框架,有storyline(主线),而且还要新鲜。前几天,有一位美国的创业者朋友,跟他说,他的演讲破圈了,在洛杉矶的创业者圈里,都有人在看,觉得讲的内容挺新鲜的。现在视频播客这么火热,为什么不像其他人一样,天天出来讲讲。吴声说,那不就不新鲜了吗。

每做一场年度演讲,吴声都会先定一个主题,确立一个框架体系。然后,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主题和框架展开。为了这个框架,他可以放弃自己熟悉的领域,也可以放弃一些赞助商。比如今年,他就没有过多用自己熟悉的时尚和零售作为案例。

他希望,在有限的演讲时间,能够帮助听众获得一个完整的解释框架,建立商业认知的模型。这可能和他出身有关。吴声最开始就是一个业务型的专家角色,站在幕后,为公司和组织提供方法指导。

在创办场景实验室之前,吴声的履历就已经很精彩。他策划了现象级的“凡客体”,与罗振宇一起发起了罗辑思维。但他的职业运气,似乎总差了那么一点。他在凡客最火的时候,选择离开加入京东,却又在京东上市前辞职。

也许就是这些原因,他开始做年度演讲的第一年,我第一次见他,当时能明显感受到,他身上有一种焦虑——一种迫切地想被外界理解,被认可的焦虑。

年度演讲做到第9年。吴声身上的焦虑早已消失了。他自己也说,不像以前那么在意外界的评价了。

这9年,作为一个商业观察者,他付出了很大的心力,调研和预测都很难。他不断给各种创业者提供咨询,每天都要见几拨人,有付费的大企业,也有免费的小公司,几乎来者不拒,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他试图通过演讲,给创业者以信心。这从最近5年的演讲主题也可以看出来——向极致去,心流不息,风再起时,成为自己,刹那涌现。这些主题,明亮,充满正能量。

他预判过很多趋势,比如,2015年就看好短视频和直播,2020年提出场景订阅是订阅制的回归,2024年又说AI的尽头是新能源与技术共振同频。

这些预测,有一些被验证了,但有一些让人“看不懂”。谢璞就说自己看吴声的年度演讲,总觉得自己太浅薄,没有学识,也不懂商业,更不懂传播,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会归纳总结,不会抽象想象。当然这是反讽。

我想,我也很难用一个框架和一个storyline来写好吴声和他的年度演讲。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听他说什么。孔子说过,听其言而信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因此,还是来看看我们和他的对话。

以下是《商业与生活》与吴声的对话,我们聊到了他如何准备一场演讲,他自己的变化,他怎么看待当下的中国商业,他为什么能够把很多拗口的词说得飞快。

01

做演讲

我不过关是不行的

《商业与生活》:办到第9年,是觉得越办越顺手,还是越办越难?

吴声每年,演讲之前,我都特别的焦虑,会腹泻、会溃疡、会失眠,会嗓子疼,很多的症状,好多次都感觉就是已经办不下去了。

主要是,我不过关是不行的。一定要在我的逻辑里面,在我的话语体系里面,在我的storyline里面,如果它(案例)不能够在这里面,对于我来讲是,它是不过关的。

可能很多人难以想象,我们同事跟一些客户有对接,对方问吴老师会怎么讲他们?我们同事都不知道。虽然,我们也有彩排,但我每讲一次,同事们也说,讲得挺好的了,就这样吧,但我下一次就又变掉了。我只能做到一种模糊的正确,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把叙事的逻辑,把故事线表达出来。

《商业与生活》把叙事逻辑表达出来,是你过关的标准吗?

吴声我的标准,就是在于我能讲出来。我是不会背的,我要去理解这个东西,如果找不到那个点,在我这儿,就是不过关的。

比如,有一次有页ppt,我在那大概看了十几分钟,要找到那个点。同事们在我旁边讲了很多东西。你要说他们讲的错吗?也没错。但是,我自己觉得,我讲不出来。讲出来,并不代表那个文字是准确的,而我要找到那种感觉。

你看这些都是我今年闭关期间翻完的各种书(吴声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就是我的“线”,而且商业的书是很少的,反而都是些文学书。

《商业与生活》:我也发现,你演讲都是一口气,不分上下场。

吴声我对自己的要求,看上去是一个很基础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对任何人来讲,可能都是意外的。就是我不能够断断续续,不能够停顿。我希望是即兴表达,一口气,三个多小时,串场的50几秒钟,只够喝口水而已,是来不及有任何的补救调整或者什么的。所以,现场很多完全不是计划之内的。这次现场开盲盒就不是设计的,是在台上的现场发挥。很多人说,应该就这样去设计,是事实我们并没有这样设计,这叫作答案在现场

所以,我们争议比较多,被表扬,也被诟病。但是,只要自己过了这一关,我觉得就可以了。


《商业与生活》:你是很用心地在对待年度演讲。

吴声其实,我们今年在整个文本和内容上,是有很多的用心,做了很多的设计。我们内部把年度演讲称之为iPhone系列。并不是说它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而是,把它看成一代一代的产品。我们要以完美的心态去做一个完成度很高,但是肯定永远有缺陷的产品。

场景实验室并不是2C的,但我们比很多2C的发布会,在细节上更为重视。作为一个小微公司来讲,我们办会的投入,是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企业,并不是钱的问题,是在于你怎么定义自己是产品经理,又怎么定义产品和作品结合的成立。

02

变化

不像以前那么在意外部的评价了

《商业与生活》:年度演讲到第九年,有压力大到感觉办不下去的时候吗?

吴声在2020年吧,我觉得那次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疫情开始后,园区的所有活动都取消了,差不多几十场。我们真的是奋力争取,各种途径。后来被提了很多要求,比如每个嘉宾跟嘉宾之间间隔一米安全距离。我们的一个挑战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怎样让人觉得它不仅不是一个被动的、坏的事情,而是一个更加主动的、更有创造力的事情。

我们就考虑了一个创意,每个间隔的茶几上,都放了不同的绿植,上面摘取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鼓励观众都带走。后来,我就收到很多的微信,包括很多的投资家,很多企业家,说他们都很感动。因为在那个时间点里,不确定性还是蛮强的,心气容易受外部的影响,所以现场大家就特别受鼓舞,就说你还能这样坚持来做一件事情。

《商业与生活》:今天,你的心态跟做第一场演讲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吴声我跟原来的差别就是在于,以前我还是蛮在意外部的评价,现在不是说都不在意,但,我更在意自己的评价,就是自己这一关能不能过。

《商业与生活》:那你觉得还能讲下去吗?罗振宇当时发大愿要讲20年,你还能再继续讲10年吗?

吴声我很难说,但我可能还会做,不过一定会有一些新的模式,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什么变化,我现在不知道。

就是,它(继续讲下去)一定不是我自己的执拗和所谓的坚持。跟时代共振,这个话可能有点大,但一定是市场的需要,受众的需要,用户的需要,甚至客户的需求,一定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更好的方式。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自己肯定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管是作为演讲人,还是作为主理人或者一个产品经理。但是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怎么大家更加容易接受,我也没办法预设。

《商业与生活》:每年都要提一个新概念,我觉得这件事情确实很难。

吴声每年都是一个新体系、新概念、新架构、新方法论的组合。所以它从技术操作层面,已经表现得就是越来越难了,这是个事实。

《商业与生活》:去年大家都不讲的一些原因,可能疫情期间商业的变化很小,新物种出现的很少。但是,你看这一年,AI的发展,变化依旧很快,新的趋势还是需要有人预测。你在意你预测得准不准吗?

吴声我也不是特别在意,预测得是准还是不准。但是,我有感觉,我觉得作为提醒也好,是我的一个能力,也是我可以微不足道的贡献。我看到大量的一些商业分析观察,容易被点状的现象迷惑,言不及义,我心里面是有一点着急的。

03

价值

帮助创业者建立商业认知模型

《商业与生活》:做了这么多的预测,回头看看,哪些预测是比较有意义的,至少你身边的人反映,真的帮到了公司或者个人?

吴声那应该说还是蛮多的。从2017年开始,我们对于现在的很多现象、商业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的确都比较早地注意到了。比如,短视频和直播,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看好。我们认为SaaS订阅制到企业级服务订阅制到零售订阅制,一直是方向,现在,包括GPT,都是订阅制,无非是订阅价格的差异。

包括我们认为材料会特别重要,从智能家居、智能家电,它会带来一系列的革命,因为材料带来的革命。

包括我们讲这个播客是IP基础设施,我为了研究这个,专门去小宇宙,鼓励他们,要相信你们在这个时代的价值,比你们想象的要伟大得多,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商业与生活》:做演讲会让人觉得有成就感,还是觉得自己有价值?

吴声第一是有价值,一定是有增量的价值,一定帮助到了人,一定打动了人,它才会是那一个结果。

我每年都会收到很多微信,说,讲的哪个对他特别有启发,他正在调整商业模式。就今天你来之前,有个创业者过来,他就说,听了我的演讲,就特别的受启发,但从他这个项目本身的个性化来讲,他下一步是什么,他其实也有点迷茫。

我就跟他讲,还要有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因为一般的创业者,现在首先想的是生存。从生存的角度,很容易就是能挣一点钱,就是一点钱,他不容易从一个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理解。譬如,今天下午他给我看他的项目,就显得特别的牛,特别的大。我就说,这不是一个好的生意,你需要把它更加的结构化、产品化可复制,坪效可预测,体验可设计,你要重新理解,不要这么大。

我一年365天,大量的工作其实就是帮助创始人,这是我和团队工作的常态。其实看项目的过程,本身也是很重要的学习。

《商业与生活》:你每个章节的金句引用,是怎么选择的?

吴声以我最后这一句来举例,其实我想了很多版本,可能有好几个晚上,不能叫作通宵,没有睡吧,反正都很晚很晚,我可能想到有几十条,也找了几十条。

我需要一个跟以前不一样的。很多人以为知道我的套路了,认为我喜欢的那些人他们都知道,里尔克、王尔德、本雅明、尼采等等等。

我不是说他错了,的确我是很喜欢这些作家、诗人,但是我在想,能不能就跟这个不一样一点,能够把今年主题要讲的意义,表现出来?


《商业与生活》:你想要表现什么意义?

吴声就是坐标,这四个坐标系(NOW,此刻的连接;FLOW,流畅的人机通感;HERE,超越在场的叙事;EGO,我的共识)。其实还是个意外之喜,最近看到很多文章开始在引用这个坐标系,形成叙事的逻辑了,说明它是有价值的。

《商业与生活》:为什么要强调我是此刻的连接,为什么要强调“here是超越现场的虚实

吴声其实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讲,它需要有个更高维度的认知模型。今天的很多创始人,缺少的就是相对引领的认知模型。而且因为有时候没有认知模型,它的调整策略和能力和效率,都会大受影响。

《商业与生活》:你的演讲内容好像都会被引用。你还是会在乎演讲内容会不会被引用的?

吴声我们每年都会去看演讲会不会被人大量地引用,被引用就说明的确是有价值的。

后来,我就在想,如何能够做到,就是自己能够过关的,其实就是创新,不是说我拍照率很高、传播力很强,而在于我发自内心地觉得,在这个时间点,在这个当下,他能够给人心灵的默契,能量的一种注入。就是做自己,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商业与生活》:你说现在不像过去那么在意外界的评论了,现在又说做自己很难。做自己,还是会被外界影响?

吴声:其实每个人都在被凝视,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在被凝视。我们每个人都在被规训。我今年其实有很多的设计,很多人可能未必注意,但我很在意。我后来还解释了,为什么我第一个用的本雅明,最后用的柏瑞尔·马卡姆,这两个人都是不被规训的,他们都是没有办法被简单定义的人,都是活出自我的人。

他们其实很难用世俗的幸福或者成功去定义。但是,我觉得他们都诠释了什么叫作优雅。今天,大家对吃相难看都很容忍,觉得不要脸是正常的,我们应该包容。但是,可不可以更优雅一些,更加从容一些。这就是本雅明,这就是马卡姆。

下场的时候,我就说,原来准备选的是朴树在1999年的一首歌。后来,我想,当我在讲这个词是旧的,意义才是新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有一首歌叫《跟着感觉走》,是苏芮的原唱。你看它还是《跟着感觉走》,但张震岳的演绎已经完全变了。

04

方法论

去看,去用,去问

《商业与生活》:你为什么总是能特别敏锐地注意到一些新的事物,是有什么方法论吗?

吴声就是要最早地去看,去用,去请教。看到什么新东西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我就去问问。

如果你始终有以人为中心的持续认知的能力,不钝感、不退化,相信年轻,你就一定可以。

比如我出差,但凡有一点条件,有一丝可能性,我都不会约在酒店的大堂、餐厅,我都要去外面看他们的城市更新。去看当地的零售,看当地的业态,看这个城市最火的那些商业的变化,美术馆,shopping mall,本地的超市,这都是我必修的功课。

我知道很多人是不愿意这么做的。第一,他觉得很累,干什么都是抱有目的性的。我抱有目的,但我并不以此为苦,我以此为乐,我喜欢。但他们都知道,我就喜欢看新的空间,新的商业,新的应用,新的公司。

我会定期看lyst(一种时尚搜索引擎),我每天第一件事情,是看彭博,因为它是实时的。这算是一种带有商业视角的训练,其实会让人有自驱的成就感。
你需要的只是把它跟你的场景方法关系和联系,对于新物种的研究和预测,你要有更好的关联度。我一般的口头禅就是我不懂。

《商业与生活》:你的能力,问的能力,总结的能力,是学习来的,还是天赋?我自己有时候就不敢问,会想,问出的问题,会不会显得自己很白痴。

吴声这一点,我觉得我的确还是有优势,甚至有时候,一些朋友会觉得,怎么什么都问。我是觉得,这个问,不论是普通的发问,还是专业的提问,还是认真的设问。它不仅是对你自己能力和实践的锤炼,也代表探索的意愿,就是你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的一种探索。问本身是可能性,因为你也不知道问的是一个结果。

人家是怼你,还是和风细雨?人家是给了你一个正确的,还是一个错误的引导。AI给出的就是你想要的答案吗?

你都不知道,因为最终他对你的回应,是取决于你的接受体系,取决于你的优化和迭代,也取决于你的发心和你的价值观。

所以我们今天说,提问是一种能力。你会发现,现在对于我们可能更重要的是持续的,保持连接和保持探索的弹性体系,一种可能性的模型。在更长的维度,是有关注的连续性在里面。

《商业与生活》:你在做演讲时,会紧跟热点?

吴声我们是不跟热点的。你流行什么,认为我一定要讲什么,我告诉你,对不起,我大概率是不会讲的。我和团队有共识,你已经接受了无数的这种信息了,你的朋友圈我讲这个多我一条不多,少我一条也不少。

我希望在有限的演讲时间里,除了本身的商业闭环以外,你能够获得一个非常完整的解释框架。您来了也很多次,您能感觉我每年都是要给出一个非常完整的框架,对吧?这种框架是方法论层面的,或者是这个解释体系层面的。

《商业与生活》:你在“NOW是此刻的连接里用了小红书的案例,你玩小红书吗?

吴声我不太玩,但我研究。你看我也不做视频号,不做抖音,不做快手,不做小红书、b站,但是这几个平台,我都接触得很早,会在上面看东西,一般我都会注册两个号,我能够获得一定的信息,但是又不过度消耗我的精力。

《商业与生活》:你注册两个号,是会填不同的信息,看它给你推荐不同的内容吗?

吴声有这个意思,这是起步,我还会运用不同的人设、不同的兴趣点进行搜索,最后对照着看很多。

小红书是这样,抖音快手和B站,也是这样,你只有泡在里面,你才能有发言权,有感觉。

05

谈公司

要看组织活力,还要看商业模式

《商业与生活》:你接触了大量的公司,有偏传统公司,也有创业创新公司,根据你的观察,什么样的公司,或者什么样的模式,能在当今这个环境中能够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吴声我今年在演讲的时候,讲了三只松鼠和小米,我的角度,不是零食这个行业怎么样,新能源汽车多么的卷。我选的角度,就是组织创新。

说实在,现在能活得好的,基本上都是组织有活力的公司。我当时讲了一句话,不知道你在现场有没有留意。我说,如果真正地激活了组织,哪怕是失败的,我们也可以说它是成功的。

《商业与生活》:小米汽车,它还是一个创新公司,从零开始做。像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公司,它该怎么样去激活自己的组织呢?

吴声你看,这两年来阿里的变化是怎么变的,那是一个大刀阔斧的组织变革。

现在,美团、京东、阿里在打闪购大战,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最终依然还是组织战略的胜利。甚至可能会认为蒋凡在前,黄峥在后。现在看到是他们三家打得如火如荼,但是很多人说拼多多和抖音虎视眈眈,最近也有传快手也要下场。

就是你,觉得这是老三国,其实还有新三国。老三国也好,新三国也罢,背后本质上都是一个组织的灵活性、组织的革新力、组织战略本身的升级。显而易见,有些公司明显就有优势。

《商业与生活》:所以,组织创新能力是公司活得好的壁垒?

吴声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话题,什么是不变的东西。那种最简单不变的东西,反而可能是壁垒、是护城河。

巴菲特会认为,不变是一种吸引力,比如可口可乐。这样来理解的话,有一些公司跟我们想的就不太一样了。像AI对腾讯的挑战,要考虑的就是微信在这里面是什么角色,存不存在微信智能体这个壁垒护城河,它作为国民生活技术设施的连接价值,和生活学习的价值。

所以,我们看到的混元大模型是腾讯全家桶,其实背后的基因还是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内容这样内容。

所以,我是觉得,即便是大公司,也不是说大象不能跳舞。其实也要看到他不变的东西。

今天我们理解的这些伟大的公司,能不能长出新物种,首先就是要看组织,既包括了组织的认知,也包括了组织的战略。还是要看它的商业模式的一些基本面,它的产品,它的服务,它的体验,它的核心技术。

06

AI

你认为都很重视它,但其实还是远远不够

《商业与生活》:你在演讲中提到,74日,第100万台机器人在日本亚马逊云中心下线,你为什么觉得它重要?

吴声去年我讲到salesforce,他们CEO提到无限劳动力时代,当然讲的就是数字人、AI机器人、具身智能。围绕这些,什么是一个让人觉得是标志性的事情呢?就是这一条(第100万台机器人下线)。

今天,Perplexity 向Google开出345亿美元无条件全现金要收购浏览器Chrome,当然谷歌肯定不可能卖给他的。你觉得,这说明什么呢?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它不是普通的颠覆的问题,它其实是一个快鱼在吃慢鱼,小鱼在吃大鱼的一个时代。

《商业与生活》:你今年重点就是解读AI场景革命,你是怎么去研究的?

吴声去年初是长江商学院和湖畔邀请我去讲,我就讲了四个小时,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大模型产业的,我当时就提出从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到AIGS(人工智能生成服务)。

某种意义上,要问我技术,我也不懂,我也不懂这个AI技术。我讲的是商业的变化逻辑,从商业的角度来帮助大家做一相对系统的梳理,给出手绘的坐标图,让大家能感觉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坐标系。

我们重视应用,但它并不是唯一应用场景论,它还有很多的商业上的前瞻性,技术的变革趋势和市场的需求上的成功的能力。这次,我也用了经济学人的那个超级智能经济学,特别提醒大家。就是你们认为都很重视它,但其实还是远远不够。为什么?因为你始终带着一种移民思维。


《商业与生活》:什么是移民思维?

吴声移民思维就是你带着过去的思维模式,譬如你总是觉得资源就是稀缺的,你总是觉得能源是有上限的,你总是觉得物质是有瓶颈的。

比如,我去年讲了“AI的尽头是能源”。你对于核聚变的理解,可能是非常的隔膜,甚至会觉得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但其实它不是这样,它可能比你想的要更快。

《商业与生活》:怎么看现在各大公司在AI上的烧钱行为?

吴声有的公司短期投入12亿收获13.6亿,看似盈利,但若把36亿甚至更多资金投入下一代研发,你就不能说这是一个烧钱的公司和亏损企业,这其实是你自己的一个战略的选择,是你对ROI(投资回报率)本身或者你对回报周期的自主把控。

比如,扎克伯格1亿美元挖走OpenAI四大中国天才,如果你换个角度,它在整个的军备竞赛里,买到的一个排头兵,带给他的广告收入的增长,包括股价的变化,就很便宜。所以,这一点上,达利欧(AnthropicCEO)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讲的观点,我还是蛮认同的。你一定要放在一个更加连续性的里面来看他是在烧钱还是在挣钱。

从投资的角度,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的夸张,可能一个天使轮的融资就是10亿美金,挖个人就要1-2亿美元,但是,你要知道很多人下注,并不是简单地在投一个领导人,更重要的是在投一个全新战场,全新赛道。技术迭代太快,必须用高投入抢占先机。而从结果看,这类高投入的公司,财报业绩往往不错,即便业务初期不被看好,也能逐步兑现价值。

07

创业氛围

中国的“salesforce”为什么做不大

《商业与生活》:你刚提到SaaS,我记得2015年的时候,创投公司就说要投企业服务,要做出中国的salesforce,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但中国好像还没有长出一家这样的公司,那些投资公司好像投着投着,也不再支持他们的被投公司了。你觉得这种差异,是什么造成的?你说创业者本人还是说环境?

吴声肯定不是某一方面的原因。

我觉得,中国是有很多优秀的SaaS公司,基本上你能想象中的每个领域,从人力资源到薪酬体系,各种类型的企业级服务,我们都有很多好公司。

但是你必须承认,中国企业对于企业级服务的订阅习惯是缺失的,我们没有付费的习惯。比如Open AI这一个客户给BCG一年带来的收入就非常可观。他们愿意为知识、咨询、战略服务付费,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商业契约和付费的意识,但在我们这儿肯定不行。

《商业与生活》:说到这里,我前几天坐滴滴,司机说他有个朋友花了8000块去学习如何使用各种AI工具。我当时就想,AI公司投入重金,累死累活,还不如这些卖课的。人们可能会花8000块报一个学习使用AI工具的班,但却不愿花100块买个AI工具的会员。

吴声其实你会发现,不管是个体还是企业,整体都是短期的目标感比较强,都希望能够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所以,基于一个更长的周期,形成一种相互赋能、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案例,不是没有,但非常少。

比如,那个司机,要拍短视频,就去学剪映或者可灵,希望它能快速地达成某种结果。一个企业部署一个系统,也是希望它能快速地解决什么问题。但他不愿意为这个部署,以十年为周期地去付费。

《商业与生活》:中国就是因为缺少这种为长期付费的氛围,所以在一些长期投资上容易半途而废。比如百度看起来就不如谷歌坚决?

吴声:你刚才提到,为什么谷歌比百度显得坚决,我也不认为百度不坚决,我认为百度是很坚决的。每年的MIT评选(全球AI能力榜单),百度一直都名列前茅,它是有这个能力,它的价值肯定是被低估的。只是,我们并没有一种足够好的氛围去包容它,尤其在资本市场给予它肯定。有人可能会说,它在美股上市股价应该更高,但它毕竟是一家中国公司,市场在中国。

当一个公司的投入和成果没有商业的回报和正反馈,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讲,要保有一个很强大的信念是不容易的。包括百度的萝卜快跑,以及小马智行等,其实从政策层面开始,也在慢慢地支持他们。

但你要知道,现在一定是黎明的黑暗,黎明前的黑暗就是它的亏损一定是在扩大的。为什么?因为试点的城市越多,就意味着你的成本会骤然地上升,但是用户的教育,消费者的付费的意识,并没有相匹配地去成熟和成长。

那你愿不愿意忍受?我觉得这是一定要忍受的。中国的FSD,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产业化。一定要有萝卜快跑、小马智行这些公司。长期来看,我觉得这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但是,就在于有多少人能够忍受它,有多少人能够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有多少人能够去坚定自己的这种战略信念。

的确不容易,这其实是一个多方面,我们本身是没有一种为SaaS付费的习惯。我们总是抄近路抄作业,急功近利都希望立竿见影,没有这个土壤,公司在这种氛围里面,就特别容易怀疑自己的战略。他们就变成了一种双向的煤气灯效应,就容易出现半途而废,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08

善念

时代汹涌,我们有独有的生态位

《商业与生活》:你在商业世界沉浮这么多年,接触了很多创业者,看见他们起起伏伏,有一些可能曾经很风光,现在却很艰难,甚至都不在牌桌上了。你会有那种伤感吗?

吴声肯定是有的。但是,你刚才讲的一句话特别的对,本质上就是不要下牌桌,就是挺住。一切就哪有什么胜利可言,对吧?

我看到很多熟人,就像你说的,有的都不在牌桌上了,有的退休退隐江湖,我觉得,就是要尊重这种多样性。人生也并不是以世俗的成功和失败来衡量,重要的是我们生命的一种真实。

《商业与生活》:你今年演讲的主题是刹那涌现,你认为,刹那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吴声刹那重要,因为只有当下的专注,才意味着你存在的一种价值,生命的一种意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相见要相见欢,也要相信山高水长,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所有的起起伏伏,当我们在谈论这种变化的时候,有时候生活是来不及伤感的,但是有时候人生是需要你停下来,身体和灵魂要等一等你的脚步。

从我和场景实验室来讲,当我们能够帮助到创业者,这种利他,这种助力,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这个社会这么大,这个时代这么汹涌,可能不缺少我们这个小公司,但是我依然觉得,我们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它独有的生态位。所以,我说,你能不能相信这个夜色美丽,你是不是能够相信一切力所能及。知道自己的本分,知道自己的边界,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对于我们能够宠辱不惊,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了那么多风乍起,又怎么样?我们都要有一个更好的平常心,去面对它,然后去做好我们自己的力所能及,做好我们自己的本分。

伤感是很多的,很可惜的地方太多了,甚至有时候让我们愤怒的事情也很多,那怎么办呢?是吧。我们尽量地去影响和改善我们身边的这种微小环境,让这个小宇宙更加明亮和充满正能量。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善念。

《商业与生活》:最后,你是把演讲当iPhone产品在做。你对自己的定位是个产品经理,还是说一个商业的观察家?

吴声新商业的观察者,这肯定是我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认知。但在内容这个层面,我肯定是产品经理。因为,我是对它的细节标准和要求,某种意义上比想象的更加苛刻,或者苛求。我一直深信一句话,就是,只有极致,你才有资格生存。我觉得这是我们生存的姿态,所以“向极致去”不仅仅是我们2021 年的演讲主题,也是场景实验室的重要心法。

—End—

内容同步:网易号、同花顺、百家号、今日头条、UC、雪球、企鹅号、一点资讯、知乎、搜狐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调整!CCTV5今晚直播国乒决赛,陈梦对决孙颖莎争夺金牌

调整!CCTV5今晚直播国乒决赛,陈梦对决孙颖莎争夺金牌

七七看一看
2025-11-19 13:46:18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扶苏聊历史
2025-11-19 13:33:45
妻子与朋友存在不正当两性关系,丈夫驾车撞向男方致死被判死缓,上诉被驳回

妻子与朋友存在不正当两性关系,丈夫驾车撞向男方致死被判死缓,上诉被驳回

红星新闻
2025-11-18 16:27:27
“时机敏感”!外媒爆:疑似卷入腐败丑闻,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可能被解职

“时机敏感”!外媒爆:疑似卷入腐败丑闻,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可能被解职

环球网资讯
2025-11-19 16:18:41
你见过哪些闷声发大财的行业?网友:做生意的都说自己不赚钱

你见过哪些闷声发大财的行业?网友:做生意的都说自己不赚钱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25 00:10:08
克莱狂言震联盟!放话加盟雷霆开王朝,誓超詹库拿第五冠

克莱狂言震联盟!放话加盟雷霆开王朝,誓超詹库拿第五冠

KD说球
2025-11-19 10:59:59
中超转会风向标:周定洋潜在下家二选一,大连瞄准申花队主力前锋

中超转会风向标:周定洋潜在下家二选一,大连瞄准申花队主力前锋

丁蓳解说
2025-11-19 11:19:38
荒野求生第42天:大学生林北接到女朋友,现场发特产像发喜糖

荒野求生第42天:大学生林北接到女朋友,现场发特产像发喜糖

九方鱼论
2025-11-19 12:15:58
陈梦决赛出战双打比赛,与何卓佳交手,可能单打无缘交手孙颖莎

陈梦决赛出战双打比赛,与何卓佳交手,可能单打无缘交手孙颖莎

子水体娱
2025-11-19 16:48:27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晒出体检结果,撕碎了汪峰仅剩的体面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晒出体检结果,撕碎了汪峰仅剩的体面

天天热点见闻
2025-11-19 10:12:01
王馨平本就好看,加上爱运动,50多岁了看起来还那么有魅力

王馨平本就好看,加上爱运动,50多岁了看起来还那么有魅力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8 13:36:22
80年代,许晴与巍子在火车站的一张留影

80年代,许晴与巍子在火车站的一张留影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9 15:50:39
风向变了?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媒体齐发声:中国已在关键领域崛起了

风向变了?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媒体齐发声:中国已在关键领域崛起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04 11:10:03
杨瀚森赛后采访:乐观回应此前8场被弃用 全力以赴+每天学英语

杨瀚森赛后采访:乐观回应此前8场被弃用 全力以赴+每天学英语

醉卧浮生
2025-11-19 15:51:32
中方警告听不进去?岸田文雄罕见公开发声,给了高市早苗一个忠告

中方警告听不进去?岸田文雄罕见公开发声,给了高市早苗一个忠告

荐史
2025-11-19 16:04:20
林彪秘书谭云鹤披露:林彪元帅罕见失态,大怒要严肃处理黄永胜

林彪秘书谭云鹤披露:林彪元帅罕见失态,大怒要严肃处理黄永胜

海佑讲史
2025-11-18 20:10:03
全运乒乓球男团决赛:北京VS上海,许昕马龙谢幕,樊振东战王楚钦

全运乒乓球男团决赛:北京VS上海,许昕马龙谢幕,樊振东战王楚钦

体育大学僧
2025-11-19 11:36:21
未谢球迷,捷克足协官方:暂停绍切克队长职务,扣发全队奖金

未谢球迷,捷克足协官方:暂停绍切克队长职务,扣发全队奖金

懂球帝
2025-11-19 09:33:20
火箭意外之喜!拒绝欧文+特雷杨?隐藏的彩蛋才是未来?

火箭意外之喜!拒绝欧文+特雷杨?隐藏的彩蛋才是未来?

篮球盛世
2025-11-19 14:50:58
2025-11-19 17:27:00
商业与生活 incentive-icons
商业与生活
关注互联网创业
717文章数 8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头条要闻

网红"橙子姐姐"被指在柬失联多日 柬方通报:其已被捕

头条要闻

网红"橙子姐姐"被指在柬失联多日 柬方通报:其已被捕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旅游要闻

惊险!四川一景区载客大巴因路面结冰侧滑左摇右摆,目击者大呼“稳住,稳住”

手机要闻

苹果华为们持续加码!官翻手机越来越多,为何用户不买账?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