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工厂出事了
俄罗斯打了三年半,军费增长了300%,已经达到1年1700亿美元。军火订单,军需订单大批进入俄罗斯各大国防综合体。
但是,俄乌战争打得时间越长,各种事情却都出来了。俄罗斯最大国防综合体正在出现数十亿美元,重大损失。
«——【·军费膨胀下的产业困局·】——»
俄罗斯国防预算的数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2025 年,该国军费达到 13.5 万亿卢布(约合 1450 亿美元),较 2024 年增长 3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3%,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了总统普京此前提出的 6% 目标。
军费三年间增长 300% 的背后,是源源不断流向各大国防综合体的军火订单和军需订单。外界曾普遍认为,战争时期的军工企业必定财大气粗,订单的激增会带来丰厚利润。
但现实却彻底打破了这种想象。俄罗斯最大的国防综合体正在遭遇数十亿美元的重大损失。国家技术集团旗下的雅科夫列夫股份公司(原伊尔库特公司)在 2025 年上半年就损失超过 40 亿卢布。
这家企业并非个例,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卡玛斯公司等军工骨干企业都陷入了类似的困境。他们手握大量订单,生产线上机器轰鸣,工人三班倒赶工,账本上却写满了亏损。这种反常现象让军事分析专家们感到困惑,也让外界看清了俄罗斯军工体系的深层问题。
军费的狂飙突进并没有带来军工产业的健康发展。2023 年,俄罗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9.8%,其中相当一部分流向军工企业。即便如此,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将产量翻番,2023 年也仅交付 20 余架苏 - 34 和不到 10 架苏 - 35 战机,远远无法满足前线需求。资金投入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巨大差距,折射出俄罗斯军工体系效率低下的现状。
«——【·企业的财务泥潭·】——»
俄罗斯直升机公司的遭遇最具代表性。这家航空工业骨干企业的主力产品卡 - 52 “鳄鱼” 武装直升机和米 - 28 “浩劫” 战斗直升机,都是俄乌战场上陆军航空兵的核心装备。
但就是这样一家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同样陷入了重大损失的困境。卡 - 52 直升机的生产过程本身就充满挑战,从原型机首飞到舰载型号量产耗时 15 年,其抗腐蚀材料的零部件合格率直接影响生产成本。高盐高湿的战场环境让维护成本飙升,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财务压力。
卡玛斯公司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作为俄罗斯最大的卡车生产商和全球排名前 20 的重型卡车制造商,这家企业每年能生产 7.1 万辆汽车,截至 2023 年 12 月已有约 240 万辆卡车下线。俄乌战争爆发后,军用卡车需求激增,本应是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 2023 年日本对卡玛斯实施资产冻结措施,2024 年戴姆勒集团出售了持有的全部股份,西方制裁的收紧让企业供应链遭受重创。军车订单的增加并没有转化为利润,反而因零部件短缺和采购成本上升导致亏损扩大。
雅科夫列夫公司的亏损更显突兀。作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重要力量,该公司承接了大量军机生产任务。但 40 亿卢布的半年亏损额揭示了其运营效率的低下。
欧盟新一轮制裁专门针对向俄罗斯提供机床和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将白俄罗斯、阿联酋、土耳其等国的相关企业纳入制裁名单,这使得雅科夫列夫公司获取生产所需设备和配件的难度大幅增加,生产中断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管理成本失控·】——»
公开信息显示,管理费用上涨太快是这些军工企业亏损的直接原因。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俄罗斯在 2018 年前将 1630 家军工企业合并为 36 家超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本意是提高集团化、集约化水平,但庞大的组织架构反而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多层级的管理体系导致决策效率低下,资源调配不畅,最终反映在账本上就是居高不下的管理费用。
供应链的断裂让生产成本急剧攀升。西方制裁切断了俄罗斯军工企业的许多传统供应渠道,企业不得不花费更高成本寻找替代来源。
俄罗斯曾向印度发送包含 500 多种产品的清单,寻求汽车发动机部件、飞机起落架部件、燃料系统等关键原材料和零件供应。这种替代性采购不仅价格高昂,还经常面临质量不稳定、交货延迟等问题,进一步推高了生产和管理成本。
企业内部的效率问题同样突出。虽然战术导弹工厂通过增加一倍工人、24 小时生产等方式将产量提升数倍,但这种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并没有带来效率的同步提升。
管理团队对大规模生产的把控能力不足,导致生产计划混乱、物料浪费严重。一些企业为了赶进度忽视成本控制,最终出现 “产量越高、亏损越多” 的怪象。这种管理上的短板,在战争带来的生产压力下被无限放大。
«——【·战争需求·】——»
前线的武器消耗速度远远超出了军工企业的供应能力。乌克兰军方统计显示,俄军在某些时期一天就能发射几万发炮弹,这种惊人的消耗速度让俄罗斯的弹药储备迅速见底。为了维持战争消耗,俄罗斯不得不寻求外部援助。
伊朗提供了 2000 多架 Shahed-136 无人机,并在俄罗斯境内援建生产线;白俄罗斯从现役部队调拨 T-72 坦克、BMP-2 步兵战车支援俄军;朝鲜则向俄罗斯提供了 600 毫米口径火箭炮系统等重型装备。这些外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俄军的装备压力,却也暴露了俄罗斯本土军工产能的不足。
俄罗斯政府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任命具有经济学背景的别洛乌索夫出任国防部长,就是希望借助其专业知识优化国防财政资源使用效率,解决武器供应问题。
但积重难返的军工体系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军费预算的持续增长与军工企业的亏损扩大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矛盾状态折射出俄罗斯在战争经济面前的困境。随着俄乌战争的长期化,俄罗斯军工综合体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关乎企业的生存,更将影响整个战争的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