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医生救治及时,帮我父亲抢回来一条命,现在恢复得很好。”近日,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朱华强查房时,一位心梗患者的女儿不断表达谢意。患者在干农活时突发胸痛,前往市立三院就诊时倒在了医院门口。幸亏心内科心脏介入团队第一时间手术治疗,仅用时12分钟,就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8月4日上午8时30分左右,患者在田里干活时突然胸痛不已、浑身大汗、恶心呕吐,家人立即开车前往市立三院就诊。“刚走到急诊门口,父亲突然倒下了,心跳呼吸都没了,我们吓坏了。”上午9时24分,患者一家人刚到医院就发生了惊险的一幕,所幸急诊科医生及时赶到,现场施救后,迅速将小便失禁的患者转至导管室进一步抢救。
专家在手术。市立三院供片
没想到抢救过程中险情再次发生。“患者刚躺到手术床上,突然发生室颤。”朱华强及介入团队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和心脏电除颤,患者终于恢复了心跳、血压和意识。但就在进行开通血管手术时,患者再次发生室颤,心内科团队沉着冷静地进行一系列抢救。在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后,团队成功解除了血管阻塞危机,最终顺利开通血管,患者转危为安。从9时58分开始手术,到10时10分手术结束,心内科团队仅用时12分钟,就挽救了赵先生的生命。连续室颤差点阻断了手术求生的机会,所幸朱华强带领胸痛中心团队快速精准实施救治措施,一次次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李亚宁介绍,冠脉造影时发现,患者冠脉血管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血管内充斥着大量血栓,血流为0级,导致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诱发心室颤动,进而又引起了心衰。在心梗的生命抢夺战里,每一秒钟都分外珍贵。心梗患者越早开通血管,能挽留的心肌细胞越多,死亡率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大大降低。因为手术及时开通血管,心内科团队对患者心衰进行了纠正,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其射血分数正常,射血分数是评估心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恢复正常说明心脏功能已显著改善。目前,患者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观察无碍后就能出院。
急性心肌梗死虽然来势凶猛,但如果能及早发现征兆,及时采取措施,危险程度会大幅度下降。大多数心梗患者在发病前会有胸痛胸闷、疲惫乏力、烦躁心悸等症状,由心脏引发的放射痛还可引发咽喉紧缩、腹部疼痛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意味着很有可能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及时就医。此时,拨打120是最佳选择。”李亚宁建议,拨打120的同时,市民还应该及时进行自救。在病情发作时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或者是过度劳累,“若患者无呼吸困难,可采取平躺位,头部稍低、足部抬高以增加回心血量;若有明显呼吸困难,可采取端坐位。”另外,市民家中最好常备相关药物,一旦病情发作患者应立即含服速效救心丸或者硝酸甘油,若症状仍不能缓解,还是要赶紧拨打120。
预防心梗需要的是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饮食健康,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不要熬夜,控制“三高”。另外,年龄较大、有基础病、吸烟史等心梗高危人群,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心电图发现缺血改变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排除冠脉狭窄病变,提早进行干预。
威海晚报记者 张玉婷 通讯员 刘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