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如下:其一,金亡后,女真完颜部或完颜氏并没有随之消失,而是又回到了原居地——长白山和牡丹江流域,即古肃慎之地,并且一直是以完整的部族形式存在着。其二,因社会历史变迁,完颜氏所在部族的名称有所变化。元明时期,部族的名称为胡里改,火尔哈、兀良哈,是以所在江河,即牡丹江的旧称名其部的。其三,明代的建州卫是以完颜部为主体而建立的,酋长阿哈出(亦称于虚出、淤虚出,姓完颜氏)因随明成祖朱埭征讨北元政权有功,被赐姓李,其后世酋长皆以李姓称之。其四,元明时期,完颜氏依然是称雄一方的女真大族,直至明末式微。其五,完颜氏所在的胡里改部与爱新觉罗氏所在的斡朵怜部,是互为紧邻、且互有婚嫁的紧密关系。这种紧密关系持续了整个元明时期,时间约300年之久。在这种关系中,完颜氏一直是处于主导位置。其六,在明代,女真南迁浑江、浑河流域后,完颜氏所在的建州卫,经大明和朝鲜军队数次联手打击后,开始走向衰落。与此同时,袭领建州左卫首领的爱新觉罗氏的努尔哈赤一部,在逆境中堀起,并最终统一了女真各部。其七,被努尔哈赤最后攻克的王甲部即为势衰后的完颜部。
“阿哈出,辽东边外女真头人。太祖以建州初为指挥使者,阿哈出也。”
建州卫置于明“永乐元年”( 1403 ) , 第一任指挥使就是阿哈出。“永乐八年八月,以指挥阿哈出及子释家奴等从征有功,赐阿哈出姓名曰李思诚,释家奴曰李显忠。” 阿哈出父子,在随明成祖朱埭征讨北元政权时,深入漠北,立有军功,因此受到明廷封赏,被赐姓李,女儿也入宫为妃,阿哈出并受封为建州卫指挥使。
阿哈出姓名曰李思诚,释家奴曰李显忠,释家奴子李满住,李满住及后代们均承袭以李为姓。后续在王家土城居住的李大斗,李以难主……李古纳哈、李豆里、李达罕、李沙乙豆等,皆以李姓称之。
建州卫(胡里改部)完颜氏首领世系:鹤野----瑭仁安----吉思----阿哈出(阿海、和硕台,赐名:李诚善。建州卫首任指挥使)----释加奴(李显忠,其弟为:猛哥不花)----李满柱(生八个儿子)----李达罕(完者秃)----李古纳哈(李达罕之侄)、李沙乙豆(撒都鲁、术得)----孙扎七光衮(李沙乙豆之子)----李大斗(岱度)、李以难、李林古致----叶臣(李以难或李林古致之子?)……
阿哈出姓完颜氏,建州卫的主体,也即是由完颜部为主构成。不过,完颜部在元末明初时的名称叫火尔哈部。注意,此完颜部已非金时之完颜部。名称变了,人员构成也较金时有所差异。
史学家孟森先生在《女真纪第一》文论中指出,元“开元路,古肃慎之地,隋、唐曰黑水靺鞨。东濒海,南界高丽,西北与契丹接壤,即金鼻祖之部落也。初号女真。”在《建州纪第二》中,引据《大明会典》东北夷条曰:“女直古肃慎地,在混同江东,开原城北。东滨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为金余孽。永乐元年,野人头目来朝,其后悉境归附。”野人头目,指的就是阿哈出。东濒海,濒的是日本海。西北与契丹接壤,当是指今开原、松原一带之西北。
这两条史料,一者说明了古肃慎地的地理位置所在。二者说明了作为”金余孽“的阿哈出及女真人族群,即生活在这里。
此外,史学家吴晗先生也明确指出,“建州在过去叫女真,建州女真就是金的后代。”是此,金亡后女真人的去向已然明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