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男子连续2年从张家口坐高铁去北京上班,为何他们选择长途通勤?

0
分享至

8月27日,有博主李先生发视频称,自己每天从张家口坐高铁去北京西城区上班,每次往返路程达400多公里,路上得耗时6个多小时,已坚持两年多。

好家伙,每天6小时在路上,两年多愣是没耽误一天,这位李大哥可真不是一般人!其实像他这样跨城通勤的候鸟人还真不少,据相关统计资料,光是环京地区每天就有30万以上的人上演着双城记——个人也曾经是其中一员。



因此对李先生此举感同身受,当时也曾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是这样每天往返于京津之间,有时候买不到票就五点起床,早点赶去天津站刷票,然后等车,最后因为孩子还是放弃了北京的工作。

你可能会琢磨:这么奔波图啥?在北京租个房不就得了?应该说,这里头的多重考虑因素,可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李先生每月通勤费4000多,看着肉疼,但要是在北京租房呢?西城区合租个次卧少说也得3000往上,想整租一室户?没5000块根本下不来。



更别说通勤费公司多少能补贴点,但房租大都得实打实自己掏腰包。再加上水电物业、外卖餐饮,留京的成本噌噌往上涨。这么一对比,跨省通勤反而成了“经济适用型”选择——虽然时间耗得多,但真金白银省下了。

其次是家的温度,租房可比不了。省钱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唯一因素。李先生的孩子才5岁,每天能听到爸爸讲睡前故事,这份陪伴可不是钱能衡量的。个人就因没李先生能那么吃苦,因此最终放弃了双城生活。

就像他说的:“租房的话,每天回到的不是家,只是冰冷的房子,而家是温暖的。”这种家的归属感和亲情的牵绊,让许多跨城通勤者宁愿自己辛苦点,也要保证家人的生活质量。每天披星戴月赶路,推开家门看到孩子笑脸的那一刻,什么疲惫都值了。



这事还体现了工作机会的地域差。李先生干的是计算机行业,这种专业在张家口确实难找合适岗位,北京的机会多、薪资水平也高出一大截。

这种职业发展的刚性需求,让很多人不得不选择“大城市打工,小城市生活”的模式。

不仅是京津冀地区,在长三角、珠三角,每天乘高铁跨城通勤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每天6小时在路上,总不能全浪费了吧?这群“通勤高手”可是把时间利用到了极致。

有人在高铁上补觉,有人处理工作邮件,甚至还兴起了“高铁健身”——利用车厢空间做拉伸运动。

据说京沪线上的打工人已经卷倒在车厢里用弹力带锻炼了,这倒是解决了久坐办公的健康问题。



除了高铁,也有人选择自驾。比如个人有段时间也选择自驾,每天来回300公里的高速通勤,月薪中有三分之一都贡献给了加油站和收费站。

选择自驾还是高铁,就得算算时间成本、经济账和个人偏好——高铁准点不怕堵车,还能利用旅途时间;自驾灵活但累人且油费心疼。

跨城通勤族的增多,也折射出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大城市资源聚集就业机会多,但房价高企;周边城市生活成本低,但就业市场有限,真的非常形象地体现了那句话: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这种“虹吸效应”使得每天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成为现实。好在随着高铁网络越来越密集,城市间的通勤正在变得更加可行。

这么通勤到底值不值?这问题应该没有标准答案。



有人算经济账,觉得不值;有人算家庭账,认为很值。智联招聘的报告说,通勤成本是大多数人优先考虑的,但也有不少的人愿意为缩短通勤时间牺牲部分职业发展机会。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事业、家庭和个人生活之间寻找那个脆弱的平衡点。

最后要说的是,无论是选择长途通勤还是就近租房,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与否。重要的是认清自己最看重什么,然后做出选择,并愿意承担相应的代价。

生活的艺术,就在于懂得如何取舍,而每一位努力艰辛地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通勤者,其实都是在用行动诠释自己对“更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都值得尊敬,祝福他们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深海比太空更可怕

深海比太空更可怕

喜之春
2025-09-01 06:17:07
再度走向极端!中国女排过于追求年轻化,世锦赛崩盘止步16强

再度走向极端!中国女排过于追求年轻化,世锦赛崩盘止步16强

好球去哪了
2025-09-01 11:00:59
仅播6集就口碑大爆,评分高达9.6,终于有值得熬夜狂追的黑马剧了

仅播6集就口碑大爆,评分高达9.6,终于有值得熬夜狂追的黑马剧了

易同学爱谈娱乐
2025-08-31 19:56:36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凡知
2025-07-29 02:12:19
你听过最离谱的事是什么?网友:抱着她,她和老公打电话

你听过最离谱的事是什么?网友:抱着她,她和老公打电话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8-31 17:45:25
39岁克拉拉“发福”上热搜:她不再讨好完美,却赢回了自己

39岁克拉拉“发福”上热搜:她不再讨好完美,却赢回了自己

岁月静好3
2025-09-01 12:27:41
北京132㎡凶宅145万成交 是捡漏还是踩坑?这3个隐形成本没人敢说

北京132㎡凶宅145万成交 是捡漏还是踩坑?这3个隐形成本没人敢说

冬天来旅游
2025-09-02 01:00:20
太原师范学院任怡璇去世,年仅26岁,长得漂亮,曾在校担任主持人

太原师范学院任怡璇去世,年仅26岁,长得漂亮,曾在校担任主持人

180视角
2025-08-30 09:08:36
中国,将成为全球,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力王国”

中国,将成为全球,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力王国”

红色国际
2025-08-18 20:55:03
瞒不住了?李湘被扒不止王诗龄一个孩子,孩子生父疑是杨姓富豪

瞒不住了?李湘被扒不止王诗龄一个孩子,孩子生父疑是杨姓富豪

TVB的四小花
2025-08-31 03:44:31
刚刚!又有2位三甲院长被通报!

刚刚!又有2位三甲院长被通报!

梅斯医学
2025-09-01 07:53:07
尴尬!回应整容争议原因评论区大翻车!宋轶再晒自拍回应

尴尬!回应整容争议原因评论区大翻车!宋轶再晒自拍回应

科学发掘
2025-09-02 00:58:26
女人骑车?不只要踩踏板,还得踩碎偏见

女人骑车?不只要踩踏板,还得踩碎偏见

RudyProject
2025-08-18 14:41:51
日印确认印度首条高铁引进“E10系”,预计2030年在印运行

日印确认印度首条高铁引进“E10系”,预计2030年在印运行

环球网资讯
2025-09-01 07:14:26
没滤镜真可怕!杨紫皮肤松弛,王源满脸痘坑,刘亦菲虎背熊腰!

没滤镜真可怕!杨紫皮肤松弛,王源满脸痘坑,刘亦菲虎背熊腰!

小娱乐悠悠
2025-09-01 10:43:49
劳荣枝逃亡路上的两段感情:不缺钱不出门,生活精致,但不敢结婚

劳荣枝逃亡路上的两段感情:不缺钱不出门,生活精致,但不敢结婚

丹妮观
2025-08-31 16:06:36
河北孟村“金昊杀妻案”最新进展:丈夫曾发朋友圈“保护妈妈”

河北孟村“金昊杀妻案”最新进展:丈夫曾发朋友圈“保护妈妈”

史意生活
2025-08-31 21:41:37
就在今天!9月2日凌晨!中国女排传来吴梦洁、庄宇珊的消息

就在今天!9月2日凌晨!中国女排传来吴梦洁、庄宇珊的消息

皮皮观天下
2025-09-02 04:11:45
18天夺2冠!白雨露12连胜到手,卫冕大赛冠军,复刻肖国栋成就!

18天夺2冠!白雨露12连胜到手,卫冕大赛冠军,复刻肖国栋成就!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09-01 07:39:34
惊人代价!拿现金少报税?有人因7712美元失去公民身份,华人要警惕了

惊人代价!拿现金少报税?有人因7712美元失去公民身份,华人要警惕了

华人生活网
2025-09-02 02:55:16
2025-09-02 04:59:00
之乎者也小鱼儿
之乎者也小鱼儿
激扬文字,直击心灵
273文章数 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莫迪到天津参加一场国际峰会 结果惹得有人吃醋

头条要闻

媒体:莫迪到天津参加一场国际峰会 结果惹得有人吃醋

体育要闻

一支穿云箭,红军双喜临门

娱乐要闻

苏有朋,祸从口出?

财经要闻

行情刚好点,创始人立马涨估值

科技要闻

8月造车新势力:零跑小鹏再创单月销量新高

汽车要闻

激光雷达上车/配云辇-C 26款海豹07 DM-i全是硬货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当学习变成乐趣,孩子自然会发光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数码要闻

vivo Y500发布:vivo史上最强蓝海电池,续航耐用双灭霸

房产要闻

海珠宅地上新!广州大道南788号二期8.6亿起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