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今年我第五次写宗馥莉了。因为今年的遗产风波,她俨然成为国内最受瞩目的企业女接班人。
宗馥莉最近一次面对《财经》的专访,信息量不小。她没有回避2024年父亲宗庆后离世后,娃哈哈因社会情感关注带来的短期销售提振,坦承瓶装水等核心产品销量确实有显著提升。
但她也明确指出,今年的业绩可能不如去年,主要是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的过渡期。
宗说,自己更看重长期的健康成长,而非短期数字的光鲜。
在这次专访中,宗馥莉反复强调“坚持做自己”,以前怎样,现在还是怎样。
她不认同“宗馥莉时代”的提法,认为企业不属于某一个人,而属于所有努力的人。
这种去个人化的表述,透露出一种成熟的治理意识。
显然,面对父亲留下的遗产,宗馥莉不想被塑造成一个颠覆者,而是想做一个延续者与升级者。
她清楚,娃哈哈的根基在联销体,但这个模式需要调整。
由此,宗正在推动组织架构改革,合并或裁撤多个部门,包括企管办、品牌公关部、后勤部、保卫部、政治部和第二销售公司,要建立一支与企业价值观契合、能与公司节奏同频的团队。
能上能下,以贡献和结果说话,让机制而非个人偏好决定资源配置。
这也说明,她正在试图把一个依赖创始人权威和传统人情关系的组织,转向一个更现代、更职业化的公司治理结构。
同时,宗馥莉还澄清了宏胜与娃哈哈的关系。宏胜是她一手带起来的代工企业,2022年营收已破百亿。
外界有人把两者对立,认为她会用宏胜取代娃哈哈。她明确否认,称两者是同一个产业生态的两个支点,互为补充,互相赋能。
宏胜的角色是打通全产业链,形成更高效的系统能力。
销商体系也在改革,砍掉年销300万元以下的经销商。
宗馥莉解释,这是正常优化,新增经销商远多于退出的,目的是让体系更稳固长远。
这显示她正在重塑渠道,提高效率,淘汰跟不上节奏的合作伙伴。
对于宗馥莉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稳定局面和人心。
据娃哈哈最新信息,股权方面,宗庆后直接持有的29.4%股份已通过遗嘱公证,由宗馥莉100%继承,工商变更已完成。
目前娃哈哈股权结构为: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对此,宗馥莉回应了家族内部诉讼,称宗庆后曾指示为三位子女设立信托,但她认为“手写指示”无效,信托资产应继续固定收益投资,只分配利息。
她表示尊重父亲意愿,未阻止境外信托设立。
这说明,虽然集团层面的股权已清晰,但家族内部的资产分配仍有争议,这可能成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从专访来看,能清晰勾勒出她的性格轮廓与管理底色。
宗馥莉坦言父亲离世带来的社会关注是2024年业绩提升的客观因素,不回避、不夸大、直面现实的态度,透露出一种务实冷静的理性。
她反复强调“坚持做自己”,则显示出她性格中的坚韧与克制。
宗馥莉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位置。
外部,她要面对一个传统品牌如何年轻化的难题。
娃哈哈曾是国民品牌,但近年来被贴上“中年”标签。
她推动品牌年轻化,与B站合作,推联名产品,取得一定成效。
但快消品行业变化极快,消费者喜好难以捉摸,一个爆品可能昙花一现。
宗自己也说,不能一味追求噱头,要追求健康可靠的工艺突破。
这说明其有清醒的认识,但如何平衡创新与稳健,是持续挑战。
内部,宗馥莉要推动组织变革。
娃哈哈有几万名员工,庞大的体系惯性极强。
她砍部门、调团队,必然触动既得利益。
宗馥莉说“一个人如果和组织节奏无法同频,就是一种内耗”,话说得直接。
但执行起来,如何避免人才流失,如何建立新文化,如何让老员工接受新规则,都是难题。
宗馥莉强调“职业化升级”,但职业化不等于冷冰冰的KPI,如何在效率与人文之间找到平衡,考验她的领导力。
家族层面,她虽已继承父亲股份,但三位兄弟姐妹在香港提起诉讼,质疑她擅自转移信托财产。
家族企业的接班,从来不只是商业问题,更是家庭关系的考验。
她能否处理好这些关系,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
放眼整个中国民营企业,娃哈哈的处境不是孤例。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交班时代,一个又一个女性接班人站到台前。
新希望的刘畅,2013年接班,从基层做起,历经十年历练,推动企业向食品产业转型,成功带领公司跻身世界500强。
她的成功在于长期沉淀和清晰战略。
碧桂园的杨惠妍,2023年接班,正值房地产行业寒冬,任务艰巨。
通威股份的刘舒琪,同年接班,被称为“火箭式接班”,直接掌舵千亿上市公司。
华为的孟晚舟,2023年首次轮值董事长,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接班,而是凭借专业能力和逆境中的坚韧赢得位置。
上述案例说明,女接班人的路径多样,有的靠长期积累,有的靠独立事业证明,有的靠专业能力突围。
但也有失败的案例。
美特斯邦威的胡佳佳,2016年接班,推行年轻化战略,推App,冠名综艺,搞品牌裂变,但七年累计亏损近32亿,门店从五千多家减到不足一千家。
2024年1月,父亲周成建重新出山,接回董事长职位。
胡佳佳的失败,暴露了接班人面临的共性挑战。
一是战略执行问题,想法虽好,但落地不力,成本高昂。
二是行业竞争激烈,传统品牌在电商和新消费品牌冲击下举步维艰。
三是父女角色定位不清,父亲名义交班但实控权仍在,导致管理不畅。
四是接班人历练不足,从基层到掌舵仅五年,经验不够。
女接班人面临的挑战是系统性的。
她们不仅要懂业务,更要懂人,懂组织,懂家族。
接的不只是企业,更是历史包袱、复杂关系和时代变迁。
外界往往只看结果,却忽视过程中的艰难。
宗馥莉说,接班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你必须接,既要接住好的部分,也要接住不完美的部分。
这句话道出了本质。接班不是荣耀的继承,而是责任的承担。
宗馥莉率领娃哈哈,承担的使命远超一个企业的兴衰。
这位继承人要证明,一个传统民族品牌可以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她还要证明,家族企业可以实现平稳过渡,从人治走向法治。
她更要证明,女性领导者可以带领大型企业穿越周期。
宗馥莉的性格与管理风格,本质上是中国民营企业从“创始人时代”向“职业化时代”转型的缩影。
其“铁腕改革”回应了家族企业权力交接的普遍困境,即如何平衡制度刚性与人情柔性;其“文化战略”则映射了消费升级背景下,企业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的必然转向。
尽管仍面临遗产纠纷、舆论争议等挑战,但其“坚持做自己”的定力——正如她所言“企业要走远靠的是脚踏实地,不被外界声音左右”,或许正是娃哈哈穿越周期的关键。
但说易行难,宗面对的,是消费习惯的变迁,组织惯性的阻力,家族关系的纠葛。
在喧嚣中保持定力,在变革中守住根本,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能否成功,不仅关乎娃哈哈的未来,也为无数正在或即将交班的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观察样本。
这条路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断探索和坚持。
全文完
愿本文令有缘读到的朋友满意,如您喜欢,烦请给文章一个点赞、在看或者转发,也请关注我的公号。
感恩生命里与你的每一次相逢,都是时光馈赠的温柔奇迹。
作者简介
当你关注财经和时事热点时,我愿与你分享背后的故事和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