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华夏银行牵头,66云链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航天智融、龙盈智达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产业数字资产金融创新的穿透式监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顺利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专家组的中期考核。
这意味着,“产业数字信用”已经从概念走向落地:数据可验真、信用可量化、监管可穿透,为金融机构开展授信、风控和贷后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国家级课题成果,直击金融机构痛点
课题专家组在实地考察和质询讨论后认为,项目构建了产业数字资产理论,提出了产业数字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了穿透式动态监管技术体系和分类体系;形成了基于IIOT的数据采集、验真与溯源方法;提出了价值向量方案,完善了产业数字信用体系和风险识别能力,并开发了相关监管工具与平台。通过这些成果,企业真实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能够转化为可验证的产业数字信用;金融机构不再仅依赖静态报表,而是可动态跟踪企业实况,将原料消耗、产能发挥、产品销售等转化为量化指标,支持授信额度的动态调整和风险的提前识别。
目前,这些研究成果已在10多家制造业企业示范应用,项目组织规范,资金使用合理,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中期考核。
成果落地,“小六子”在行动
作为课题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66云链率先将成果应用在自研的液体货物资产管理AI系统——“小六子”中。“小六子”已集成液体储罐时序大数据模型和工艺级知识库,让动产监管从“能接数据”升级为“能控风险”:
◆数据反欺诈:它能7*24小时识别数据造假与异常波动,确保押品真实可信;
◆快速定位问题资产:直接锁定问题储罐和异常时点,明确是信号中断、工艺波动还是货物异常;
◆交叉验证建模:结合液位、温度等多维数据,与化工工艺逻辑比对,让监管结果更可信。
对金融机构而言,这意味着授信更有依据、贷后更可控、风险更可追。
截至2025年8月底,“小六子”已对接20多家工厂、30多家第三方库,覆盖1000余台储罐,监管的产品涉及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品、气体等200多个品种,累计助力中小企业融资超150亿元,且实现0出险。这不仅是科研成果,更是经过真实业务验证的产业级解决方案。
此次中期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课题研究成果已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推广性。未来,课题组各参与单位将继续深化研究与应用,推动产业数字信用在更广泛的场景落地,为产业链稳定与金融风险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