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在顺心捷达物流诸暨网点工作的王先生向我们反映,其在工作期间两次遭遇货物损毁事故,涉及损失超1.2万元。可顺心捷达平台的赔付方案与处理态度,不仅让他难以接受,更让他陷入“赚几十元运费,赔上万元损失”的困境,至今维权仍无实质性进展。
王先生介绍,去年他在顺心捷达物流诸暨网点上班,从事派件、收货及发货的工作,本想靠这份踏实活儿谋生,却接连因货物运输问题陷入麻烦。“两单发货只能赚平台几十块钱,可两次事故下来,我要给客户赔1万多,这相当于好几个月的辛苦钱全搭进去了。”提及此事,王先生满是无奈。
时间回到2024年7月4日,王先生经手了一单发往湖北天门的货物,单号为S611275331169,货物为9件包装袋。据他回忆,货物送达收货人公司后,对方当场表示拒收——原来运输过程中因人工野蛮装卸,包装袋在地上被磨破,导致货物严重受损。更棘手的是,这批货物是定制款,一旦受损便无法二次使用,整批货物直接报废,经核算价值6317.3元。
发现问题后,王先生第一时间向顺心捷达平台发起投诉,可等来的却是一次次推诿。第一次投诉,平台以“包装不合格”为由拒绝赔付,声称自身无任何责任;王先生不服,发起第二次投诉,又被平台以“超出理赔时间一个月”为由驳回。“我中间多次问平台理赔进展,他们总说‘流程复杂,慢慢等’,等我催急了,才说因为是‘部分损坏’,只愿意赔1000元。”王先生表示,1000元与6317.3元的实际损失相差悬殊,这样的结果他无法接受。
未曾想,时隔三个月,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2024年10月3日,王先生负责发往福建的两箱袜子(单号S61284220843)在运输途中不幸烧毁,货物价值6090元。平台告知他需申报货物价值,可当他提交6090元的货款证明后,得到的回复依旧是“只赔1000元”,理由是保价金额只有一千元.
“难道没额外保价,货物被烧毁、弄丢了,平台就可以不承担责任吗?”王先生对此充满质疑。为了维权,他多次拨打顺心捷达400售后服务电话,希望能得到合理解释与解决方案,工作人员回复,已登记上报,4到8小时回复,后面就没回音了,维权诉求始终石沉大海。
王先生坦言,后续他了解到,物流行业中类似的“理赔难”问题并不少见。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他这样的物流从业者,选择平台时都默认货物能得到安全保障,可一旦出现问题,“保价”“包装”“时效”却成了平台推诿的“挡箭牌”。
“顺心捷达作为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平台,默认保价条款是否提前明确告知用户?未告知的情况下,以默认保价限制赔付金额,是否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面对投诉,平台为何始终回避,理赔流程的透明度又该如何保障?”王先生提出的这些疑问,不仅是他个人的困惑,更是许多物流服务使用者关心的问题。
如今,王先生仍在为维权奔波。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广大发货网友:选择物流平台时,一定要仔细确认保价规则、理赔流程,避免因平台条款模糊而遭遇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他也恳请顺心捷达平台能正视问题,给出合理的赔付方案,承担起应有的企业责任。
我们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也期待相关监管部门能进一步规范物流行业的服务与理赔标准,让消费者和从业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让物流运输真正成为让人安心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