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折腾音频发烧的玩家,还是音频相关的业内人士,对于beyerdynamic拜雅的品牌地位,应该都是有普遍共识的,不论是在音乐聆听层面的独具特色调音风格,还是工作用途的精准清晰、稳定可靠,都是充分经过时间考验的。旗下单就DT专业头戴系列,7/8/9各系在近几十年的若干版本迭代,一次次的重塑经典,足以证明为何拜雅能够成为历经百年沧桑,穿越周期仍立潮头的标杆品牌。
![]()
毫无疑问,“与时俱进”是回答标题提问的标准答案,但看似简单的四个字,若人人都能做到,那消逝在岁月长河里的其他品牌或产品也将不会是如此结局,百年拜雅为何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并且保持行业地位?个人认为,这将是应然和实然的认知与实现的有机结合,即充分认识市场环境的变化,掌握客户真实需求的最新动向,同时,还有辅以专业精湛的技术,做到业内顶尖的产品实现,让实然的产品力无限趋近于应然的市场需求,方可保持行业领先,做到“与时俱进”。
![]()
说回耳机本身,细看拜雅专业条线的头戴耳机,与流行数码产品不同,其使用场景也倒逼其版本不会也不应频繁更新,否则单就专业用户的稳定性层面,也会有所扣分。所以其每次大版本更新迭代,无不是“市场需求”与“技术变革”的有机共振。
![]()
以最新一代的DT 990 PRO X为例,作为其DT系列中的开放式专业监听耳机型号,发布的动因,一方面是来自市场需求层面,无论是欣赏音乐的发烧友爱好者群体,还是专业条线的声音制作便捷简化的需求要求,都意味着厂家需要提供更加稳定便捷的产品来匹配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另一方面,恰好拜雅革命性的STELLA.45单元能够提供更好的技术实现效果,具备将实然变成应然的物质基础,二者自然一拍即合,新的系列就此诞生,即更具现代化特征的监听耳机系列。
![]()
DT 990 PRO X与前作最大的变化,应当说是驱动条件更为便利灵活,48欧阻抗替代曾经的80/250/600欧的驱动门槛,让聆听与制作的成本降到最低,无论是笔记本电脑、iPad亦或是手机,都可以获得高水准的专业监听回放效果,帮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感受拜雅的百年风韵,毫无疑问这是非常符合时代主流审美要求的核心变化,毕竟短视频时代,一切从快,一切从简,驱动门槛极大可能会成为产品推广的绊脚石,但一味追求纸面参数的高灵敏,易驱动,又会本末倒置。
![]()
好在百年拜雅干不出这种没下限的事,随着阻抗降低,其声音品质并未劣化,而是针对原有经典型号,在驱动搭配方面的痛点,即前端设备推力与控制力层面,也进行针对性优化,这些优化的表象是体现在48欧阻抗,其里内核则是不需要过大的前端推力,也可实现很好的低频下潜,以及不错的动态起伏效果。同时也不再将前端设备控制力表现作为必须要求,即便是百元级别的解码线搭配手机,亦可将DT 990 PRO X那明亮延伸,自然通透,丝滑流畅的特色高频表现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对于我这个当年各种折腾前端搭配拜雅耳机,然后把高频部分驱动的在刺耳与黯淡之间反复横跳并备受其苦的人来说,简直是畅快长舒一口气。
![]()
具体声音表现,作为专业监听耳机的定位,其身份角色要求,就决定了三频的分布务必是均衡自然,没有量能偏移的。同时,其声音的音色调音风格,也务必是力求还原本真,尊重原始录音且不加修饰的。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觉得这种耳机,听起来就“乏味无聊”,即便是一支精准呈现的干活利器,那也不过只是个工具而已,何谈音乐欣赏?更不应被HiFi发烧友“奉为圭臬”。那么当DT 990 PRO X戴着如上的“镣铐”出生,拜雅还能否凭借百年积淀令其实现“戴着镣铐起舞”呢?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毕竟祖师爷还得是祖师爷。
![]()
结合歌曲来看,在使用最一般性驱动搭配,即手机接驳百元解码线的驱动条件下,DT 990 PRO X开声表现首先令人惊喜的是其声场的宏达宽阔与通透自然,开放式的设计搭配高素质的单元配置,让广阔声场塑造与其中细节结象精准呈现,得以共存,不再矛盾,须知此类声场表现效果,多年前起码需要一台贵价台机设备方可实现,而如今可谓是“唾手可得”,这也是“与时俱进”的有力证明。说回声音表现,其下盘的能量感在便利搭配驱动与开放式固有形态前提下,仍然可以保证很好的下潜与质感的扎实体现,不散不软,更有别于前作的是,其瞬态的反馈速度,要更为灵敏,但同时,在收放速度变快的同时,你并不会觉得声音的质感过于发干,个人理解,应当是在注重收放速度的同时,兼顾了极低频残响细节的信息量呈现,让整个下盘表现紧致的同时,又不会过于骨感无趣,这也是为什么我前文说DT 990 PRO X可以“戴着镣铐起舞”的原因之一,谁说监听耳机就必须得是干薄如打铁皮的低频呈现?祖师爷教你怎么在精准迅速,中性无染的前提下,仍然能让你具备音乐欣赏的耐听度与悦耳效果,展现其对声音艺术的理解,以及专业技术的实现能力。
![]()
另外的一头,上盘高频表现,上文说过了不好驱动的后果,也说了DT 990 PRO X的优化之后的简单且优秀的表现,这里就再更进一步具体到乐器,例如小提琴,其高把位快速激烈的乐曲表现,若使用一些通过堆积高频段能量感来强调所谓素质解析力的耳机聆听,那简直是堪称刺耳灾难,这种耳机你听听摇滚或者流行歌,一般不会露馅,但若是聆听弦乐四重奏这种古典乐曲,那音色表现这一关就谈不上准确了,你只能获得一个激烈刺激的琴弦机关枪体验。正确的做法则是DT 990 PRO X这样,以高速灵敏的瞬态表现,将琴弦快速摩擦下的激烈音符爆发予以准确承接,同时还不能影响小提琴本身的自然真实音色呈现,可以向上延伸,可以明亮通透,但绝对不会有任何刺耳或者毛刺感,一切都是如丝绸般质感,泛着光丝滑流淌,且在箱体共振的极低频细节上,又提供了构成画面完整性的肉感信息量,此时才能称得上是丰富的层次,以及准确的音色呈现,这也是专业设备也可欣赏音乐的核心关键,也是彰显DT 990 PRO X调音现代性的又一证明。
![]()
当然,在优秀的两端,做出准确前提下,又能与众不同,突破人们对于监听耳机想象的同时。DT 990 PRO X的人声部分,处理的则非常保守,或者说不像两端有更多现代化的改变,其仍然保持了准确的口型结象,恰当的位置摆放,以及不加修饰还原歌者本真的自然情感表现,一切都是那么的中正自然,准确清晰。辩证的看,这似乎出厂本底没有给你多少艺术性的发挥,以适配你对欣赏人声歌曲所需的情感表现力要求,但作为专业设备,此番操作也并无不妥,反倒是在确保核心专业用户的正常使用之外,以此不加修饰的完全中正之声,将调音变换的可能性,完全交给发烧友本身,即可以通过不同的前端调音取向,进行声音的个性化修饰,打造独属个人审美自定义调音,最简单的就是DT 990 PRO X直接接个胆机,增加温暖音色同时做人声增厚处理,聆听人声曲目,则更为传情。
![]()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DT 990 PRO X的版本变化,就是拜雅“与时俱进”的最好证明,不论是STELLA.45单元技术进步带来的易驱动、高灵敏声音表现,还是可换线设计的加入,以及弹性钢头梁外包超柔TPU材料的囟门内凹设计,都是更符合当前版本时代需求的改变,而拜雅能够准确的发现这些真实需求,并且通过自身技术积淀完美实现,让应然落地成为实然,这本身,才是大厂长青的秘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