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行业领袖,永远是那些敢于自我颠覆、重新定义规则与标准的创新者。同时,她又是能给这世界带来温暖,给他人带去希望的人。
原创 | 沸点财经
撰文 | 潘谈
![]()
透明质酸(HA)俗称玻尿酸,作为一种天然多糖,自1934年被发现以来,其应用场景从最初的眼科手术逐步拓展至骨科、医美、护肤品等领域。
2007年起,华熙生物就已经把透明质酸做到了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也被业界尊称为“玻尿酸女王”。
我见过赵燕女士两次,一次华熙成都公司的活动;另一次是去年底,华熙一年一度的云中公益年会。
她给我的印象是睿智、简洁、活泼!头发时常扎成两只小散辫,就像在北京城墙上自由飞舞的燕子,几乎看不出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记。
更难得的是,身为千亿商业帝国的创始人,亲和力极强。我每每发信息,从来没有不回,甚至还语音分享一些看法。
这几年经济萎靡,民营企业能活下来已实属不易,更别说在公益慈善事业上投入人力财力。
但由赵燕女士2011年发起的云中公益从未间断,至今已经14年。
云中公益旨在挖掘、保护和传承即将消失的中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多彩的民族文化走进大众视野。
![]()
2024年的主题是“看见新疆·南疆” ,2023年关注的则是北疆。
在2023年云中公益音乐晚会上,赵燕曾发过一封“致过去”的信,其中写道:“云中公益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为他人提供帮助,在给予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祖国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鲜活生命力以及各族人民的丰富多彩,获得了前行的力量和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
世界既便荒凉也有温暖在暗中闪耀!赵燕女士在云中公益上的14年的坚守,着实让笔者深感温暖与钦佩。
![]()
![]()
韩国是公认的医美国度,虽然人口少,但渗透率奇高。医美产业也成了韩国支柱产业之一。世界流行的韩国文化热,多半与医美化妆品和影视音乐文化有关。
中国医美产业起步较晚,但却后来居上。华熙生物成立于2000年,算是第一个从这个赛道上杀出来的千亿级民族企业巨头。
2021年全球透明质酸原料市场规模达720吨,其中中国企业占据82%的份额,华熙生物以44%的全球市占率稳居行业龙头。
然而,2020年后功能性护肤品赛道竞争白热化,玻尿酸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到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8% 。
![]()
作为行业龙头,华熙生物不可能独善其身。2024年华熙生物营收同比下滑11.61%、净利润下降70.59%。既是行业周期所至,又暴露出高速扩张期积累的治理顽疾。
2025年半年报有所改善,销售毛利率高达70.99%,但因为费用激增、资产减值,导致销售净利率只有9.77%,比2024年的3.14%有了大幅回升。
但是,过去的这两年,华熙生物业绩剧烈波动,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和预算控制方面存在挑战。
更严重的是,消费品团队陷入“蹭热点、追风口”的短视循环,与医疗终端业务的技术深耕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层“伪管理者”的滋生——他们依赖外包、缺乏市场洞察力,导致战略执行的分层衰减。
面对如此困顿的局面,华熙生物何去何从?
![]()
![]()
近年来,华熙生物进行了一系列组织与人才调整。
2025年3月,赵燕女士在工作会议上发表了主题为“重返业务一线、重回创业状态”的内部讲话,并要求所有贪腐人员在3月31日前主动交代问题,否则移交司法。
此举打破既往内部消化的潜规则,将反腐提升至司法层面。
同时,公司收回外包审批权,重构预算分配机制。2024年供应链改造投入超1亿元,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3.99个百分点至12.53% 。
赵燕深知,腐败犹如毒瘤,严重侵蚀着公司的肌体,削弱了公司的竞争力,不下猛药治理是不行的。
她甚至将《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引入了管理哲学,强调危机中的理性与领导力。
通过建立“创业型组织”激励机制,淘汰“失去梦想、放弃思考”的员工。
![]()
这种文化转型在组织架构上体现为:撤销冗余部门,将决策权向市场一线倾斜,要求管理层“听得见一线战斗的炮火” 。
这场运动无异于是对华熙生物25年发展中积累的沉疴进行刮骨,在华熙生物25岁之际,举行庄严的成人礼。
近期涉嫌职务侵占的前员工李某用实际早已有公开调查结论的“财务造假”指控在境外媒体平台为其个人自媒体博流量,公司通过报案与公开声明强力回应,彰显对黑公关和职务犯罪零容忍的态度。
华熙生物早在2023年已通过ISO37001反贿赂管理体系认证,供应商《反商业贿赂协议》签署率达94%,2024年进一步将商业道德纳入供应商考核。
这些努力使华熙生物在2024年未发生重大贪腐案件,供应链效率提升15%。
![]()
虽然反腐行动也带来显著的阵痛——2024年计提1.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核心岗位因清理出现短期真空。
但长期价值正在逐步显现:医疗终端业务决策链路缩短30%,研发转化周期加快20%,合成生物项目落地速度提升40% 。
更重要的是,赵燕“创始人依赖”的双刃剑效应正在转化。IBM管理咨询团队的引入,将个人意志转化为制度性创新能力 。
这种“权威与制度”的平衡,使华熙生物在2025年半年报实现净利润环比转正,剔除减值损失后盈利改善2.21亿元。
华熙生物25年的发展中,避免不了管理的沉疴。但让人佩服的是,温婉的赵燕女士能刀刃向内铁腕治理。华熙生物再出发之前,先完成内部革命。
![]()
![]()
如果说,华熙生物过去25年的发展,偏原产料与营销。那么自我革命完成的华熙,则转向以科技创造价值的新阶段。
目前,华熙生物构建起“5+N”研发体系(包括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功能糖研发平台、细胞生物学研究平台、再生医学研究平台、中试转化平台、应用机理研发平台、材料功能化技术平台、配方制剂平台等),正在重塑行业研发模式。
AI赋能:300亿级分子数据库与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实现靶点预测与分子设计效率提升50% 。
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立“三高三化”评价体系(高仿生、高通量、高敏感+组学化、微观化、数字化),确保功效的科学性。
这种转型在财务上体现为研发投入的逆势增长——2024年研发费用达4.66亿元,占营收8.68%,累计申请专利960项,其中发明专利759项 。
从阶段性结果来看,华熙生物已从自我革命走向了行业革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技术端,公司开发的AI辅助平台实现菌株高效筛选,2024年完成95个研发项目,包括注射级非动物源软骨素钠的试产。
在产业化端,天津中试转化中心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多产品柔性生产,2024年推出的PQQ原料已应用于能量补充食品。
重塑技术标准:华熙生物主导的《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中国专利优秀奖,推动全球透明质酸医美产品质量升级。
重构产业生态:通过合成生物中试平台开放合作,吸引中化广东等战略伙伴,构建“技术-转化-应用”产业联盟 。
![]()
资本逻辑转换:2025年其动态市盈率回升至763倍,反映市场对“生物科技平台”的重新估值。
一方面,“原料-医疗终端-消费品”的全产业链布局,在合成生物全产业链与规模化浪潮中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另一方面,“技术-转化-市场”的闭环,使华熙生物在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企业竞争力排名中跃居前20强的基础上,打开了更进一步的空间。
这种“技术深潜”策略,使其在透明质酸之外,逐步构建起糖生物学、细胞级抗衰等新赛道的竞争壁垒。
特别是华熙生物投资20亿元建成的全球最大合成生物中试转化平台,拥有64条中试生产线,可实现从百升级至吨级的产业化转化,在行业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2024年,该平台完成18个转化项目,推出枯草菌脂肽钠、重组Ⅲ型胶原蛋白等6款新原料,覆盖抗氧化、真皮再生等功效。
而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开发出高附加值原料,并将消费品事业部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事业部”,公司正致力于将科研与市场紧密结合,将技术深耕转化为产品创新。
这种转型在2024年已初见成效——医疗终端业务毛利率提升至70.71%,原料出口收入同比增长19.3% 。
华熙生物的变革本质,是一场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从“渠道驱动”到“技术驱动”、从“人治文化”到“法治治理”的三重革命。
这场革命的启示在于:生物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组织韧性与治理能力的持续进化。
![]()
![]()
当透明质酸在生命科学的前沿研究开始被公众认知,当合成生物技术重塑产业边界,华熙生物革的不仅是透明质酸行业的命,更是重构了生物科技赛道的价值坐标系。
未来十年,华熙生物或将证明:真正的行业革命者,永远是那些敢于自我颠覆、重新定义规则与标准的创新者。而华熙生物所追求的,要做这个行业的100年民族品牌。
[免责声明]: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如有事件或数据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联系电话:180 0803 2903
![]()
撰文Writer | 潘谈
「沸点财经」出品人 「天府甄选」创始人
原四川日报集团成都报道编委
《巅峰》杂志总编辑 迅雷看看四川CEO
视觉 | 赵兮 编辑 | 晴川 视频 | 李云尚
天府财经网站:www.wetf.cc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若侵权联系删除。)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