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吉林网)
转自:中国吉林网
近日,吉林省首家以方土福山参鉴别技术为核心的主题性标本馆——方土福山参技术传承标本馆,在通化市集安市清河镇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市场三楼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馆内陈列有130支干参标本和86支鲜参标本,每一支形态各异、特征鲜明。该馆的成立填补了通化地区在人参鉴别技术系统展示与科研科普平台建设方面的空白,对推动人参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据介绍,标本馆是一家以人参鉴定技术传承、知识普及与专业研究为核心的公益性机构,其命名及学术体系均依托我国著名人参专家方土福研究员。方老师2006年被授予“突出贡献中药专家”,在野山参形态学研究、生长环境分析及真伪鉴别领域拥有四十余年一线实践经验,出版两本人参鉴别专著。
长期以来,方土福老师以 “传技艺、守匠心” 为宗旨,致力于野山参鉴别技术的系统整理与推广传播。他提出的 “十二型野山参鉴别法”,从野山参的芦头、艼、体、腿、皮、纹、须、点等八个关键部位,以及大小、质地、性、味四个特征入手,科学揭示野山参的 “身份密码”,可精准判断野山参的品种与品质。
![]()
集安坐落于长白山南麓,既是 “中国人参之乡” 的核心承载地与公认的人参原产地,也因温带湿润季风气候、适中年均温、大昼夜温差,以及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壤与充沛山泉水,成为得天独厚的 “天然参仓”。
“我们选择在集安清河落地,直达人参交易现场,通过人参标本的展示,以及人参鉴别技术的科普,使消费者可以快速了解人参,放心购买人参,这是标本馆的重要价值所在。”方土福山参技术传承标本馆馆长朱洪达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搭建专业交流平台,推动人参文化、人参医养与人参鉴别,进而促进人参产业发展。”
![]()
据悉,该馆后续还将开展全国性的中医应用人参交流会、人参鉴别技术培训等项目,进一步促进区域特色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方土福山参技术传承标本馆的建立,是通化人参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也标志着通化人参产业从传统生产加工,加快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迈进。
吉刻新闻记者 吕东斌 文/图
初审: 赵鹏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