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5月,我可是一刻没合眼地守了你三天,你到底从哪条缝里钻出去的?”沈醉盯着对面的老人,不紧不慢却字字在问。包间里短暂静默,89岁的华克之抿了一口茶,淡淡一笑,没有立刻回答。
气氛松下来后,饭局才真正开始。此刻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追捕已过去四十八年,眼前两位老人虽然都步入晚景,却仍各自保留了当年在上海弄堂里斗智斗勇的那股精气神。坐在一旁的朋友看得出神——同一段历史,立场不同,结果更不同,现在竟能安坐一桌,真有点荒诞,也有点讽刺。
回到时间最早的一笔。1902年,华克之出生在江苏一个落魄书香门第。父亲华小东当过秀才,却说“科举已死,我心在革命”。父亲的举动给孩子留下深刻烙印,少年华克之常把“苟利国家生死以”挂在嘴边,热血得像一团火。
到了1919年前后,五四浪潮传到南京。华克之就读的中学并不算名校,却因他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成了学生运动的活跃分子。那年,他第一次读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三民主义像是钥匙,一下子打开了他对未来中国的全部想象。
1920年,他正式递了入党申请,摸着胸口告诉同学:“北洋的太阳快落山了。”夸张吗?在当时年轻人看来并不。五年后,“五卅”枪声又一次刺激了南京城。华克之奔走组织铁路工人、公共汽车司机、商界领袖联手抵制英货。南京国民党党部里,七名委员有四个共产党员、三个左派,年轻的华克之正是其中之一。这支队伍短暂而明亮,但好景不常。
1927年的“四一二”,蒋介石转身动刀,全国范围的肃清旋风把合作气氛撕得粉碎。华克之差点命丧江边,多亏朋友掩护才逃出南京。短暂喘息后,他被关进三座不同的监狱。蔡元培托人四处疏通,这才换来一纸保释。出狱那天,华克之把租住的小楼取名“危楼”,意思很直白:随时可能出事。
也是在“危楼”,他遇到外号“斧头王”的王亚樵。王亚樵行事乖张,却对国民党独裁深恶痛绝,两人谈得投机。1934年福建事变失败后,一桌人围坐在昏黄灯下,结论只有一句:硬碰硬干不过,刺蒋也许是唯一能改变局面的办法。
计划得靠门面掩护。1934年底,华克之、孙凤鸣、王亚樵拉起“晨光通讯社”,自称新闻人,实则搜集蒋介石行踪。经费从李济深、陈铭枢那儿来;枪支、炸药王亚樵负责;情报转运则由华克之打理。层层伪装后,1935年11月1日这群人终于等来中央委员合影机会。可惜蒋介石没下楼,孙凤鸣只能把枪口转向汪精卫,刺杀未遂,当场被擒。
汪精卫挨了一枪,蒋介石恼羞成怒,命军统限时破案。捉拿名单里,首当其冲就是华克之。此时沈醉已是军统在上海的王牌特工,他带队直扑“危楼”。那是1935年11月初的一个夜晚,沈醉命人别开灯,担心门缝透出的光泄露玄机。搜出照片后,他决定守株待兔。
三昼夜过去,楼里依旧空空荡荡。沈醉不愿再赌,悻悻撤离。那张照片却被他一直夹在皮夹里,当作未完成使命的提醒。此后民国战局剧变,沈醉忙于各地特务工作,再没机会追那位“老对手”。
事实上,当他熄灯的瞬间,华克之已站在巷口。他看到屋内忽闪的灯光,心里咯噔一下,暗骂自己大意。转身,就着夜色往租界方向钻。凭借熟门熟路,他躲过巡捕和暗哨,几天后登船抵达香港。
香港对蒋介石虽属势力范围,却受英方控制,不便大张旗鼓搜捕。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等原中央军系要员也在那边活动,华克之暂得栖身。1937年,他辗转延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份从民主人士变成真正的组织成员,这一步让他彻底脱离昔日国民党框架。
此后十几年,他主要从事统战与情报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华克之参与接管华南某地金融机构;而沈醉在战后被南京政府定罪,后经特赦,被安排到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命运轨迹再次分叉,却都走向平静。
再拉回1983年的饭桌。沈醉想弄明白当年逃脱细节,或许是职人本能,也或许是想为半生疑问画上句号。华克之微笑答道:“灯一闪,我就知道里头有埋伏。脚底抹油不丢人,丢命才是真的亏。”说罢,他取出怀里一枚老旧罗盘——当年逃亡途中随身带的物件,指针划痕清晰可见。
也有人好奇,两位昔日生死对手见面,是否尴尬。场面并无剑拔弩张,更多是一种“各为其主”的释然。沈醉承认,如果那年抓到华克之,自己会毫不犹豫完成任务;华克之亦点头,说彼此不过在时代巨浪中扮演分工不同的角色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偶遇后来被文史界当作研究抗战前后秘密战线的一段轶事。史料里,军统与民主志士交手的细节往往缺口巨大,而一次饭局补齐了若干拼图:上海地下世界的交通网络、军统内部追捕流程、香港临时避难通道等等。研究者据此对当年城市情报战的隐蔽性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遗憾的是,饭局不久后,华克之因病去世。沈醉再想问什么,也没机会了。照片依旧躺在他的抽屉里,那是两人最早也是最后的“交锋”见证。历史用了将近半个世纪,让追捕与反追捕的双方在和平年代坐到一起,这本身就说明:刀光剑影再锋利,也终会被时间磨钝;剩下的,只能是史册里一行行冰冷又清晰的年月与名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