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蓝字 ,关注慧跑
5年前,若你选择投资亚瑟士,如今已收获7倍投资回报;而同期持有耐克股票的投资者,却要面对30%的投资缩水。这并非单纯的企业命运沉浮,更藏着运动品牌在产品创新、战略定位与消费者价值维度的深度博弈——从日本箱根驿传赛道上的跑鞋占有率变迁,到全球市场的业绩分化,堪称行业发展的“鲜活教科书”。
这场悬殊的投资反差背后,是两大运动品牌截然不同的成长路径:亚瑟士从2020年亏损39亿日元的低谷奋起,不仅市值突破3兆日元,净利率更从不足2%飙升至预计10%;而耐克则从历史高位滑落,市值一度跌破千亿美元,股价较2021年11月高点出现大幅回调,昔日巨头面临的增长困境,早已在专业运动赛场埋下伏笔。
一、股价表现:持续新高与倒
V
反转的鲜明分野
自2020年8月起,两大品牌的股价轨迹呈现“两极分化”,而这一趋势与专业赛场的品牌认可度变迁高度同步:
亚瑟士:股价呈“阶梯式上涨”,持续刷新历史新高,累计涨幅近7倍,增长势头稳健且强劲——这背后,是其从2021年箱根驿传“0穿著率”到本土品牌扛旗者的逆袭,市场对其专业属性的认可持续升温;
耐克:走势呈典型“倒V型”——前半程随箱根驿传“垄断式穿著”的热度翻倍上涨,后半程却因专业赛道优势流失、业绩承压,大幅回吐涨幅,增长韧性不足;
二、产品创新:从赛场垄断到优势流失,科技竞争力的此消彼长
产品创新是品牌在专业赛场立足的核心,两家企业的策略差异,直接体现在箱根驿传的穿著率变迁中:
亚瑟士:以METASPEED破局,重建专业话语权
亚瑟士的突破,始于对耐克碳板跑鞋垄断的精准反击:
1.针对性研发破局:2021年,当耐克以Vaporfly、Alphafly两款厚底鞋垄断箱根驿传(210名选手中201人穿耐克,亚瑟士穿著率暴跌至0)时,亚瑟士迅速推出兼具轻量与高弹力的厚底跑鞋METASPEED,直接对标耐克碳板技术,为专业跑者提供新选择。
2021ASICS MetaSpeed Sky
2.核心科技不断突破:
2020年,ASICS首次将FF Blast中底材料应用于NOVABLAST跑鞋。FF Blast是一种轻量、高回弹的中底材料,适合日常训练和中长距离跑步,提供良好的缓震和舒适性。2021年,ASICS首次将FF Turbo中底材料应用于METASPEED系列竞速跑鞋,包括METASPEED SKY和METASPEED EDGE。这种材料专为精英跑者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回弹力和推进力,帮助跑者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5年FF Blast与FF Blast Turbo两条线不断技术升级,FF Blast→FF Blast+→FF BlastMAX。
FF Turbo→FF Blast Turbo+→FF LEAP产品线覆盖了亚瑟士全系列。
3.专业矩阵完善:围绕“支撑型、缓震型、回弹型、竞速型”构建全面跑鞋矩阵,适配不同跑者需求。
耐克:从“超级跑鞋”垄断到创新瓶颈,专业属性稀释
耐克曾凭借碳板技术在专业赛场形成垄断,但近年逐渐陷入创新停滞:
爆款依赖症:
2021年箱根驿传,耐克凭借Vaporfly、Alphafly两款厚底鞋拿下除七区外所有区间赏,210名选手中201人穿著,形成“垄断式优势”;但此后多年,核心科技未出现突破性迭代,2022年箱根仍以这两款鞋为主(154人穿著),新品创新乏力。
科技商业化滞后:ZoomX科技虽支撑了早期碳板鞋的优势,但后续商业化进度不理想,未能推出迭代款巩固赛场地位;反观亚瑟士METASPEED、阿迪达斯新跑鞋持续优化,耐克逐渐失去技术壁垒。
品类失衡拖累专业属性:过度聚焦DUNK、AF1等经典时尚款,分散了专业跑鞋的研发资源——反映在赛场上,便是耐克2025年箱根驿传穿著率暴跌至49人(占比23.3%),较2021年减少近四分之三,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站台选手占比也被阿迪达斯赶超。
三、营销策略:从
赛场垄断
精准逆袭
,专业营销的效率差异
营销是品牌传递专业价值的窗口,两家企业在箱根驿传的营销打法,直接影响品牌认可度:
亚瑟士:“让代言者成为第一名”,精准绑定专业人群
亚瑟士的营销以“赛场实绩”为核心,虽开支占比低于耐克,却实现了高效转化:
聚焦专业赛事深度绑定:
深耕箱根驿传这一日本跑步领域的“顶级IP”,摒弃“请第一名代言”的传统思路,转而“让代言者成为第一名”——邀请曾穿耐克、在箱根驿传表现优异的跑者代言METASPEED,若其穿着新鞋突破个人纪录(如刷新区间成绩),便大力宣传;
借势赛场逆袭升温:从2021年箱根“0穿著”的低谷,到2022年24人穿著、2025年54人穿著,亚瑟士将每一次赛场穿著率的提升都转化为品牌营销素材,强化“本土专业品牌扛旗者”的形象,精准触达核心跑者群体;
联动生态圈放大效应:通过旗下赛事报名平台njukoSAS,将箱根驿传的关注度延伸至大众跑者,实现“专业赛事-大众参与”的营销闭环。
耐克:从“垄断式曝光”到“优势流失”,营销焦点偏移
耐克曾凭借箱根驿传的“垄断穿著”获得海量曝光,但后续因战略偏移导致优势流失:
前期依赖赛场垄断红利:
2021年箱根驿传的“201人穿著”为耐克带来极强的专业背书,带动品牌热度与股价上涨,但这种优势建立在单一爆款基础上,缺乏持续运营。
后期收缩体育营销,转向数字广告:
在专业跑鞋创新停滞的同时,耐克减少体育营销投入,未能及时应对亚瑟士、阿迪达斯的赛场冲击——当2025年箱根穿著率暴跌至23.3%时,才重启体育营销,但已错失巩固专业形象的机会;
大众潮流与专业属性失衡:
过度侧重DUNK、AF1等时尚款的数字营销,稀释了“专业运动品牌”的认知,导致核心跑者对其信任度下降。
四、
消费者价值:专业深耕与大众妥协,品牌定位的分岔路
消费者价值的差异,最终体现在专业人群的选择上——箱根驿传的穿著率变迁,正是核心用户认可度的“晴雨表”:
亚瑟士:以“本土专业”锚定核心需求
亚瑟士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重建“日本专业跑鞋品牌”的价值认知:
专业属性深化:正如亚瑟士中国总裁高凯所言:“一是品牌底蕴带来的研发实力,二是专业全面的产品矩阵”——从METASPEED对标耐克碳板鞋,到覆盖全场景的跑鞋分类,亚瑟士持续强化“为跑者而生”的定位。
本土情感共鸣:在箱根驿传这一日本国民级赛事中,从“0穿著”到2025年54人穿著、位居第二,亚瑟士成功绑定“本土品牌崛起”的情感价值,成为跑者心中“专业+本土”的双重选择;
生态圈服务延伸:通过RunkeeperApp、赛事平台,为跑者提供“训练-报名-参赛-复盘”的全流程服务,超越单纯的产品销售,成为跑者的“专业伙伴”。
耐克:侧重大众潮流,专业信任度流失
耐克为追求短期销量,逐渐偏离核心跑者需求:
其短期增长依赖于运营时尚爆款(如推广Dunk、AF1等经典款),但这与专业跑者的需求脱节,偏离了产品的专业定位。
专业信任度下滑:从2021年箱根驿传“201人穿著”到2025年“49人穿著”,从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被阿迪达斯赶超,反映出核心跑者对耐克专业属性的信任度下降;
定位模糊化:既想维持“专业运动品牌”的高端形象,又想抢占大众潮流市场,最终导致“两头不讨好”——专业人群转向亚瑟士、阿迪达斯,大众市场面临更多品牌竞争。
五、
执行效率、渠道与数字化:聚焦核心与资源分散的差距
执行效率:收缩非核心,集中火力于跑鞋赛道
亚瑟士2020年新社长广田康人推动的“选择与集中”战略,为其专业逆袭提供了支撑并快速响应赛场需求:当2021年箱根驿传被耐克垄断时,亚瑟士迅速调整研发方向,一年内推出METASPEED,执行力远超耐克的“巨轮难调”。
反观耐克,业务覆盖篮球、足球、时尚等多个领域,资源分散导致专业跑鞋创新滞后,难以快速应对赛场竞争。
渠道与数字化:生态圈构建vs工具应用
亚瑟士的数字化策略,始终围绕“跑步场景”展开:
通过收购Runkeeper(数据)、RegisterNow(赛事)、njukoSAS(欧洲赛事),构建“跑者数据-赛事报名-赛后服务”的生态圈,既为箱根驿传等赛事输送用户,又通过赛事反哺品牌专业形象;
截至2024年底,“OneASICS”会员达1764万人,电商营业额增长28%,形成“专业赛事-会员-电商”的增长闭环。
耐克则更侧重自有App的工具化应用,缺乏对跑步生态圈的整合,未能将箱根驿传的赛场热度转化为长期用户粘性。
六、行业趋势与未来启示
2024年,全球运动户外行业规模达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3.8%,2025年的市场规模预测预计增长幅度将在3%到5%之间,但品牌分化加剧——亚瑟士与耐克的博弈,尤其是箱根驿传穿著率的“反转剧情”,为行业提供了关键启示:
专业属性是运动品牌的“压舱石”:耐克的经历证明,即便靠爆款实现赛场垄断,若忽视持续创新、稀释专业属性,最终会失去核心用户;而亚瑟士的逆袭则表明,聚焦专业赛道、快速响应核心需求,能实现从低谷到巅峰的跨越;
产品周期需与赛场需求同频:从2021年耐克碳板鞋垄断,到2025年亚瑟士、阿迪达斯分走市场,专业跑鞋的产品周期迭代速度加快,唯有紧跟赛场需求、持续研发,才能维持竞争力;
本土情感与专业价值可形成共振:亚瑟士在箱根驿传的逆袭,正是“本土品牌+专业科技”双重价值的体现,这种共振能快速拉近与核心用户的距离,形成差异化优势。
对所有运动品牌而言,箱根驿传的赛道变迁早已揭示:专业赛场是品牌价值的试金石,而精准把握产品周期、深耕核心用户需求,才是长期增长的关键。未来,随着户外越野成为新增长点,唯有坚守专业初心、持续创新的品牌,才能在行业分化中站稳脚跟,赢得市场的长期回报。
-全文结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